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1395/2023-51873
文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3-02-27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江北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江北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江北区民政局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积极履行“三基职责”,全力保民生、兜底线,优服务、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基层治理“一件事”入选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省级“共富型社会建设-特困群体救助集成服务”应用模块建设试点顺利通过验收;江北区慈善组织孵化基地获评浙江省慈善基地;“打造线上管理云平台推动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获评第四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基本养老服务稳中培优。1.高质量完成省、市民生实事工程。今年,我局共承担4项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四项省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在慈城镇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完成48张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超额完成新增41张任务;截止到9月已有75人通过初级、中级考试,我区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人数已达到36名,超额完成新增47名持证养老护理员任务;6月底完成以洪塘福利院为试点的智慧养老院和10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服务智能终端建设。两项市民生实事项目:目前8个(慈孝乐园、慈城步韬益寿院、甬江街道湾头片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文教双东坊居家养老服务站食堂、洪塘街道嘉护养老院、庄桥街道河东中心、甬江街道朱家社区及庄桥敬老院)建设任务均已完成并开展试运营;外滩街道承担的建设1个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任务正在稳步推进中。2.完成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该试点由江北惠民养老公司运作,目前共有160位老人享受智能设备监护以及上门医护服务。3.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力化改造提升。“活力养老”及“快乐养老”为宗旨,对庄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文教街道双东坊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活力化改造提升。4.筑牢养老机构防疫安全防线。顺利完成各阶段的防疫工作,做好封闭式管理及常态化防疫应急预案,紧跟新形势抓好各机构有序开放。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已做到疫苗应种尽种,接种率达100%。5.严格落实各项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区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专项治理工作、全区打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和整治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渗透蔓延专项工作。拉网式排查全区139个养老服务机构,未发现诈骗风险隐患;于各街道(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张贴标语、宣传画,邀请派出所开展反诈小讲座等向老年人广泛宣传反诈知识,有效提升老年人反诈意识;对各养老机构开展宗教活动摸底,全面掌握各养老机构内宗教仪式场所、参与人员、活动频次。监督各养老机构严格落实禁止一切非法宗教人士入院非法传教,保障院内老人及工作人员信仰自由。

二是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1.拉好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通知》,规范准入招录机制,统一全区招考条件,强化人才培养,完善激励保障,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今年共计招聘社工109名,超额完成城镇人口每万人配备18名社工的目标。2.首创省级第四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社工管理云平台”。打造专职社区工作者线上管理云平台系统,搭建“1+6+4+2+N”系统架构,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规范科学和高效管理,获评省级第四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3.优化现代社区建设。通过市级福彩金和区级财政筹集资金110万,全面铺开11个居民会客厅建设,设计统一logo标识(北岸·邻厅)、布置议事茶座、流动展示区、慈善志愿共享墙等标准化的功能区块,已完成全部前期方案设计,望江社区、双东坊社区、日湖社区、兰庭社区等已完成硬装。同时,推动居民会客厅社区服务模式向邻里化、亲情化转变的功能作用,提升“五社联动”的功能成效。4.深化清廉社区建设。“社区共同体”为创建思路打造江北区2022年清廉社区示范点,现成功打造孔浦街道“青・廉小镇”。同时将优秀示范点“连点成线”,创设“包家社区→湾头社区→未来盛园社区”的精品清廉路线。5.建立全市首个“慈善综合体”。积极开展宁波市(江北区)慈善组织服务中心(慈善综合体)建设,创立“两厅、两中心、一站和一空间”的慈善共富新平台,充分发挥多功能慈善组织作用,助力共同富裕、东西部协作等中心工作。

