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铸魂担使命 奋楫笃行谱新篇——2024年江北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翻开2024年江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卷,每一笔都饱蘸深情,每一页都熠熠生辉:
一场场生动鲜活的理论宣讲,如春风化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篇篇沾满“露珠”、带着“热气”的新闻报道,为世界了解真实、美丽、全面的江北打开了一扇扇窗;
一次次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如繁花似锦,铺就群众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
一项项润物无声的文明实践,让文明新风浸润肌理,塑造城市的新面貌……
过去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题主线,筑牢思想之基,讲述时代之变,传承文化之魂,弘扬文明之风,为江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培根铸魂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
看起来“高大上”的哲学,如何用来缓解当代青年人的焦虑?2024年9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定亲切对话青年人的方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联动,用一个个“哲学锦囊”为青年们答疑解惑,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书本走向生活,使真理的力量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冯定人生哲学与新时代青年之问”学术分享会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这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江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精心打造“句章讲堂”学习品牌,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累计组织开展32次学习研讨,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树立了标杆,在全社会营造出深学细悟笃行的浓厚氛围。
理论宣讲见行见效。“北岸青声代”“北岸青亲结”“北岸青年说”等“北岸青”系列宣讲季活动如火如荼,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500余场次。依托辖区高校、前洋e商小镇等阵地,打造多支青年宣讲队伍,持续壮大“北岸·星火”宣讲联盟体系,全区80、90和00后宣讲员达400余人。申宇栋“闻有声音”工作室获评宁波市第二批宣讲名师工作室,江北区实验中学虞链丽作为全市唯一荣获全省“我最喜爱的思政课老师”称号,青春的声音逐渐成为理论宣讲的最强音。
理论研究深化转化。运用大众化通俗化的哲学语言,坚持与青年对话,常态化推进交流研讨、学术研究、采风调研,开展“寻访新四军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冯定哲学之光”进社区专题活动。在中国青年报平台上发起“聚焦新时代·青年20问”思政话题,搭建专题网站,纳入中青网大思政课云平台。在全国青年中征集文章356篇,活动视频累计观看量达24.6万次。陈振濂书学馆、江北消防体验馆获评市级社科基地,达人村气象科普基地成功获评第四批浙江省气象教育基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同频共振,为江北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
凝心聚力 主流舆论向上向好
“软糯香甜的宁波汤圆、浓香无比的草原奶干……‘包宁’满意!”2024年5月,一场跨越千里的“家乡好物”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在前洋直播基地精彩呈现。来自内蒙古包头和江北的40余位网络名人化身“推销员”,为“家乡好物”代言。两地各大官微矩阵和网络博主账号同步直播,开播不到2小时,累计就有近500万人在线观看,销售额破10万元,并登上公益直播微博热度榜第一。
“家乡好物”公益直播带货活动
宣传是影响力,也是生产力、竞争力。这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方法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展现出城市幸福和美的新形象。
主题宣传声势如潮。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等主题主线,积极讲好奋进中的江北故事,全年市级以上媒体报道超5800篇,同比增长20%。从“宁波老师和越西学生的双向奔赴”到“大熊猫‘牵手’高卢鸡,宁波篆刻艺术家为巴黎奥运献礼”,涌现出了一批全网传播量超10亿级的现象级作品。“江北融媒”抖音号在全省舆论引导在线区县级排名体系中稳居全省前十,“江北发布”双微跻身全市第一梯队,为传播江北声音、树立江北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舆论引导精准有力。实施“北岸有声”媒介素养和舆论引导提升全覆盖行动,实现从区委中心组领导到区管干部、科级及科以下干部培训全覆盖,并指导各单位自行开展培训26场。强势推进“新江北”APP2.0版本迭代升级,强化与区级各部门、各街道(镇)互动,建立政务矩阵账号57个,区域政务媒体基本实现全覆盖,让主流声音更响亮、更清亮。
对外宣推亮点纷呈。以江北建区40周年为契机,策划举办摄影名家、大V、全国主流都市媒体总编江北行等系列活动。出版发行《潮涌江北》《江北文史·江北建区40周年专刊》《从句章港到老外滩》等系列书籍,推出江北城市形象LOGO及文创产品、城市形象宣传片《潮江北》,生动展现江北建区40年以来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奋进姿态。举办新闻媒体恳谈会,邀请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驻甬机构共话江北发展。积极引入澎湃新闻“长三角区域品牌研究——宁波研究院”,成立区国际传播中心,成功培育宁波亚虎、康赛妮、惠尔顿三家出海标杆企业,让江北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以文兴业 文化繁荣出新出彩
