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精致”抓“精准” 党群服务中心成“人气磁场”
临近中午时分,位于慈城镇的云鹭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经飘出了饭菜香,这家在上月初刚刚成立的社区食堂,一经推出就每天爆满。中心采取“空间换服务”模式引入专业服务主体,食堂由社区主导、专业第三方餐饮机构运营,针对性推出“老龄优惠+全龄普惠+公益特惠”的套餐,老年人可以享受3元到7元不等的立减优惠,居民享受优惠价格,保洁员、环卫工、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享受每日免费限量的公益套餐。
现在,依托全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我区已形成15分钟助餐服务圈,日均1500人次老年人享受堂食与送餐服务,获群众点赞。
云鹭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区食堂
群众爱进来、人气旺起来,得益于我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家门口”精准服务上的持续探索。今年以来,以全省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试点为契机,区委充分发挥全域精准布局的173家阵地优势,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理念,紧扣群众高频需求,精准推出服务菜单,把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一个个“人气磁场”。
“有空间,但没人气,党群服务中心就会变成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没法发挥‘家门口’红色阵地的独特优势、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梁’。因此我们提出,要走出片面追求精致形象的怪圈,聚焦聚力服务模式精准施策,通过持续跟进系统性、专业化的活动载体,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江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青年夜校
今年春天,青年夜校的风吹到了江北,大大小小的夜校成了青年新晋的“充电站”和“交友圈”。江北区20家党群服务中心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迎风而上、顺势而为,成功吸引青年夜校入驻扎根,累计开设了技能培训、身心健康、文化素养等领域的85门课程,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
新宁波人吴秋玉是青年夜校的学员之一。硕士毕业后,她留在宁波当律师,工作压力不小。“不久前,我开始每周参加‘家门口’举办的趣味宁波话课。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很解压。而且我也多学了一门技能,有助于日常工作时跟当事人沟通,一举多得。”她说。
除此之外,我区依托全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推出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假日学校、青年夜校、成人学校、老年大学等项目,形成了全龄友好的“红领学堂”学习教育矩阵。
聚焦办好民生“微实事”,更要重点解决生活细微处的问题。今年以来,在江北各党群服务中心已举办各类惠民助民活动百余场,提供服务惠及2万余人次,其中,以理发、小修小补项目为主的“城市烟火气”志愿服务满意率常年保持在100%,真正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眼下,在江北,一幅以党建为引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基层治理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常态用好基层‘最不满意事项’和‘最希望解决事项’‘两张清单’,精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更贴群众、更深民心、更解民忧,着力办好民生实事,以精准治理引领基层党建迈上新台阶。”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