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共富江北三年行 | “智管家”助力盘活“闲资产” 开出集体“共富花”

发布时间:2024-08-28 09:37浏览次数:

今年是江北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标兵三周年,三年来,江北围绕上级部署要求和区域资源禀赋,进一步发挥优势拉长长板,多措并举创新探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起,新江北APP推出“共富江北三年行”专题,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老一小”温情关怀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展现江北争当示范标兵的共富历程。

“智管家”平台

合同到期要续费,厂房保险需缴费,村民停车收年费……一年当中,就属夏天最忙活。搁在前几年,甬江街道外漕村的出纳员郑佳静得顶着热头,算准了时间,街道、银行两头跑。现在,一扫二维码,老百姓用手机就能直接支付。郑佳静也省心,只需输入付款方信息和款项内容,就能收款和开发票。

自从2022年,江北区在全市首创农村集体资产“智管家”平台后,郑佳静对这位帮手可是赞不绝口,不仅收款方便,账目支出也是“数字跑腿”。通过“银村直付”,她只需把审批后的原始凭证扫描好,连带附件一并上传,会计线上审核完便可支付。

村务公开栏上的公开码

“智管家”平台方便的可不只是村里的出纳。村里资产有哪些,具体位置在哪里,经营状况怎么样,打开“智管家”,“家底”一目了然。村务栏张贴了“公开码”,从村里资产到分红明细,只要扫码都能看得到。

每年年底,江北区都会采取数字台账动态管理办法,对全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排查、核算调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2万项资产上图入库,涉及48亿元资产、132平方公里土地、470万平方米厂房,所有资产形成“一物一码”。同时,还有“一单一码”,实时显示资金进账情况,掌管着约40亿元的年资金流水。

2023年,“智管家”新上线了交易功能,并实现了产权交易的全程监管,甬江街道河西村成了首批“吃螃蟹的人”。

“智管家”平台

“我们村通过‘智管家’平台完成的第一笔订单,就是梅竹路幼儿园旁的一块空置集体土地。该空置土地面积3.5亩,被一家企业租赁后用作仓储,合同签了3年。”虽然是去年的事,河西村党支部书记林继军仍旧记忆犹新,“‘智管家’平台真的很方便,通过一键查询、公开拍卖、线上交易等流程,企业能够找到心仪的土地,我们也能盘活村里的‘沉睡’资源,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智管家”不只是村集体的管家,它的“智慧”不仅体现在通过评估资产经营效益,形成各个区域厂房、土地、山林等资产租赁和处置指导价,而且开通了线上交易报名、审核、竞价环节,能筛选出匹配的候选单位。实现从“承租人找资产”到“资产找承租人”的创新转变,有效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江北区农村产权交易流程图

着眼长效监管,“智管家”平台特别开发了“预警中心”板块,通过将问题合同、问题资金、问题资产等10多类事项按运行规则设置风险监测指标,建立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全程监督合同执行、资产运营、资金流转等经济业务,自动提醒各类风险事项到点到人。

“截至目前,累计处理红色预警事项1526件,橙色预警事项1180件,黄色预警事项953件,处置率95%以上,促使合同期限和租金超期事项同比减少82%。”江北区农业农村局农经服务站负责人说。

外漕村

目前,“智管家”应用系统已覆盖江北全区11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023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6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51094元,同比增长6.3%。

“智管家”项目被列入2023年度浙江省法治建设主动融入三个“一号工程”揭榜挂帅项目,也获得了“2022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科技成果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江北区更是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20强。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