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1491/2023-51849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事工作,监察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公示 |
发布机构: | 区人力社保局 | 成文日期: | 2023-02-24 |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局各项决策部署,聚力同心、承压奋进,主动作为,不断巩固稳的基础,加速集聚进的动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强统筹优效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深入实施稳就业惠民生攻坚行动,承办宁波市就业创业大会,通过“减、返、补”等方式涉及惠企资金2.75亿元。建成“1+8+N”灵活就业全链服务体系,灵活就业共富专班参加全市第八期干部风采集中展示。打造“北越港运”劳务协作品牌,相关做法获批示肯定。城镇新增就业16102人,登记失业率1.74%。二是强平台优载体,人才智力集聚持续加快。举办各类招聘活动超60场,引进高校毕业生19039人,开展技能培训3.4万人次。出台输送、留才等专项支持举措,产教融合基地引才留才成效显现。新增国家、省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5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大优强”企业建站完成率均居全市首位。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选省级产业园筹建名录。三是强服务优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稳妥有序落实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扎实推进社保扩面提质,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5%。系统推进“社银通”试点建设,创新推出“社保共富贷”,相关做法获省人社厅肯定,宁波电视台《第1发布》栏目作专题介绍。“乐业江北”和“民生数据E卡通”数字化应用上线以来,已服务近10万人。四是强预防优治理,和谐劳动关系有力推进。注重全程监管,落实精密防控,创新建立工程领域全过程欠薪预警防治机制,对84个新进工程项目联合交底,交底项目未发生群体性欠薪案件。成立区级劳动纠纷调解中心,仲裁结案率96.6%,网络办案率57%,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五是强使用优结构,干部队伍活力不断激发。牵头开展年轻干部大调研,完成第二次清北党政机关储备人才选聘,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推出“红领雏燕我要行”“揭榜挂帅”等党建活动。政务服务2.0事项综合“一网通办”率、线下办件“一网通办”率,均列全市首位,1791就业服务品牌、“乐业江北”一件事服务应用分获省人社厅“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优秀就业服务成果”优胜奖,我区选手获省级“岗位练兵明星”称号。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以“精准、务实、提质”为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是实施就业服务体系提升行动。打造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企业用工研判,深化“十省百城千县”劳务协作,引导人力资源机构与重点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坚持大就业工作格局,联合经信、商务等部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二是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提质行动。依托省重点群体帮扶平台,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谋划新领就业创业优享地建设,研究专项扶持政策,深化灵活就业“一应俱全”提质、“一路无忧”扩面、“一帮到底”提效工作机制,构建“职介+创业+培训+保障”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北越港运2.0”品牌,持续推进莲都山海协作。三是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提效行动。全面打造“1791”创业品牌,充分激发宁波文创港、云创小镇等国家、省级双创平台孵化作用,实施创业培训“护航”计划,提升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二)以“引才、育才、留才”为目标,持续强化人才集聚效能。一是加速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着力激发省级专业型产业园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城区现代服务业服务中心、中部区块产教融合基地和前洋灵活就业服务园区建设,打造“一园多区、全域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力度,开展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二是创新技能人才引育模式。谋划打造职业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示范区,在产教融合标志性项目建设、创新突破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试点先行。以智能制造、跨境(境内)电商、建筑劳务等优势领域打造产教融合基地。三是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推动出台北岸智谷3.0人才政策,实施“智创北岸”行动,推动领军型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依托交大高管班、黑马学院等平台,加大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培育力度。
(三)以“惠民、兜底、可持续”为导向,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养老保险提标扩面。以高校毕业生和稳定劳动关系的人员为重点,依托信息比对,精准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工作。二是推进社保体系协调发展。按照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市场化运行原则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灵活保”,推动实现应保尽保。抓好经办内控制度规范化、流程标准化建设。三是推进经办服务优化升级。巩固提升社银合作网点“三化”建设,丰富入驻慈湖人家、慈城云湖等特色网点的功能。深化适老优享“六办”服务,完善特殊群体“背包客”服务。
(四)以“协同、高效、和谐”为标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构建企业员工共同体。实施“和谐同行”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参加和谐企业创建,推动和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增长制度,积极开展企业用工体检,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二是强化系统治理,把牢根治欠薪全过程。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四季行动”,保持农民工欠薪案件动态清零。精准实施新进工程权责“交底”、工程项目专户资金拨付“交底”和部门协同线索“交底”。三是强化联动治理,打造和谐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区级劳动纠纷调解中心效能,培训壮大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五)以“科学、规范、稳妥”为原则,全力推动队伍建设争先创优。一是推动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健全分类选聘引才机制、多元培养锻炼机制和交流选拔使用机制。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二是锻造过硬人社铁军队伍。把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深化打造“360度全方位提升”党建品牌。组织开展青年干部雏燕计划、揭榜挂帅等系列活动,提升干部素质能力。三是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以政策“享不享”、流程“通不通”、体验“好不好”、基金防控“牢不牢”为标尺,深化开展“局长科长走流程”活动。把实绩实效作为数字化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省市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放大改革的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