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古城棋韵长,明州十局“慈城礼圣”围棋盛事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3-19 10:36浏览次数:

3月18日,春风和煦,明州十局系列赛事的第五局——“慈城礼圣”,在慈城孔庙古朴庄严的明伦堂内优雅收枰。

檀啸与肖丽朵对弈

这一局,由围棋世界冠军檀啸职业九段亲自授子,与宁波慈城本土新星、全国儿童围棋冠军肖丽朵展开了一场跨越年龄与技艺的精彩对弈。经过约2小时对弈,檀啸执白中盘胜。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王汝南、原副主席华学明两位大师级人物,携手为这场棋艺盛宴增添了权威而生动的解说。

明州十局的每一局都是匠心独运的围棋盛事,它邀请了围棋界的泰斗、世界冠军以及众多宁波籍的职业棋手、全国业余冠军与青少年冠军,共同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上,以棋为笔,书写宁波文化的深厚底蕴,探寻围棋艺术的至高境界。

赛前合影

慈城孔庙,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儒学圣地,不仅承载着浙东文化的精髓,更见证了中国近代围棋教育的滥觞。1904年,宁波近代教育的先驱者应星耀在此创办了中城小学,将儒家六艺的精髓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使得棂星门下《论语》的诵读声与明伦堂前黑白棋子的碰撞声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哲学。这种将经世致用之学与博弈之道巧妙融合的教育创新,为古老的孔庙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时代活力。

近年来,慈城以赛事为桥梁,书写着“以棋营城”的新篇章,让千年的文化血脉在落子声中绵延不绝。慈城与围棋的渊源可追溯至明代,冯元仲所著的《弈旦评》《弈难》等围棋经典著作,便是最好的证明。而慈城街道的布局宛如棋盘,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围棋对决,让人沉醉于方寸之间的智慧博弈。

王汝南和华学明讲棋

现代围棋与慈城的深厚联系,离不开本邑名士应昌期先生的贡献。1922年,他以学童的身份踏入孔庙东庑,在松柏的掩映下,开启了围棋生涯的第一局。五十年后,他创立的“应氏棋规”,将《周易》的象数思维与“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围棋规则,其辩证逻辑与孔庙碑刻《围棋十诀》中的智慧不谋而合,而“延时罚点”制度则体现了中庸之道的精神,与当年明伦堂前悠然自得的落子节奏相映成趣。这座千年孔庙,不仅孕育了应昌期的围棋启蒙,更赋予了他贯通古今的文化视野,催生了影响深远的围棋改革。

如今,慈城更是将围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视为己任,成功承办了第十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半决赛等重大赛事,各幼儿园、中小学及围棋协会通过普及教育、竞技训练与文化宣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围棋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成为培养围棋新星的摇篮。

在肖丽朵所就读的中城小学,围棋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人学围棋”的典范。每年的围棋节,都会举办百人围棋赛、校园擂台赛、围棋文创设计、围棋电影观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更是创新性地引入了AI围棋体验,让围棋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从这里,走出了汪雨博、黄晨等职业棋手,而肖丽朵等新秀正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续写着慈城围棋的辉煌篇章。

随着“慈城礼圣”的圆满落幕,慈城再次成为围棋文化的璀璨舞台。这一场场智慧与艺术的碰撞,不仅加深了世界冠军与本土小将之间的技艺交流,更让慈城“棋儒共融”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