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951491/2024-59037
文  号: 北区人社函〔2024〕6号 组配分类: 人大建议
发布机构:
有效
江北区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就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答复
成文日期: 2024-04-28 发布日期: 2024-04-28
关于江北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8号建议的答复

北区人社函〔2024〕6号


朱孟业代表:

您在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在江北区推广及加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校外基地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十分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进行研究和讨论,现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相关情况

1.调查分析,掌握校企合作现状和需求

今年以来,我们联合各街道(镇)、区科技局、区工商联等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开展“江北区校企合作需求调查”。截止目前,累计收到企业有效调查反馈表86份,其中95.3%的企业有与高校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的需求,而这其中有意向开展专业硕士培养的企业占到了24.3%,主要集中在宁波水表、中策动力、宁兴精密等具有一定规模体量的制造业企业中。这也说明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是有一定需求基础的。

另外,通过分析引进人才参保数据发现,2023年我区新引进应届硕士毕业生321人,其中宁波本地高校(主要是宁波大学)仅36人,占比11.2%。此外,我局企业服务“人社专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通过校招或者熟人推荐的形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这说明本地高校硕士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引进硕士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多措并举,畅通校企对接交流渠道

针对您在建议里提到校企之间有效对接渠道少的问题,我局也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帮助搭建对接交流平台。一是打响“奔甬而来”“江来有你·北岸青英”等招聘品牌。去年9月以来,我局接连组织企业赴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并与匹配度较高的相关院系开展座谈交流,其中还与大连理工大学就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签订协议。二是借力市级重点引才活动,拓展高校合作资源。以宁波市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宁波市校企合作大会、宁波谷雨人才日、宁波人才科技周等大型活动为依托,组织企业参加并邀请符合江北产业特色的高校走访考察企业。例如:今年宁波人才日,我们邀请西安理工大学等西北地区高校走访我区重点企业,有效帮助企业与高校建立联系。三是发挥产业平台区域优势,加强本地高校合作联系。以前洋经济开发区、江北高新区、新兴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平台为支撑,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等载体,紧密对接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等本地高校院所,帮助辖区企业在人才引进、科研合作等方面占得先机。例如近期举办的宁波工程学院毕业生走进前洋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企业等活动,通过“沉浸式”走访体验+“组团式”求职面试,快速有效地满足校企双方各自需求。

3.政策梳理,做好配套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

针对您建议中提到的政策措施和配套保障相关问题,我们也进行了仔细梳理。在大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实践或者进行联合培养方面,相关政策是就业见习补贴,主要是经人社部门认定的企业就业见习基地,在接收毕业学年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后,将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另外,政府建立的青年人才驿站可给予毕业学年学生最长7天的免费临时住宿。其他大学生引进政策,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租房补贴、硕博生活补助、购房补贴等,都是在大学生毕业后到宁波就业的才可以享受。

二、下阶段工作措施

根据您所提建议,结合上述现阶段相关情况分析,下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索:

1.加强调研排摸,进一步掌握我区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专业硕士培养的相关情况。提炼总结典型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方面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增加校企双方对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的认知,并激发双方参与的积极性。

2.围绕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谋划并逐步探索建设区级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充分了解本地高校院所以及与我区联系较为紧密的外地高校关于专业硕士培养的政策和要求,举办校企对接洽谈活动,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成立区级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

3.结合现有大学生相关政策,排摸辖区内人才公寓、公租房、企业自有宿舍等住宿资源,探索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实施办法,为联合培养专硕提供支持。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人才工作的关心关注,也欢迎您继续为我区人才工作献计献策。


宁波市江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