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950798/2024-59346 | ||
文 号: | 北区政办发〔2024〕10号 | 组配分类: | 区政府办文件 |
发布机构: |
有效
区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4-06-13 | 发布日期: | 2024-06-24 |
北区政办发〔2024〕10号
各街道办事处、慈城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现将《江北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 年 6 月 13 日
江北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方案 (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消费体验,释放市场活力,满足市民对烟火气、亲民化生活的需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进一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城区提供有力支撑。在规范、有序、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关系,提升服务能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打造一批群众获得感、认同感较高的夜经济聚集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便利化、品质化、多元化
消费需求。
二、目标任务
按照提升现有夜间经济集聚区,挖掘新型夜间经济集聚区原则,重点提升现有成熟的重点商业综合体,联动周边小商业形成重点商圈;依托人口居住相对密集优势,逐步推动餐饮消费聚集区;挖掘江北特色的文旅、体育板块,打造有全市影响力的特色消费区。
(一)提升三大重点商圈。一是泛老外滩商圈,以老外滩步行街为核心,联动周边的来福士、钻石广场、绿地中心、路劲新天地、槐 STAGE、文创港。二是湾头商圈,以万象城为核心,联动周边的 1872 花园坊、江湾里。三是万达商圈,以江北万达广场为核心,联动周边的怡丰汇、深悦商业广场、中体城。
(二)发展四大特色区域。一是慈城古县城。依托传统古建筑文化、慈孝文化、药商文化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以民权路为核心,联动骢马河、迎春里、城南旧事。二是达人村。丰富灯光秀、游乐项目、夜市市集等夜游活动和乡村民俗体验,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三是奥体中心区域。以奥体中心大型体育赛事和演唱会等文体娱乐活动为核心,联动中旅城 ifmall,优化配套设施和商业,延伸体育产业、形成以健身运动为中心,以游览、消费、体验为支撑的良性产业链。四是滨江夜练一条街。以江北滨江体育公园为核心,打造沿江夜间特色文化带,通过举办创意体育市集、趣味运动会、交友活动等,让滨江夜间充满烟火气,
体育消费能级进一步提升。
(三)培育五大烟火街区。一是星街坊广场。优化餐饮细分品类布局,打造以便民餐饮为基础,网红夜宵为主打的特色餐饮美食街区。二是天水广场。规范外摆区域,丰富夜宵类型,打造深夜食堂。三是洪塘中路一条街。挖掘商家故事,扩大宣传力度,打造老底子宁波味夜宵街。四是青年云创小镇。聚集青年群体,引入优质特色餐饮、网红小吃,举办青年市集等活动,打造 24不打烊美食街区。五是城南旧事。丰富夜宵业态、优化外摆区域、提升氛围布置,打造夜食特色街区。
三、重点举措
(一)加大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给予夜经济聚集区商家一定政策倾斜。设立夜间经济专属消费券,引导群众夜间消费。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大型促消费活动,最高给予 30%的政策补助。
(二)支持特色外摆。商家遵循江北区夜经济聚集区特色外摆设置规范,在门面延伸区域的红线范围内,整齐摆放与店内业态一致的经营业态。特色外摆应由管理公司、物业公司或者其他运营公司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向属地街镇报备。
(三)鼓励商业活动。鼓励商家合理规划活动时间,采取夜市、集市、露营、后备箱经济等多种模式,举办文化、商业、体育等活动,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商家按要求向属地街镇报备。
(四)改善灯光照明。在区域周边实施城市、主要道路夜间灯光造景工程,做好夜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在夏季用电高峰期,优先保证夜经济聚集区的夜间灯光工作,指导商户合理节能减耗,营造良好的夜间消费氛围。
(五)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区域及周边道路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停车资源,增加停车设施供给,鼓励夜间临时停车免收或减收停车费;加强周边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运维调度,更好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
(六)强化环卫保障。积极做好环卫保障,增加经营区域周边道路保洁力量,延长保洁时间,及时清运垃圾。指导商家做好经营场地的卫生保洁和垃圾分类,确保经营区域环境干净整洁。对区域周边公共卫生间实行专人值守保洁,24 小时开放。
(七)组织联合促销。制作完善江北夜经济聚集区地图,并在宾馆、景区、商场等线下重点场所和携程、抖音等线上平台推广展示。探索建立跨界联合营销引流机制,引导景区景点、餐住企业对持奥体门票消费者开展消费折扣活动,共享消费者资源。
(八)实施场景赋能。依托江北独特的文旅资源和百姓关心的消费热点,策划打造灯光节、外贸优品会、以旧换新进社区、新能源汽车下乡、年货节等主题活动,持续丰富音乐演艺、文化体验、文创展演等服务业态,实现全年活动 50 场以上。
四、组织保障
(一)健全工作机制。要把进一步发展夜间经济作为惠民生、暖民心、促消费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聚焦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依托消费专班,协调推动夜经济聚集区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全力推动夜间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强督导评估。要督促各类夜间经济集聚区运营主体强化安全主体意识,履行治安管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文化演出等职责要求,为广大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夜间经济集聚区实行年度评估和动态管理双结合机制,未有效整改的取消资格,制度落 实到位的次年保留,同步培育具有烟火气发展潜力街区。
(三)强化氛围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夜间经济聚集区宣传报道,讲好江北烟火气故事,营造浓厚的消费生活氛围。对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进行深度报道和总结推广。通过宣传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支持举措,扩大江北夜间经济聚集区的影响力。
附件:1.夜间经济聚集区建设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2.江北区夜经济聚集区特色外摆设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