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江北|“法律大篷车”进社区,以法为盾向校园欺凌“亮剑”
近日,文教街道永红社区的活动室内热闹非凡,宁波大学法学院“法律大篷车”与法“童”行小分队的志愿者们来到这里,为20多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欺凌主题宣讲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法治明灯。
校园欺凌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在“一张纸的故事”互动中启幕。志愿者将洁净的白纸分发给孩子们,他们专注地俯身执笔,在纸上认真写下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与感受。随后,一张张承载着心声的纸被缓缓揉成纸团,又经孩子们的小手展开、细细抚平,可那些交错纵横的折痕已烙印在纸面上无法完全消除。
“这些无法消除的折痕,恰似欺凌给心灵留下的长久创伤。” 宣讲员叶艺表示,“愿我们都能坚守善意,不做那个‘揉纸团’的人,用温暖守护每一颗纯真心灵的完整。”
接下来,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身体欺凌、语言欺凌和社交欺凌等形式。伴随着动画片段,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
活动现场
“要是遇到校园欺凌,法律会保护我们吗?”一个孩子好奇地发问。宣讲员回应道:“当然会!《民法典》明确人格权受法律保护,校园欺凌若侵犯人格权需依法担责;《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不同年龄段欺凌者制定了差异化处罚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更要求学校建立健全欺凌防控制度,确保及时制止和妥善处理欺凌行为。”
随后,一场有趣的“情绪红绿灯”判断赛让孩子们对校园欺凌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当被问及“长期给内向同学起侮辱性绰号并孤立对方”属于何种行为时,孩子们齐刷刷举起红色卡片,异口同声地回应:“这是欺凌,会伤害同学的心。”在接连几个情景辨析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准确判断,在互动中把反欺凌意识刻进心里。
活动现场
永红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大学“法律大篷车”与法“童”行小分队的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开展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播撒法治种子,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温暖坚实的保护屏障。社区将持续聚焦校园欺凌问题,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