三是基本社会保障稳妥有序。1.社会救助综合治理精准有效。彻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通知精神,印发《江北区2022年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聚焦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持续开展社会救助常态化治理工作。同时,规范审核审批程序。通过区政府办公室签发《关于印发江北区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街道(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7月实现街道(镇)审批权100%下放。2.升级“物质+服务”型救助模式。持续推动“爱在江北”救助服务行动,开展生活帮扶、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涵盖物质和服务等多方面精准的、立体的、分层的“物质+服务”需求帮扶服务。第一期12个项目为8000多人次提供了服务,为80多户困难群众圆梦微心愿。第二期8个项目已经通过评审、公示可以正式落地,协调3个新可连接资源。加强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和幸福清单送达工作,全年探访关爱率和送达率实现双100%。3.高位完成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江北特困供养协议场景试点。聚焦民生共富机制创新,对标特困人员认定流程“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为主题成功获批省级“共富型社会建设-特困群体救助集成服务”应用模块建设试点,充分打破信息壁垒,解决特困人员认定不精准、供养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场景9月上线并在全省推广试运行,初步实现部门间数据的互通和共享,服务和管理全省特困供养对象超3.5万人次,基本满足困难群众的特困供养申请认定和民政工作人员的供养人员管理。12月8日顺利通过区大数据发展中心专家组评审,高标准完成2022年数字化改革任务。4.稳妥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严格落实省市残疾人两项补贴文件精神,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省残疾人两项补贴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序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复核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同时强化薄弱环节,堵塞工作漏洞,切实做到“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应发尽发”。2022年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2113.09万元。5.探索未成年人三级保护体系模式。积极打造江北未保“1+8+135”模式,即一个未保中心,8个未保站,135个儿童之家,自上而下全方位覆盖江北区全区,切实做好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目前区未保中心新址已于6月启用,外滩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和慈城镇的未保站已建成,洪塘、孔浦、庄桥、前江四个街道的未保站将在年底前完成建设;儿童之家覆盖率目前达60%,年底前将完成135家建设任务。6.建立困境儿童家庭精准化需求帮扶体系。落实省、市未保相关文件精神,启动全区困境儿童入户走访调查工作,排摸家庭情况及实际需求,建立“一人一档”规范化档案,上半年共走访180人次,为40名困境儿童达成了微心愿。同时,成立全市首个未成年人保护专家督导团,打造“七彩童年守护”系列儿童项目品牌,开展活动200余次,3000余人受助。

四是基本民生服务有效保障。1.提升社会组织登记审批效能。通过编制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办事指南,重塑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内部流程,稳步提升办事效能,截至目前共受理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22件,成立登记22件,注销登记15件;社会团体登记注册2件,变更登记6件。2.落实水库移民慰问和日常帮扶。坚持属地管理、户籍地复核原则,与检察院、人社局等部门进行协调对接,今年共核减三类人员13人。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共为1497名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员发放资金89.82万元。同时,积极实施移民项目,2022年度安排水库后扶项目5个,重点安排在滩坑水库以及小库周边相对困难的移民安置村,共投入安排资金280万元。3.完成省级生态安葬示范点创建。2022年申报点位为江北区龙皇堂生态墓区,于12月顺利迎接省市检查。4.落地《江北区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重点项目。积极完善《江北区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联合区自规部门确认生态保护红线边界范围,聘请第三方进行测绘,初步明确公墓名称为“慈城镇清明山公益性墓地”并纳入《宁波市江北区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有效推进荪湖坟墓清零项目,截至目前已搬迁1872穴。5.扩展婚姻登记服务。积极打造国家4A级婚姻登记场所,联合妇联、宣传等部门开展家庭日推广活动,创办婚姻家庭辅导调解项目,开展网络调解、热线调解、面对面调解“三调”工作,有效降低离婚率,截至目前共有效调解180件。同时大力开展全省补证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补证5122件。6.持续发力地名管理工作。落实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门牌采集工作,共完成319个住宅小区(建筑物) 35个行政村,26000余个门牌。开展道路名称统一试点。截至目前,已对更名后的风华路进行门牌、路牌的编制和设置。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民政部门强基兜底赋能职责,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围绕区委区政府重要部署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成效推动大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落细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牢牢守住民政基本盘。一是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1.兜住最低生活保障底线。依托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主动发现、主动救助“沉默的极少数困难群众”,争取实现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及时按程序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同时完善区、街、社三级急难响应服务队伍,及时发现并协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办相应救助,进一步夯实主动发现、主动救助责任。2.