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 正奋进 | 埃及政府医疗设备采购订单,江北这家企业凭啥拿下?
一台口内扫描仪在患者口腔内轻转1分钟,光学探头会捕捉数万帧图像,数据通过电脑端软件生成精准的口腔数字化三维模型,患者保存二维码即可随时调取专属口腔健康档案——这仅仅是宁波蓝野医疗器械制造的口扫仪的一次应用。
7月7日,在前江街道,记者探访落户在此多年的蓝野医疗时了解到,该企业刚刚通过招投标获得了埃及政府医疗设备采购订单,接下来,包括口扫仪在内的一大批蓝野生产的口腔数字化医疗设备将陆续进驻该国公立医院。
蓝野医疗全景俯瞰
从原先主打口腔设备类产品,到未来主攻软硬件结合的口腔数字化产品,蓝野的进化之路镌刻着“看见—看清—看懂”的技术哲学,更流淌着政企同频共振的基因。目前,作为宁波市大健康产业的龙头企业,蓝野的产品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技术破壁:口腔里的数字革命
“牙科产业越分越细、每个人的牙齿也如指纹般独一无二,数字化是牙科产业发展的方向。”蓝野医疗创始人、总裁徐步光介绍,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让医生“看见”“看清”“看懂”的不同阶段。
2007年,蓝野的口腔X光机为口腔医生提供数字化的影像支持,让医生“看见”;十年后,企业自主研发的口腔数字印模仪突破了国际垄断,让医生“看清”。“医生能对患者病灶也就是口腔内发生病变的地方看得更清楚,方便判断病情。”徐步光进一步解释道。
蓝野医疗展厅
从2023年开始,蓝野致力于让医生“看懂”。企业陆续推出了新一代口腔数字印模仪、面部三维扫描仪等全链口腔数字化产品,通过结合配套软件的AI技术,能对数据进行分析,直接为牙科医生提供治疗参考辅助方案,让数据真正转化为临床智慧。
“通过不断研发创新投入,蓝野的口腔数字化印模仪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模误差从毫米级压缩至20微米以内,价格却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徐步光自豪地介绍道,2024年,该单品销售额达2亿元,衍生产品矩阵销售额达1亿元。
政企共舞:成长路上的坚实臂膀
“8月,蓝野的新项目大楼将结顶,企业产能将进一步提高;竣工后,围绕口腔数字化领域,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会集聚于此,研发出更多新产品。”徐步光与记者分享了企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强调一路走来离不开政府的精细化服务。
当蓝野发展壮大遭遇空间瓶颈时,根据企业具体需求,前江街道推荐了与企业所在地隔街相望的长阳路518号地块。随后,江北区新兴产业服务中心通过政府牵头收储,对该地块进行了重新规划,分割出让,蓝野成功竞得土地。
蓝野长阳路518地块效果图
令人惊叹的是,此后,企业从地块成交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不动产权证书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五证”全部取得,全程仅用了1个月。“其中,江北多个部门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性与服务意识。”徐步光补充说道。
人才活水亦由政府与企业合力引灌。江北区政府部门搭建高校招聘桥梁,组织产业工人专场对接,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人才计划等荣誉;建设的人才公寓以优惠租金解决员工安居之忧;助力蓝野逐渐构建起了多层次人才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江北积极营造营商环境,当蓝野面临发展资金压力时,政府通过产业扶持资金、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间接为企业缓解了资金难题。
生态赋能:从单打独斗到产业共荣
徐步光早在2015年就着手整合牙科产业链,成立了国内首家牙科工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园——宁波国际牙科产业园,在他看来,牙科行业的发展需要整合各方资源,一家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实现突破。
当前,借助打造牙科产业园,蓝野医疗与园内30余家企业共享渠道资源、行业资源、共拓新市场等,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开发成本,实现了互利共赢,这些企业覆盖了口腔设备、口腔种植、口腔预防、口腔临床、口腔文化等多领域。
蓝野口腔医疗设备展厅
记者注意到,企业技术传承的接力棒已交到95后徐依手中。
基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及海外留学经历,徐依主动担任了国产口内扫描仪创新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在光学系统优化、三维拼接算法创新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将扫描帧率提升,获得浙江省首台套等多项荣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同时,徐依在延续父亲创立的宁波牙科产业园生态,推动30余家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的同时,又开拓了宠物口腔设备等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