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透明政务>聚焦江北>专题专栏>让老年人省心暖心>江北区

健康江北|家门口的康复科点亮老人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04-21 13:45来源:新江北浏览次数:

江北区慈城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科里,家住枫湾家园的陈女士因“足底筋膜炎”接受了体外冲击波治疗。“以前觉得这种毛病得跑大医院,没想到镇卫生院也能治。”她开心地说道。

这个将传统中医技艺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的特色科室,正为周边群众搭建起家门口的康复服务新平台。

“头抬起来,目视前方,大腿发力,迈步要撑住……”治疗大厅内,治疗床、训练楼梯、上下肢训练系统、手功能训练桌、体外冲击波、短波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等设备应有尽有,康复师一对一耐心引导着能够站立的患者尝试自主行动,尚在卧床的患者则接受着一些有针对性的床边康复治疗。

患者治疗中

说起家门口康复科的“神奇”,74岁的王阿姨最有发言权。去年脑卒中后就出现了右侧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平衡障碍等,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患病后王阿姨总觉得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认为治疗也没什么希望,情绪低落,家属也跟着着急担心。

今年年初,王阿姨的家人听说边上的卫生院也有了专业的康复科,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推着轮椅把王阿姨带来到我院康复科寻求帮助。康复科主任王军伟医生经过详细的功能评估后,为其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包括平衡功能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有氧训练、双下肢主被动训练等。经治疗1个月左右的规范治疗,王阿姨目前右侧上下肢肌力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

“我现在拄着拐杖能自己走很长的路。”王阿姨对恢复自主行动能力这件事激动万分。她拉着医务人员的手说:“原以为这辈子离不开轮椅了,是这里的医生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老化,会出现各种退行性病变和慢性病,带来各种生活不便,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基层康复在预防老年人跌倒,减少骨折、长期卧床风险,降低各种原因导致再住院率,以及改善老年人心肺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该科室诊疗范围涵盖神经系统疾病、骨与关节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管理及治疗。康复医疗团队坚持“功能重建”与“生活质量提升”并重,不仅关注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更注重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不少接受治疗的患者说,这里治的不仅是病,还给了他们很多希望。

康复科

据王军伟介绍,当老人有康复需求,需要康复治疗师介入时,康复医师根据老年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心肺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同时配合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增加趣味性。在为老人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心理安慰,综合康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慈城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科与宁波市康复医院达成深度合作,康复科的医务人员分批次前往宁波市康复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宁波市康复医院选派资深专业康复医疗专家在慈城镇中心卫生院长期驻点。在紧密协作下,有望成为区域康复医疗资源的强力补充。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