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950798/2023-56793
文  号: 北区政发〔2023〕44号 组配分类: 区政府文件
有效性:
有效
有效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府办 成文日期: 2023-09-20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街道办事处、慈城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推动江北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30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23〕33号)精神,结合江北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我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贡献更多气象力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气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核心业务能力明显增强,气象监测网络密度、分乡镇预报预警和气象科普宣传等三个方面实现突破,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等领域气象服务水平处于全市前列,“气象+”赋能江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益更加显著。

到203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基本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为江北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城区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气象核心业务能力。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站网。新建8套国家级骨干区域站,更新迭代15套区域自动气象站。探索实施应对极端天气“四有村安工程”,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根据需要实现“有自动气象站、有警报系统、有气象信息员、有应急预案”。围绕农业、交通、生态等气象服务重点,新增农田小气候站1套,交通气象站2套,负氧离子观测仪1套。完善气象观测设施更新迭代机制,提升观测装备运维保障水平。构建天气预报技术体系。依托上级智能预报业务平台以及“口袋气象”等决策气象辅助系统,提升智能网格预报应用水平,加强基于本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数据的预报技术研究,构建台风、强对流等气象灾害要素极值数据库。逐步实现局地强天气1小时预警、逐小时天气提前1天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周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月预测、气候异常提前1年预测。推进气象数字场景应用。夯实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业务安全一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基于宁波气象大脑、宁波气象数据底座,依托“口袋气象”数字化平台,实现“五停”“五断”全周期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全过程气象保障、保险风险减量气象服务、四季出游伴随式气象服务、强天气靶向即时预警等五大数字场景的本地化应用。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人才纳入人才发展规划,落实人才政策保障。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培训,将气象教育培训纳入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责任单位:江北区气象局、区委党校、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生态环境江北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区人力社保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将气象防灾减灾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未来乡村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形成“气象+网格+应急”的基层灾害防范应对闭环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完善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灾害预警,强化极端灾害性天气“吹哨叫应”制度,形成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用,建立健全绿色通道、权威媒体和农村应急广播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机制。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安全生产考核体系,规范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管理。(责任单位:江北区气象局、区委宣传部、区社会治理中心、自然资源规划江北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应急管理局)

(三)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保障。围绕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配置特色农业气象观测装备,打造集“智能监测+精准预报+定制化服务”于一体的伴随式气象服务新模式。围绕重点服务对象,建立跨部门农业气象联盟,深化直通式服务,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全覆盖。围绕重点特色产业,推进气候赋能农产品特色品牌建设,深化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建立重点农产品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动态评估机制。发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做好粮食安全生产全链条气象保障。(责任单位:江北区气象局、区农业农村局)

(四)深化“一业一策”气象服务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气象服务,挖掘江北气候资源,开展省级“乡村氧吧”“康养乡村”等创建,打造具有江北辨识度的生态气候资源品牌。加强污染天气应对,推进污染治理气象服务。开展能源领域气象服务,聚焦危化企业、电网安全运行,加强靶向式雷电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开展金融保险特色气象服务,围绕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气象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气象巨灾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开展交通气象服务,建立完善城市骨干道路、高架、桥梁、轨道交通高影响天气预警预报阈值指标体系,发布基于路段的交通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建立处置应对联动机制。开展水利气象服务,深化气象、水利信息融合,实现联合预报、提升防汛抗旱调度科学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江北区气象局、区公安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江北供电分公司、生态环境江北分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五)推进优质公共气象服务共享。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聚焦公众“衣食住行、康养旅游”等服务需求,研发基于场景定制、用户需求自动感知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拓展“一老一少”气象服务。将气象元素融入文化旅游,推进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推进气象科普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建设省级以上气象科普教育基地3个(其中综合类1个、校园类2个),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6个,主题研学旅游线路1条。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责任单位:江北区气象局、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将江北区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调整为江北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各负其责,协力推进。要定期专题研究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制定政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争取气象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

强化统筹规划。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江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气象相关行业统筹发展机制,将各部门各行业建设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气象观测网络。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气象服务供需适配、主体多元。

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气象法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气象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规范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强防雷、升放气球安全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加强考核保障。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平安江北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范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加强气象事业资金等要素保障。

附件:1.江北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江北区气象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2023-2025)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8日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