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句句章章⑮ | 百年中城,棋魂永存

发布时间:2024-07-05 09:02浏览次数:

近日,为了欢迎应氏杯“回家”,中城小学第二十四届围棋节开展了系列围棋活动。棋室里,百余人棋逢敌手,沉着冷静;棋盘上,智力交锋,你来我往。

时隔35年,第十届应氏杯半决赛再度设擂甬城——将在7月6日至9日落于应昌期先生的故乡宁波慈城。

应昌期与小棋手对弈

“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由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的创立者、宁波籍企业家应昌期先生创办,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奖金最高、最具国际性的职业围棋世界锦标赛,四年举办一次,素有“围棋奥运会”美誉。而中城小学,正是应昌期的母校。

三十多载过去,正如应昌期先生期望的那样,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在黑白棋子对弈间获得了古老的智慧。

重建母校,以棋育人

“像中城小学这样的老房子,修是修不好的,只能拆掉重建。”1988年9月,中城小学校友应昌期先生借举办首届“应氏杯”的机会重返母校,看到创办于1904年的学校破旧不堪,决定重建一所现代化校舍,造福桑梓。

1989年5月4日,应氏后裔捐资仪式举行

他回去后,立即派四弟应昌世来宁波考察,具体落实捐资重建事宜。三年后,1991年8月10日,由应昌期先生捐资140万美元重建的中城小学正式落成。

“我一生三分从事实业,七分致力围棋。”这是应昌期先生对自己的评价。他自小就对围棋有着浓厚的兴趣,创办实业成功后,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的围棋事业。

聂卫平指导中城小棋手

受应昌期先生“振兴中华围棋”精神的影响,中城小学历任校长都十分重视围棋教育,不仅全面开设围棋课程,建立并完善围棋培养基地,设立校内考级制度,还聘请原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为校围棋顾问,聘任宁波市围棋协会包家恩、曹汝旭为校围棋队的特聘教练,每周到校为队员们授课。

原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华学明下指导棋

与棋圣聂卫平对弈,和原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切磋交流,接受世界冠军周俊勋的指导……中城小学也在下一场关于教育的“围棋”,以棋启智,以棋育人,以棋养德。

围棋好手,于此启航

2023年10月9日,中城小学锣鼓喧天,回母校的亚运会围棋冠军汪雨博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这位全运会、亚运会、智运会大满贯冠军得主的围棋道路正是在此启航。

汪雨博与小棋手对弈

5岁时,汪雨博在倡棋幼儿园师从启蒙老师高伟国开始学习围棋,显露出了不俗的天赋。进入中城小学后,在浓厚的围棋氛围下,她跟随中城围棋教练范玖林训练,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汪雨博说:“慈城是我的围棋梦开始的地方。我在这里开始学习围棋,喜欢围棋,走上了职业围棋的道路。”

黄晨下指导棋

另一位从中城小学走出的职业棋手黄晨6岁开始学棋,同样师从学校围棋教练范玖林,后赴北京,入杏泽围棋学校。他2003年入选国少队,后入选国青队,获得2000年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亚军,2001年第12届世界业余围棋男女双人锦标赛冠军,2005年围甲4连胜,在棋盘上下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汪雨博与中城学生分享成长经历

有人说,成为职业围棋选手,相当于参加一场围棋“高考”,而宁波仅有的十名职业棋手里,中城这所农村小学就走出两位,实属难得。他们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城小棋手传承棋艺,攀登高峰。

人人懂棋,落子生花

走进中城小学,墙上张贴着学生设计的校围棋比赛LOGO,校史馆内陈列着围棋国手进校园的资料,连教学楼之间的庭院都被设计成一张巨大的棋盘……

中城小学百人围棋赛

浓厚的围棋氛围不止于此。学校坚持把围棋作为特色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二年级的学生每周上一节围棋普及课,做到“人人会下围棋”。同时,每年举办“围棋文化节”,定期举行中城百人围棋赛、中城十强赛等各种围棋竞赛,还组织与台湾的交流活动,开海峡两岸小学生围棋交流之先河。校长徐扬威说:“现在全校有1085名学生,我们要求每一名毕业生都学围棋、懂围棋、会下围棋。”

海峡两岸学生以棋会友

“班班有棋具,人人学围棋,天天有对弈,年年有赛事”,这是中城学子的围棋“标配”,但学校更大的“野心”在于,让学生在黑白世界中明白: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面对输赢的勇气。

402班的杨梓萱说道:“要想在棋盘上取得成功,坚持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天赋异禀,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也难以走得更远。”401班沈思苗则感悟道:“电影《棋王和他的儿子》中有句台词:‘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步一步都是自己走过来的,不能悔棋啊。’冷静应对,落子无悔,这就是围棋教会我的事。”

校内棋手对弈

学棋艺、悟棋道、树棋品、促棋力,这所学校乐在“棋”中。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