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透明政务>聚焦江北>专题专栏>让老年人省心暖心>江北区

我们的家园丨“空中农场”打开银龄社交圈

发布时间:2025-05-16 08:40来源:新江北浏览次数:

独居老人收到蔬菜

春日暖阳下,甬江街道甬江社区二楼露天阳台上,十余名银发老人正俯身侍弄着各色花草和作物。鸡毛菜、生菜等各类蔬果与球菊、小丽菊等花卉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立体田园画卷。这是共享“空中农场”养老互助项目落地后的日常一景。

“球菊种在上层光照比较充足,两株草莓种在一起刚刚好。”50岁的夏阿姨手持小铲子,边修剪枝叶边和邻居谋划着植物搭配。这个由社区闲置阳台改造而成的空中农场,通过长者结对分组认领,让10余名老人成了“农场主”。他们中既有曾经务农的“老把式”,也有零基础的城市老人,他们自发组建结对种植小组,有人负责育苗播种,有人承担浇水养护。通过“时间银行”机制,让有劳动力的老人帮助行动不便的同伴,每参与1小时种植可兑换1积分,用于兑换其他养老服务,目前已形成“种植-收获-分享-互助”的闭环。

“每天上来侍弄花草,颈椎病都缓解了。”74岁的韩师傅是社区“耆乐”志愿队的队长,每天清晨,他都会和结对对象姜师傅一起,来到他们认领的共享农场,修剪花枝、浇水施肥。“以前退休后总觉得生活单调,现在有了这个农场,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韩师傅笑着说。

银龄老人在“空中农场”种菜

小小的空中农场催生了三重收益体系的新型养老互助模式:参与者既收获了新鲜蔬菜,又能通过适度劳动锻炼身体,更在互助中扩大社交圈层,收获的蔬菜将由网格员送给社区困难家庭、独居老人,让邻里关爱形成传递。

社区负责人张雷表示:“空中农场不仅种出了绿色蔬菜,更种出了邻里温情。这种以老助老的模式,让养老从被动照顾转变为主动参与,形成了良性循环。随着项目深化,未来社区将引入代际互动环节,让更多的居民参与作物认养,构建横跨全年龄层的互助社群、绿色社交新场景。”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