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超市”点“信”成金!江北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畅”起来
“‘信贷超市’对于我们小微企业来说,就像是平时网购买东西一样,可挑选的都分门别类,介绍得清清楚楚,我只要选择合适的银行中的信贷产品就行。不仅程序方便,速度也快了,还有灵活多样的融资产品供选择,有需求能随时联系,甚至不用出门就能办好,短短三天时间就能融资到200万元,这真的是太方便了!”12月12日,在区政银担融资服务签约暨“信贷超市”启动仪式上,宁波斯威夫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杨成激动地说道。
启动仪式现场。
据了解,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银行代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由区市场监管局携手多家银行搭建的政银企信息对接平台的“信贷超市”正式启动,“信贷超市”二维码也正式发布。“信贷超市”名副其实,就如同一个真正的超市一样将所有合作银行的信贷产品整合在一起,让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能够自由选择。不仅可以24小时随时联系,还大大增加了选择范围。只要有贷款意愿,银行工作人员便会上门服务、收集资料、现场发放贷款,实现小微企业“零次跑”。
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宁波正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辖区内的6家银行分别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区民营发展服务中心代表辖区内市场经营主体接受6家银行联合授信60亿元。不仅如此,在现场,甬城农商银行明州支行、中国银行江北支行、鄞州银行江北支行等7家银行与21家经营主体进行了放贷签约,共发放信用贷款2386万元。
信用融资难是长期以来一直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信息不对等、固定资产少等不同因素造成的困境中,“铺路”是关键,江北区便在2011年就开始探索解决。
“为多个角度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们采用创新方法,打造了‘通用版’‘实体版’‘初创版’‘特殊版’等多种信用贷款模式,这样能够满足不同情况需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抵押担保物也不再是必需的了,只要信用状态良好,有固定经营场所,就可获得纯信用贷款。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这项创新模式已帮助632家市场经营主体获得信用贷款8.73亿元。
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因信用、前景和资金使用效益等原因,导致银行放贷谨慎。于是,区市场监管局与宁波甬城农商银行、鄞州银行、杭州银行、温州银行、民泰银行、宁波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信用贷款”合作机制,并在全省率先启用“信用报告评估”融资模式。利用信息大数据和“浙江省小微企业增信服务平台”信用信息资源优势,为小微企业精确“画像”,出具“企业信用调查报告”,方便金融机构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放贷评估。
在这一系列的不断优化完善中,江北区在针对小微企业信贷方面积累和探索不同的经验和做法,截至2023年10月底,已经为全区3476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发放信用贷款225.63亿元。目前,该模式已在宁波全市推广。
“这次推出的‘信贷超市’,在政银企三方共赢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帮助有融资需求的市场经营主体‘贷’比三家,与此同时也助力银行及时掌握市场经营主体资金需求,保障融资既‘准’又‘畅’,减轻小微企业资金流转压力,提升市场活力。”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