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江北产业提能⑪|江北人力资源行业打造服务“新引擎”
人力资源服务业直接服务亿万劳动者和广大用人单位,是促进社会化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是赋能百业的“链点”产业。
近年来,江北区人社部门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刺激就业重要手段,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优势,坚持“多元”发力,释放行业效能,持续推动助企纾困。
作为汇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重要平台,全国首家以建筑技能培训为专业特色的产业园区——江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挥出资源集聚的巨大能量,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在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服务招才引智和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已经实现了产业园年营收超百亿规模的目标,开园以来累计营收超400亿元、税收超10亿元。
精准聚焦行业
为建筑产业注入人才力量
据介绍,江北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是全国首家建筑劳务新模式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园区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营”的模式,以“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建筑服务特色”为原则,将“建筑劳务产业聚集、培育建筑产业工人、孵化专业作业企业、聚焦建筑专业人才”作为核心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的建筑服务(劳务)产业链。
如今,随着进入转型升级2.0版本,该产业园重点发展建筑专业作业企业、建筑业技能工匠培养、建筑业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和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打造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生产工地、生活培训基地、总部高地有机融合的“三地联动”、“三位一体”产业发展高地。
同时,为推进建筑农民工向高素质技术工人转型,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还搭建建筑产业技工培训基地,加大培育建筑产业工人,该园先后建立了建筑产业工人基地、宁波市技术工人培育基地。双基地涵盖特种作业人员、装配式建筑安装人员、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等工种培训,以及岗位、职业技能等级等各类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00余场,完成特种专业培训3000余人;完成施工现场考前培训人员近5000人;完成施工现场继续教育培训近12000人。
近年来,工伤纠纷、欠薪讨薪一直是建筑劳务行业矛盾纠纷最集中的领域,让一线工人发愁、让建筑劳务企业头疼。为更好地维护建筑工人的权益,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在江北区人力社保局指导下,成立了园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机构,并创新提出三级纠纷调解机制,分别是:项目一线调解、企业综合调解、政府调解。三级纠纷调解机制建立以来,已受理并调解各类劳动纠纷案件1000多件,涉及金额2000余万元。园区未发生一起“恶意讨薪”事件,切实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
优化服务体系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只要自己坚定信心,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在前不久举办的就业帮扶对接会上,来自越西的曲木五木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下来。20岁出头的他,自己没什么文化,也没学过什么技术特长,想找一份工作很困难,此前处处碰壁。通过这场就业帮扶对接会,他在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最终顺利就业。
江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江北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手连着用人单位,一手连着劳动者的优势,打出系列组合拳,在脱贫攻坚、区域协作、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宁波竹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与饿了么、美团外卖、百胜餐饮等企业合作,在上海、杭州、宁波等20余个城市设立站点,广泛吸纳内陆山区求职者应聘为网络送餐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蓝领”(新蓝领,即新经济新产业下的灵活就业者),同时,江北区人力资源机构积极服务“东西部协作”重大战略,与对口援助的四川凉山州越西县人力机构、两地企业扶贫结对,开展劳务用工合作,通过人力资源外包或劳务派遣形式,为来甬务工人员提供工作机会,助力劳动脱贫、就业致富。
此外,围绕重点产业需求大力实施供需对接工程,先后联合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等行业企业,举办企业—机构供需对接会,辖区10余家人力资源机构与30余家重点企业对接洽谈,并签订人力资源合作协议,有效推动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宁波瑞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车间普工流动较为频繁,人员需求量比较大,在对接会后,公司将普工招聘全部外包给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进行招聘,而公司就专心发展企业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效率。“在产业提档升级的大趋势下,我们公司正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但过去,技术工人流动频繁,‘招工难’影响到了日常生产,自从与江北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后,公司的招聘压力大大减轻了。”该公司招聘负责人感慨道。
同时,江北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针对区域企业用人需求,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推校地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满足制造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采取“线上办、不见面、意向签”的方式提供视频招聘、远程面试等服务,组织企业“线上线下”对接省内外高校、参与招聘会,协力加强人才招聘合力。
今年以来,宁波华夏联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内蒙、东北、安徽等地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开展线上招聘会10余场,累计收集长阳科技、井上华翔等86家企业岗位3000余个,提供应聘简历500余份。
集聚优质资源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现阶段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在江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不仅是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据介绍,自2022年来,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从业人员稳步增长,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区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为近万家企业提供了服务,帮助10.5万人实现就业和流动,促进人才顺畅流动和就业创业。据统计,至2022年底,我区共有近200家企业完成了年报审核,行业从业人员近4543人,全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85.3亿元,同比增长5.3%。
“自去年以来,我区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持续提升。从传统人事代理、职业介绍等业务,到招聘、培训、猎头、外包、管理咨询等新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融合,数字化、信息化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江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江北区人力资源产业生态日趋健全,部分细分行业处于全省领先位置,根据上年度浙江省人力资源机构百强统计分析,江北区有15家次机构入选百强榜单,其中5家入选省综合百强(2家进入前15)、5家入选省外包百强、4家入选省劳务派遣百强、1家入选省猎头百强。人力资源服务有效提升了劳动者与岗位匹配的效率,也为江北区企业招揽了不少高端人才。
记者了解到,去年江北区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稳进提质的若干措施(试行)》,支持人力资源骨干企业稳定发展,对于上年度营收达到5亿元以上的人力资源骨干企业,持续保持稳定发展的,给予一定比例的额外奖励。对新入库纳统的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年度每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及以上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规上企业给予奖励,支持行业企业壮大、稳定增长。
此外,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集聚效应也日益显现,根据统计显示,以建筑劳务服务为特色的宁波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近3年来累计服务产业工人超过20万人次,营业收入占行业收入比重近2/3。“如今,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形成了新时期人社部门直接赋能经济发展的新载体、政府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和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江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我们希望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打造成一个人力资源服务综合载体,一方面打造全省领先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和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引领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人力资源服务最优生态,加强对高端咨询、猎头、高端培训等专业机构的重点引进,引进培育行业急需紧缺的高端团队和高层次人才,丰富江北行业业态、建强高素质行业人才队伍,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能级。”江北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