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人大视界 | 人大代表严秋萍:铸就“中国精度”,更显“民生温度”
初见市人大代表、宁波信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品项目主管严秋萍,爱笑的她身材娇小,给人以亲切之感;熟悉之后,她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突出的工作成绩,又让人由衷钦佩。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坚守初心,心系民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严秋萍工作照
深耕新质生产力,铸就“中国精度”
作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军者,严秋萍始终以突破传统工业模式为己任,通过主持航空航天密封件研发及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自2009年入职宁波信远,严秋萍带领团队首创将高性能密封材料应用于航天、地面、空间等多维领域,成功保障长三系列运载火箭执行“北斗”导航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及国际卫星“欧洲星”等发射任务;其主持研发的长五运载火箭密封件更在“天问”探火等重大任务中以零缺陷表现,为两型液氢液氧发动机关键技术突破奠定基石。
严秋萍和同事在工作
航天用石墨密封件需要在高低温交变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可靠的密封性能,必须具备高精度尺寸、高密封性能、高安全性能的“三高”品质。
这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理性的智慧。“航天质量是第一位的,这个东西不能出错。”严秋萍牢牢地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模具要求、产品检测、工艺文件编制、审核等每一个环节,她都精心策划,严格把关。
“我们做项目好比是在沙漠中行走。”严秋萍开玩笑地说。作为在这个领域的国内开拓者,没有前人的肩膀可以踩,严秋萍和同事们只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打好坚实的技术基础。团队对材料进行大量试验,反复研发和修正技术数据,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凭借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卓越贡献,严秋萍先后荣获全国、省、市五一巾帼标兵,省、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征程中,她以工匠精神镌刻出“中国制造”的硬核印记。
守护履职初心,彰显“民生温度”
作为宁波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严秋萍始终谨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努力在实践中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勤奋而为之。
严秋萍(中)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发言
立足岗位专业,她围绕石化行业的环境安全、VOCS减排问题,提出了《关于提升石化行业VOCS无组织排放的建议》;聚焦民生关切,她围绕垃圾分类、公共租赁住房等问题,提出了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关于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等建议。
她积极参与《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等立法项目的调研,经常走进代表联络站,与社区群众交流,聆听他们的声音。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她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研,发现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的重要瓶颈。在今年1月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一些建议》,提出了完善人才供给体系、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要素生产率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同时,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严秋萍又立足宁波“制造大市”的现状,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建议》。在建议中,她详细阐述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碳定价机制、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等措施,推动宁波市绿色低碳转型,彰显了人大代表的前瞻视野与责任担当。
“我愿继续做一根纽带,一头系着产业报国的热忱,一头系着万家灯火的期盼,用实干书写‘人民选我,我为人民’的答卷。”身为人大代表兼工业技术工作者,严秋萍深知“双岗建功”之责:科技创新关乎企业与国家发展,需将技术创新与民生需求同频,这才是她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