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防御台风“竹节草” | 台风带来强降雨 巨灾保险为受灾群众撑起“保护伞”

发布时间:2025-07-31 09:29浏览次数:

7月30日下午,宁波首笔巨灾保险赔付已完成公示:江北区甬江街道外漕村达到理赔标准的共计17户,理赔金额8500元。“我们根据住房客厅或卧室的最高水位线进行测量,开展定损工作。外漕村17户获赔的住房中,水位线在30厘米以上。”中国人保江北支公司巨灾查勘员邬宗廷介绍说。据了解,本轮公示期为3天,理赔款将在5天内打入村民预留的银行卡中。

首笔巨灾保险赔付已完成公示

受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持续带来的强降雨影响,宁波各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进水,江北也不例外,截至30日17时30分,辖区巨灾险报案近5023户,涉及7个街道50个村(社区),报损金额达253.15万元。目前,针对收到的报案记录,保险公司查勘人员正逐户核实受灾情况,详细记录进水程度、受损财产等信息。

在江北,部分社区、村内的建筑年代久远,加之地势低洼,每次台风一来,就有许多农房被淹,居民(村民)的财产不同程度受损。不过大灾一发生,保险公司总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受灾群众进行勘察定损。邬宗廷告诉记者,江北受到“竹节草”影响后,中国人保江北支公司结合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系统的预警信息和社区报案情况,第一时间派出了16个巨灾查勘小组共32人跑了47个村社区,对居民家中进水情况进行勘察。

保险公司巨灾勘察员勘察居民家中进水程度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巨灾风控工作,其实,早在台风来临之前,中国人保江北支公司就组织全体巨灾查勘员赶赴洪塘、慈城、庄桥等地检查水位桩基,积极引导居民做好台风防护工作。根据任务分配,巨灾查勘小组成员对区内4个涉农街道乡镇、297个行政村的水位桩进行逐一检查,以提早应对可能到来的台风和洪水的侵袭。同时引导居民做好台风防护工作,特别是垫高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具等。

“面临巨灾大考,巨灾保险成为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减轻受灾民众的损失和以往政府灾后‘大包大揽’的财政压力,形成多渠道、多主题的抗灾减灾模式。”中国人保江北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险公司巨灾勘察员入户勘察

回看2013年“菲特”台风过境宁波,除了发生人员伤亡,农村不少家庭也遭受财产损失。农户基本上没有自主投保商业保险,大家只能自担损失。而如今巨灾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窘境。2014年,宁波成为全国首批巨灾保险试点城市之一,从那时起,公共巨灾保险制度就已经成为宁波市运用现代金融保险手段提高应对重大灾害风险能力的一个成功创新举措,被国内一些专家学者誉为公共巨灾保险的“宁波样本”。

随着巨灾保险相继落地,其保障功能也开始凸显。江北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竹节草”之后巨灾保险发挥了作用,不仅提升了救助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保险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建立,对受灾群众既是救助,也是安抚,起到了很好的风险“缓冲垫”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