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加强分散特困供养管理,督查照料服务者应及时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送医救治等服务,切实履行好照料服务义务。3.强化临时救助力度。加强临时救助和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力度,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等政策规定,采取“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发放”等方式,增强救助时效性,及时化解人民群众遭遇的各类重大急难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4.完善困境儿童保护工作。落实未保站和儿童之家实体化运营,继续会同妇联等成员单位创建区级示范性儿童之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站点,做好儿童家庭教育宣传,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是不断拓展基本民生服务。1.提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品质。继续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流程电子化、数据在线化、服务规范化水平,打造工作闭环,形成服务时长可查看,服务照片可对比,服务项目可追溯的透明化模式,最大程度保障服务对象权益,同时主动加强与上级沟通,针对目前上门服务单价较低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力促服务品质提升。2.加快农村养老院改造进度。推进市民生实事工程——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积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具体通过拓展服务的模式将慈城妙山福利院打造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对接庄桥街道谋划庄桥敬老院老楼设施环境改造提升。3.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继续落实遗体接运、临时停放、火化和骨灰寄存、骨灰盒、灵堂租用6项基本服务费用减免和户籍在江北区的死亡人员免费入葬生态墓政策,保障惠民殡葬全覆盖。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4.力促婚登服务提档升级围绕市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婚前辅导、婚姻登记、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婚俗改革一体化服务机制,高水平打造“暖心服务”标杆窗口。5.推进地名工作开展。为了进一步我区门(楼)、路牌编制(设置),保证社会生产生活中地名地址指向的准确性,在全区集中开展缺失门(楼)、路牌的排查及补设工作。6.做好水库移民慰问和日常帮扶。把牢属地管理、户籍地复核原则,加强与检察院、人社局等部门协调对接,切实做好三类人员核减工作。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积极实施移民项目,确保水库移民幸福生活三是加强创新基本社会治理。1.全力推进社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工入职教育、社工继续教育各阶段相衔接、各层级全覆盖的终身学习培训机制,不断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硬、能力强、素质高的学习型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2.全面推动社会组织培育。坚持“精品化、规范化、专业化”三化路线,依托公益创投、福彩公益金资助和东西部帮扶等契机,挖掘和培养本土精品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带头人,在全市乃至全省打响江北品牌。具体通过强化登记、年检等规范化建设,落实整治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结合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社工协会专业力量内孵外引等举措,真正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实力和服务能力。

(二)积极推进难题破解。一是破解居家养老体系难题。1.提升养老助餐服务水平。完善江北特色助餐体系建设,新建一批标准化老年食堂,全区每日助餐人均数达到1400人以上。2.加快护理型床位建设。目前我区1135张托养床位中849张为护理型床位,占比75%,已提前达到“十四五”70%目标,下步将继续推进庄桥敬老院及洪塘福利院两家乡镇敬老院床位改造,至2023年底达到80%。突破殡葬管理困局。1.推进殡葬设施建设。推进殡葬设施建设。对标我区的墓穴严重不足,墓地缺口巨大,且产品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殡葬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的问题,以镇级公益性墓园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宁波市江北区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纳入市级殡葬专项规划和区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逐步减少骨灰墓穴安葬,提高新型殡葬方式入葬率,优先建设公益性骨灰堂,补齐殡葬设施短板。2.推进“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加大对殡葬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力度,通过开展经常性检查、部门联合督查指导等措施,切实解决老百姓关注的殡葬服务单位收费、办事流程、内部管理和公墓建设违法违规等问题,确保群众身后服务规范。

