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68514615/2023-52572
文 号: 主题分类: 财政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3-03-09
宁波市江北区财政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微观经济形势,区财政局积极应对,谋划实施财政收入提质攻坚行动,建立工作专班,实行清单式管理,并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经过全区各方共同努力,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01.9亿元,同口径增长6.5%,增幅排名全市第三

2.服务经济能力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强化政策集成落地攻坚行动,积极加快涉企政策兑现,一方面协同出台政策措施。今年以来,陆续修订出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直播电商产业发展、“凤凰行动”江北计划等系列产业政策,同时,为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出台“10+10+10”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另一方面加快资金下达速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全年累计完成市、区本级两级涉企政策兑现资金达10.4亿,同比增长13.4%,其中区本级涉企资金投入达5.7亿元,同比增长达50.0%,净增1.9亿元。积极落实应兑尽兑快兑早兑工作要求,创新“预兑现+清算”兑现模式,不断加快资金下达速度,一季度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50%以上,半年度基本完成年初预算任务。

3.重点建设要素保障有力。切实推进优化要素保障攻坚行动,积极开展专项债相关工作,一是切实推进申报工作。今年以来,紧抓政府专项债申报窗口期,成立专项债工作专班,发挥好专项债券投资拉动作用,年度申报额和发行额分别为45.7亿元和18.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有效保障“1586”重大项目、重点区块建设资金需求。二是加快专项债券进度。通过召开支出协调会、协调项目资金,实施按周通报机制、狠抓晾晒节点等各项措施,统筹加快专项债资金使用进度。三是积极谋划新增项目。积极组织国有企业和相关主体谋划2023年度专项债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准备工作,便于争取资金的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施工,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4.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一是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投入社会民生领域,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6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民生投入为66亿元,同比增长达26.1%,促进共同富裕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卫生健康支出7.1亿元,同比增长75.9%。主要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突发疫情处置经费支出增加较多,疫情防控相关支出达4.3亿元。二是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完善街道、镇及前洋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匹配度,着力提高基层财政运行保障能力。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出台“全区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等多个文件。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覆盖面,实现一般公共预算等“四本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三是深化预算绩效改革。不断健全制度体系,拟定《江北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文件。推进一般公共预算等“四本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邀请区人大、政协参与,开展绩效评价报告评价打分,着力提升报告质量。四是加快落实国企改革。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提交通过国企架构优化整合和8家主要国企“三定”方案,成立国投公司,架设“国资中心-国投-城投、北坤、开投等主要国企”的管理架构,充实国企领导力量,推进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整合配置。通过优化股权结构,2022年实现新增2家AA+国有企业,不断提升服务区域重大建设能力。

二、2023年财政工作计划

1.进一步开展财政收入增收攻坚行动。加强收入管理,深化完善财税联席机制,强化重点行业、企业税收分析,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运行监控机制,合力把握组织收入的力度、进度和节奏;不断提高收入质量,注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等,着力实现财政经济同步增长。积极培育优质税源,深化“招商提质”行动,加大招商“一把手工程”保障力度,促进慈城镇、前洋经济开发区两大平台着力发挥好两大平台增收“发动机”的作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培育财政收入新增点。

2.进一步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稳住经济大盘,以助企纾困、惠企利民为重点,不断深化相关政策兑现工作,加快上级转移支付和区级政策资金落实到位,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健康发展。进一步精简、优化财政政策体系,牢固“亩产论英雄”理念,不断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围绕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5G+”产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3.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坚决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三公”等经费。通过定期通告执行进度、加大财政存量结余资金盘活力度等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率。坚持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体系,支持发展各项社会民生事业。

4.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智慧财政”建设,2023年推广“智慧财政”系统至涉农街道、镇及前江经济开发区等5家单位,确保我区所有部门、街道(镇)全覆盖。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年度化债责任,加大全区资产资金盘活力度,努力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目标。加快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国企实体化转型,推动国企优化布局,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实力。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提升财政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