2024年1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来到江北走访考察,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大师课,并以文艺大师的身份为宁波音乐港建设“把脉问诊”,为江北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叶小钢大师课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这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文化强区建设,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枝繁叶茂。
文化产业提能升级。姚江音乐公园、区图书馆新馆、区少年儿童图书馆雏形显现,姚江文化长廊列入《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马路文化街区成功入选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获评全市“精特亮”街区。宁波文创港、云创1986青年小镇在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宁波飞雨文化获评宁波市文化和旅游“十佳”企业,文化产业成为江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公共文化惠民利民。创新采用“项目主理+文艺名家+艺术产业”“项目主理+闲置空间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等运营模式,提高新马路文化街区、姚江文化长廊自我造血能力。举办“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第二届图形印艺术展、纪念越剧《甄嬛》首演十周年等大师课大师展大师秀150余场。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00余场,组建全市首条“我陪孩子读经典”艺术阅读线“ArtReadingLine”,让文化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长篇小说《半夏引》入选精选浙版好书,原创歌曲《静静开的花》在各大重量级平台上线点击量超2000万,原创音乐作品组唱《卡卡的诗》被评为“省优秀村歌故事”,原创戏剧小品《一个好人》获省群众戏剧小品大赛金奖等。以新马路文保建筑历史文化故事为切入点,挖掘全区文物建筑历史文化故事,完成《新马路上》《宁波外滩近代建筑研究》《品读慈城》《真理的追寻——冯定的哲学人生》等书稿创作,为江北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
文旅发展深度融合。以京剧大师周信芳130周年诞辰为契机,举办“周信芳戏剧季”活动,18位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齐聚宁波用表演致敬周信芳,“周信芳戏剧季”项目列入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大力发挥奥体中心文旅体资源优势,累计举办海内外重量级演艺活动29场、重量级体育赛事4场。慈城古县城成功举办第十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半决赛,文旅体融合发展释放出城市新的活力。
立德树人 文明新风见言见行
行走在街头巷尾,口袋公园风景如画,社区环境干净整洁,志愿服务热火朝天,红绿灯下人群静静等候,一幅幅主题鲜明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江北,随处可见文明的踪影。
慈孝文化主题月启动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这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文明沃土,涵养时代新风,构筑起更加自信自强的精神新高地。
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深化“我们的家园”行动,推出“共享菜园”“共享家长”等家园品牌。成功打造“七彩惠民路”18条,入选住建部首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1例、《浙江省全域文明创建工作典型案例》2篇,入选数量全市第一。庄桥姚家村、慈城半浦村获评省级文明村,江北税务、区行政服务中心、欣捷集团等3家单位获评省级文明单位,吴建国家庭、马见存家庭获省级文明家庭,育才实验学校获评省级文明校园,参评全国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各1个,文明创建全国级荣誉数有望翻倍。
文明实践用心用情。擦亮“浙江有礼·礼尚北岸”区域品牌,深化“江小北”形象IP,开展“相约·江小北”主题活动26场、“我们的市集”活动40场,打造“文明实践CityWalk”路线10条。依托未来社区“北邻e居”数字平台,建立文明实践积分机制,联合周边商圈推出兑换模式。《微光同行——打造新就业群体之家文明实践项目》获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铜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取得1金2银1铜1优秀历史最好成绩。成功入选2024—2025年度全省文明观赛观演活动试点。
文明培育有力有效。拍摄制作50集短视频《句章榜样说》、30集短视频《礼尚北岸·文明你我他》,用身边的典型人物宣传模范榜样。获评中国好人1人、浙江好人1人、宁波好人6人,最美宁波人1人。依托1.2亿江北区慈孝基金,成立道德模范礼遇基金。深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2024中国·宁波(江北)慈孝文化主题月活动,大力培育慈孝德治品牌,推进“家风流韵·爱在童家”慈孝乡村品牌建设,《慈孝全生命周期“一路通”》入选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
启程2025,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弘扬“红船精神”20周年。
站在新起点上,江北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以文铸魂、以文赋能、以文兴业、以文惠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