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企业新产品研发服务应用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江北区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部署,聚焦新产品研发服务供需矛盾,以新产品研发“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为切入口,着力解决企业“不敢投、不能投、不愿投”问题,建设“浙里企业新产品研发服务应用”场景。通过新供给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集成智能服务,以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化解产业供给冲击,改善市场发展预期,助推经济稳进提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一、应用建设
江北区立足“全链条”视角,立足“全周期”服务,立足“全要素”保障,以让企业等创新主体“敢研发、能研发、愿研发”供需匹配的世界一流新产品为目标,设计数字感知-数字画像-数字告知-数字服务-数字审批-数字监管-数字验收-数字支付-数字推广-数字评价等“10个数字”闭环路径,归集人才、经信、科技、市场监管、税务等15个部门研发人员、产品、项目、专利、投入等5类主要数据,打造了“1+10+N”的“一应用、十大子场景、N个数源系统”的集成应用体系,迭代构建新产品研发“全系统感知、全要素协同、全周期服务、全链条融合、全场景智慧”的“5全”生态集成,在服务端建成“5个研发”场景,在治理端建成智能感知、智能画像、智能决策、智能服务、智能管理等“5个智能”场景、驾驶舱和“5个数字”二级子场景。目前,应用一期已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贯通省市平台系统15个,汇集数据条目超过8千万多条。
1.服务端场景
(1)“研发感知”场景。新供给研值服务助企敢研发。创建企业画像算法模型,对感知数据,从创新投入、协同、转化、驱动等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等打造企业研值指数,通过对企业进行标签化处理,分析在同区域、同行业或同等类型企业中的水平,形成研值报告,为企业研发能力画像。通过互动对比推进企业研发,新增研发企业同比增长24%,为企业提供研值报告服务19000多次。同时从企业类型、行业分布、成长轨迹分析研发需求,为精准服务跟踪服务提供依据。
(2)“研发决策”场景。新供给方向服务助企能研发。以专利数据、产业链图谱和重点产品库为支撑,结合专利风险分析、产业上下游分析和专利检索分析,从3个维度建模分析研发态势,为企业预警风险、预判研发方向、提供研发灵感,同时,找准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弱点,找到市场热点和研发制高点,激发更多企业去补链挂链强链,联合“研值”体系,分析企业的产业链定位及未来研发市场前景,辅助企业研发决策。
(3)“研发支撑”场景。新供给集成服务助企愿研发。集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资源,通过企业标签,精准匹配企业研发服务需求和服务事项。以3万多人才专家信息、6000多万项专利技术、1万7千多项成果、16000多项政策、1200多万项企业荣誉信息等数据库为基础,构建找人才、找技术、找合作、找成果、找仪器、找资金、找政策、找市场、找直播、找空间等“10找”服务,已累计为企业提供“10找”服务2800余次。同时设立多跨服务专区,集成多跨的企业码、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公共服务机构、知识产权、研发加计、研发统计、文献查新、办事指南、采购推广等“15个创新要素”协同服务,累计提供咨询服务73万多次。
(4)“研发申报”场景。新供给多跨协同申报服务。集成全省新产品研发相关11大类86项“5跨”政务事项,实现“一次登录、一屏知晓、一站办理,一键直达”,辖区相关申报项目涉企1.7亿元科技资金直达兑现,提升了企业研发获得感。
(5)“研发进程”场景。新供给全流程闭环服务。通过治理端塑造变革和智能算法来精减流程、缩短时间、实时反馈、在线评价,企业对项目进度、资金拨付等进展情况可实时掌控、掌上办理,部门对新产品研发审批事项进行集成管理,精简材料30%,压缩审批时间60%,提升了企业研发幸福感,打造新供给、新研值、新方向、新服务体系。
2.治理端场景
(1)“智能感知”场景。利用政府系统及社会资源,主动、精准地感知企业研发活动标签,为每个企业研发建档,对企业类型、行业分布进行分析,实时捕捉、挖掘多维度、分散异构的数据,形成研发动因和需求分析库。同时,对区域创新资源进行“一网统感”,为政府后续开展创新资源发展及部署提供依据。目前感知全省研发企业10万多家。
(2)“智能画像”场景。在智能感知的基础上,创建企业画像算法模型,智能划分区域内重点产业及重点企业,为提升区域创新指数提供依据。目前,对江北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4类企业均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研值。
(3)“智能决策”场景。在画像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聚集热力图,分析研发优势及弱势产业或功能园区的地理分布,为开展园区二次开发、企业招引及研发提升行动提供参考依据。为具体的产业构建产业雷达图,通过产业雷达图可以清晰看到区域内某产业链节点缺失及强弱情况,辅助政府产业布局,构建以创新论英雄的辅助决策体系。目前,建立产业链图谱40个。
(4)“智能服务”场景。系统利用企业标签,精准推送省市区3级15项创新要素服务,并提供企业自主获取功能和结构化精准服务功能,实时呈现精准服务和企业咨询总数。重点为企业提供“10找”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匹配服务。目前,提供“10找”服务2800多次。
(5)“智能管理”场景。对政府部门立项的新产品研发11大类86个审批事项进行集成管理,通过数字审批、监管、验收、支付,达到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建立实时跟踪、智能提醒功能及全程评价功能,跟踪政府服务管理,及时提醒相关部门调整、改进服务管理方法,帮助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质量。
二、实战实效
应用于2021年12月在“浙政钉”“浙里办”PC端同步上线,累计注册企业数500多家,感知全省研发企业10万多家,提供企业10找服务、决策服务和研值服务近3万次,累计访问量突破17万次,帮助辖区380多家企业匹配相应需求,被企业称作“线上专家”。
三、改革创新
应用列入全省数改重大应用“一本账S0”和“一本账S1”目录,获评数字经济系统省级应用项目示范试点和第一批优秀地方特色应用,并在全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上展示。改革经验做法还被社科院要报肯定并形成理论成果。
1.构建研发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智能研发大协同场景。设计“数字感知”等“10个数字”闭环一体化场景,利用3百多万家企业库、6千多万项专利库和战略性新兴产业40个大类等数据数源,打造研值图谱、技术知识图谱、产业链图谱等“产学研”一体模型算法,智能预判研发态势,构建“产学研”等一体智能研发大场景。
2.建立共性技术供给新体系,创新“新产品研发数字治理”理论。通过服务机制等重塑,在探索相关产业领域重点产品共性技术供给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撬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变革,形成系统数字治理理论。
3.建立智能研发新机制,推行智能研发服务标准。新建需求智能感知、能力智能画像、方向智能决策、政务智能服务等“5智”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新产品研发科技政务服务标准规范(试行)》,做到“服”同标、“治”同规。
4.打造两链融合新模式,新供给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集成智能服务。围绕“两链融合”模式创新,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转化应用”等创新链产业链等耦合的全链条,以“需求、规划、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管理、服务”等研发的全周期,以“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等创新全要素,新供给融合、智能、集成服务。
宁波市江北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