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9458570/2024-00184
文 号: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水利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01-17
江北区农业农村2023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一年来,在市局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共同富裕”发展总目标,聚力区委“1586”行动,聚焦“拼经济、抓品质、比作风”主题主线,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个“一号工程”,高质量推进“三农”各项重点工作。我区入列2022年度山区26县结对帮扶考评优秀单位,获评全省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绩突出集体、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聚焦中心,深化“千万工程”。坚持以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促进乡村共富发展,探索推进我区“千万工程”实施路径,相关做法在《浙江日报》《浙江信息(工作交流)》录用,成功承办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省主场活动,成功入列全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市域样板现场推进会点位。

(二)聚能强基,夯实三农基石。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0.76%。深化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夯实生产保供基石,粮油等重要农产品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做优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9697亩,粮功区整治优化1.23万亩、改造验收灌溉泵站15座。做深农业产业链,建设洪塘省级、慈城区域农事服务中心,培育提升农业龙头企业4家、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9人。

(三)聚变革新,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消薄”成果,推广“强村公司”“片区组团”“共富工坊”等模式,激活农民集体经济新动能。前三季度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3.8亿元,同比+31%,经营性收入1.7亿元,同比+7.5%。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04元,全市第三;同比+6.7%,全市第二;鞍山、云湖和半浦“共富工坊”获评浙江首批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

(四)聚智创新,深化数字赋能。创新集体资产链式管理,上线产权交易模块,实现智能推送和互通互联。相关做法获农业农村部吴宏耀副部长批示肯定,首批接入“浙农富裕”的地方特色数字化应用清单,获评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深化“五廉协同”行动,认定市级清廉村居22个、监测通过29个,全区总量达51个。“智管家”数字治理模式入选浙江省“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数字化应用清单,列入宁波市第一批基层智治数字化应用准入清单。

(五)聚力和美,焕新城乡风貌。结合文明城市、“迎亚运”“精特亮”等专项行动,深化县城承载力和“千万工程”。精致打造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13个、未来乡村2个、艺术赋能乡村3个和“和美北山”省级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精细推动乡村善治升级,打造姚江古渡传承精品线,姚江农业公园成功入列市级都市农业公园创建名单,打造更高品质的“田园城市、都市乡村”。

(六)聚责安农,筑牢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商渔共治”“清港”“八大水系禁渔”“平安护航亚运”“利剑2023”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等行动,开展“肥药两制”、农机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推进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安全监管。全年检查渔船185艘次、排查整改隐患145个,伏休渔期间检查场所150处,收缴违禁渔获物近3吨,抽检初级水产品5批次,拉网式农机安全检查42次,接涉海涉渔相关举报共281起,半小时响应率90%以上,处置率近100%。

二、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一)“非粮化”监管压力较大。我区粮功区整治优化工作虽然已经全面完成,但是根据北斗两期卫星遥感的影像图对比套和,新增非粮化问题还是时有发生。比如最近一期北斗监测中,涉及新增非粮化地块55块。

(二)美丽乡村面上力度不够。我区美丽乡村建设中比较重视“点”的工作,相对轻了“面”上的延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缺少全域规划,片区带动能力不足问题明显,存在“试点”就是“亮点”理念,建设过程中多选择了鞍山、南联、毛岙、半浦等自然资源禀赋较好的重点村庄,不断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其余村庄提升慢,美丽建设出现点上“有声有色”,面上“冷冷清清”的局面。

(三)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集体经济增幅或存在变数。当前村社集体资产拆迁多,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受限,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少。二是集体资产总额出现下降。三季度集体资产总额为48.14亿元,相比年初50.95亿元减少约2.8亿元。主要是货币资金(少2.65亿元)和固定资产(少0.1亿元)减少导致。

三、2024年度工作思路

2024年,我们将对标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在浙江调研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浙江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践试点,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展现“城乡融合、田园城市、都市乡村”新风貌。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稳住农业发展基本盘。一是深化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以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五化一体)为抓手,加快洪塘与慈城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全域覆盖,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做好“农田+”文章。推进美丽田园和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将变田园为公园。如庄桥灵山片区(费市、童家等9村1500余亩),结合童家未来乡村和灵山慈水精品线打造,建设宁波近郊最大的“融合式美丽农田景观”。三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田“连片整治+集中流转”力度,全面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和科技装备水平,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重点开展慈城龚冯和黄山片、城北片高标准农田新建改建,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运维和市场化经营,打造集农业科技、稻米品牌、农旅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产业示范田。

(二)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一是建立农业产业“一张图”。在国土“三调”“两非”整治、三区三线划定、全域国土整治等工作的基础上,摸清我区可利用农田要素现状,理清全区耕地要素,编制《江北区农田用地发展规划》,谋划全区农田产业布局。二是特色产业链发展。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产业新业态,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端口,重点打造慈城年糕、宁波牛奶全产业链,擦亮“江北稻米”“慈城年糕”“慈城盆景”等农字号金字招牌。三是推进乡村经营。发挥产业空间承接优势,探索模式创新,以经营乡村理念,打造产业发展新的战略空间,将城市新产业、新业态导入乡村,大力培育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直播等新乡村产业。

(三)打造美丽乡村大花园。一是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坚持科学和统筹的原则,将产业发展、村庄经营作为村庄建设规划重要内容,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促进村庄规划法定化。侧重推进外漕、安山、半浦等未来乡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重点提升姚江农业公园、慈江村等重点区块规划建设。二是推进城乡风貌提升。以“姚江古渡传承之线”“灵山慈水休闲生态带”等为引,开展“农房、杆线、道路”新三大行动,将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等串点成线覆面;探索农房联户连片建设和村庄梳理式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对房前屋后、边角地块、闲置区域等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打造一批“一米菜园”“一米果园”,打造更具江北乡土气息的乡村建设样板。三是抓好重点区块建设。优化推进姚江农业公园片区总体规划,努力打造示范样板;加快慈江村片区开发建设,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深化环云湖、北郊等片区挖潜开发,推动重点片区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激发共同富裕源动力。一是创新共富模式。探索“片区组团、联村抱团”“城市业态、乡村经营”“结对互助、兜底消薄”多种共富模式实践,进一步放大示范效应。云湖四村、姚江农业公园持续实施片区组团共富,安山村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与荪湖、保国寺联动,打造乡野办公地,慈城镇结对互助,联合开发用好2亩地。二是建强集体经济。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改革驱动,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鼓励村集体通过投资、参股等形式联合组建强村公司,开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是深化提低帮扶。完善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政策,通过结对帮扶、保险帮扶、创业就业、住房微改造等组合拳,加大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低收入农户共富的引导作用。依托片区组团共富、共富工坊建设,对低收入农户开展就业、商贸、租赁多形式可持续帮扶路径,有效带动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

(五)释放农村改革新活力。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省级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试点,坚持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城市产业和乡村空间深度融合,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能。明晰资产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链条。二是推进三块地改革(承包地、宅基地)。继续加强宅基地管理,出台《江北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拟对街道(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储闲置农房(宅基地)给予补助,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推动乡村资源活化利用。三是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革。秉持数字赋能理念,迭代升级“智管家”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好两大平台,一个是打造好未来乡村的数字应用平台,重点关注“一老一少”群体,另一个是探索开发“数字农田一张图”,建设“一张网感知、一地图管理、一平台数据、一体化保障”的绿色农田数字化平台,实现农业“投融建管运”数字化、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