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新马路上丨书法名家齐聚江北!这个公益项目推动楷书颠覆性创新

发布时间:2024-05-29 09:00浏览次数:

连日来,陈振濂“楷法表现”学院派书法教学创作课题专业培训公益项目第三期在陈振濂书学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对“楷法表现”进行艺术探索和学习。

陈振濂“楷法表现”学院派书法教学创作课题专业培训公益项目

“楷法表现”是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宁波文艺大师陈振濂针对楷书学习的一次新的思考和探索。楷书,“书体之王”,非为书法挥洒个性的表现,反成“鸡肋”,因为很多人认为它缺少艺术自由表达的空间。陈振濂说,当楷书成了书法基础以后,其艺术发展之路被误解是停滞的。其实,这种误解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陈振濂提出“楷法表现”尝试化解对楷书的“误解”。

2023年,陈振濂“楷法表现”学院派书法教学创作课题专业培训公益项目在陈振濂书学馆启动,由陈振濂担任总指导,来自颐斋书院的书法名家作现场指导,以课题项目的方式,对“楷法表现”进行专题探索研究,这在书法界是极具前瞻性、颠覆性的。

回顾前两期,学员们以魏碑艺术运动为起点,探索魏碑独具个性的古朴与雄浑,感受书法的力量与美感。第二期唐楷艺术专题中,再次领略唐楷平稳规范的笔画及严谨的字体结构。在此前提下,第三期公益培训将两者进行融合创新,开展临创专题训练。

专家点评

“作品解读时不仅要分析作品中字体和风格技法的运用,更要关注作品形式及塑造上的呈现……”课上,颐斋书院执事会林光进将楷法表现的作品创作理念和书写元素以及如何把握创作的经验与学员们进行交流分享。

学员们选取魏碑造像、墓志、摩崖和唐楷经典法帖,进行精准临作或自由发挥,创作的大量楷书作品,写得风生水起,突破了传统楷法,展现出一种居于时代前沿的审美高度。

学员开展创作

不少学员纷纷表示,“楷法表现”以“美育”为先导,让大家看到经典法帖的“美”;又以技法为实践,将经典法帖的“美”化为手上的技法,此次培训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去发现、撷取之前从未开启的艺术表现。

“公益培训很有成效,从流派、语言到风格的纯粹度都把握得很好。”陈振濂对学员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通过不懈努力,成为未来学院派书法的中流砥柱”。

“借公益项目之机,各地书法家在此聚集,互相学习、共同交流,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发展,还进一步提升了书学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陈振濂书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推出更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丰富宁波“书藏古今”文化品牌,推动区域文化持续繁荣发展。

学员作品展示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