(三)争创金名片。一是加快建设现代社区金名片1.推动省级第四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社工管理云平台”建设通过打造专职社区工作者线上管理云平台系统,建立健全“全方位”政治素质提升“全链条”职业能力提升“全阶段”专业技能的提升培训体系,实现社工群体从全生命周期管理1.0到全能力培养发展2.0系统的跃升,推进城乡社区工作体系变革重塑,提升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水平。2.深化居民会客厅建设。继续按照标识统一、布局合理、功能集成、运行有序、辨识度高的要求开展居民会客厅建设,将社会工作、专职社工、慈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各方力量融入其中,多跨联动,切实捕捉社区治理的需求痛点,着力增强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惠民功能。3.试点小区自治服务站建设。在已建成的17个居民会客厅的基础之上,选取有条件,有基础的社区开展小区自治服务站的建设试点按照“5654”协商议事规则,在各小区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议事流程,发掘批小区议事协商的带头人,成立1-2家社区社会组织,形成经典的议事协商案例2-3个。二是持续擦亮精准保障”金名片。1.深化“助联体”建设。依托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有序推进三级“助联体”建设,并引导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等多方力量,以政策衔接、资源统筹、业务协同、数据共享、购买服务等方式入驻助联体,形成集救助帮扶力量汇聚、资源统筹、队伍培育、场景体验、窗口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化运营网络。通过需求(微心愿)征集审核、救助服务跟踪评价等工作机制,为困难群众提供常态化“物质+服务”救助。2.提质“爱在江北”救助需求服务。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要求,统一汇集现有政府各部门帮扶项目,广泛动员引导社会组织、慈善、专业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多样化、组合式、个性化救助,形成衔接有序、政社互补、兜底有力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促进低收入家庭困难需求和综合帮扶资源有效对接,有效推动低收入家庭帮扶从兜底型救助向发展型帮扶转变。加强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和幸福清单送达工作,确保探访关爱率和送达率双100%。3.开展数字化“浙里护苗”平台应用试点。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的求助信息、服务项目申请、慈善爱心窗口、服务成果风采展示、需求发布、资源整合等高频的需求建设“两端五场景”,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一键发布、儿童就近参与社会实践、需求匹配等高效协同、数据上下贯通的志愿服务供给新模式4.推进数字救助提档升级。积极争取2023年度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试点任务,通过在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上新建县(市、区)督查工作模块,提高认定精准度、附件材料完整度、审批时效性。5.打造特殊儿童帮扶救助一体化模式。制定完善权益受侵害的特殊儿童帮扶救助方案和流程,形成统一工作模式,确保快速有效解决权益受侵害等特殊儿童关爱帮扶问题。三是持续推进“乐养江北”金名片。1.积极推动北岸医养联合体建设。按照省5星级标准进行设计,打造一家服务优质、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全省一流养老机构。2.大力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力度。继续对养老机构、居家中心(站点)及上门服务公司等养老企业中的养老护理员及有家庭照护需求的居民开展养老护理员持证培训、家庭照护者培训、养老社工培训、应急救护培训等,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3.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一体化运营。逐步实现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补助项目及居家养老中心(站点)连片化运营由同一家服务承接商提供,进一步提高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4.深化构建居家失能老人照护模式。“家庭照护床位”、“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方式,提升居家生活的失能、重残老年人的专业照料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四是全面提升“暖心江北”服务质量金名片。1.打造“网红颁证点”。积极打造富涵文化、智能高效、群众满意的婚登机关场所建设。全力推动结婚颁证服务创新,探索开展道德模范、行业代表等担任颁证师的“特约颁证日机制,开发更具特色的户外颁证基地,组织开展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个性化形式,让文明节俭成为新时代婚俗改革新风尚。2.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成立全市首个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婚姻家庭协会,多部门协作,整合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机制,引导群众注重家教、履行家责、培育家德、传承家风,推动和谐婚姻家庭建设。3.加强历史地名传承保护。联手文旅、住建部门开展传统地名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和保护工作,适时出版江北区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江北地名故事集》,并为地名文化遗产设置碑、牌标志,形成良性的历史地名保护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活动形式开展公益宣传,讲好地名故事,让地名文化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五是持续打造“善行江北”金名片。继续孵化引进高质量慈善组织,做好培育省级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做好省级慈善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着重运营好宁波市(江北区)慈善组织服务中心(慈善综合体),将其打造成为省市级“五社联动”标志性成果展示基地;开展“星星点灯”越西孤儿项目——江北爸妈结对和“护航星”计划项目,以慈善助力东西部帮扶品牌项目打造,为共同富裕增添助力;借助“中华慈善日”重要节点,策划开展2023年江北区慈善表彰大会暨慈善公益系列活动,对我区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慈善救助事业、爱心公益、志愿服务等方向做出杰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并针对“一老一小”、助弱帮困等系列慈善项目,广泛开展慈善宣传,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为慈善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慈善组织的认同感和公信力。

   江北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