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我们的家园丨“部门联动 + 青春助力”双轮驱动,让环保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5-07-09 09:05浏览次数:

当执法队员的噪音检测仪在居民广场跳动数值,当大学生志愿者蹲身清理绿化带里的烟蒂,当社区阿姨们围着酵素制作桶讨论厨余变废为宝的妙招……连日来,甬江街道各社区里接连上演了多场环保实践,以“部门联动 + 青春助力”双轮驱动,让环保理念在基层治理中落地生根。

在朱家未来社区“碳索讲堂”现场,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举着检测仪向居民讲解:“现在屏幕显示52分贝,居民区昼间超过55分贝就属噪音超标。” 这场由街道物业办、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区环保部门发起的活动,不仅公布了装修扰民、商铺噪音等问题的投诉专线,还发放内含“施工限时表”的“静音小贴士”,让居民面对污染困扰时“有章可循”。

分享环保知识

物业办工作人员用实物教具演示20余种易混淆垃圾的分类标准。“被油污污染的衣物要放进其他垃圾桶”“粽叶属于其他垃圾而非厨余”……居民王阿姨边拍照边感叹:“保鲜膜原来不算可回收物,这堂课纠正了我好几个误区!”由环保部门带来的极端气候应对课更直击生活痛点,“暴雨前要检查阳台花盆是否稳固”“高温天空调温度建议设为 26℃”等实用建议,配合编成顺口溜的《市民生态环境行为准则》,让环保知识变得“听得懂、用得上”。

在环保实践环节,朱家社区志愿者张阿姨现场演示酵素制作:“水果、红糖、水按 3:1:10 发酵,每周开盖放气防爆炸。”10余位居民跟着完成天然清洁剂制作,居民蔡师傅边搅拌材料边分享:“上午刚学分类,下午就把烂果皮做成了洗洁精,这环保既省钱又实在!”社区发放的“低碳积分卡”将参与环保行动与兑换绿植、清洁用品挂钩,用激励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而在万润社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穿梭在小区绿化带与楼道间,徒手捡拾灌木丛中的纸屑,逐层清除楼道堆积的杂物。“平时在课堂学环保理论,这次才知道清除砖缝里的烟头有多费工夫。”一位志愿者的感慨,道出实践育人的深意,他们用汗水换来绿化带的葱郁、楼道的明亮,让“净美家园”的理念随着劳动足迹深入人心。

志愿者清理垃圾

“社区已组建‘党员 + 网格员 + 执法队员’环保巡查队,下一步将启动积分兑换机制。” 朱家社区党委书记任亚鸿介绍,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督导、旧物改造等行动均可累积积分,让 “人人都是环保主角”从口号变为日常。万润社区与高校的合作则开启了校社联动新模式,网格员点赞学生们为社区精细化管理注入的新鲜血液,带队老师告诉记者:“志愿服务让青年在服务基层中理解环保的社会价值,实现了成长与奉献的双向奔赴。”

从政策宣讲到动手实践,从部门协同到青年参与,实践活动折射出社区环保治理的多元路径。当执法蓝、志愿红与生态绿在社区交织,当噪音管控、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议题融入居民日常,为深化校社合作、共建文明和谐家园写下了充满希望的注脚。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