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从200人到3800人,十年间,技能大赛为何能越办越旺?

发布时间:2023-11-06 08:59浏览次数:

近日,2023年江北区“北岸匠星”职业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开展中。截至目前,我区共组织竞赛19场,其中市级竞赛7场,区级选拔赛9场,区二类竞赛3场。自2006年江北区组织开展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始,今年已是第十届,参赛人数从200人增长到本届的3800人,比赛项目从5个增加到19个。技能大赛为何越办越旺?

钳工比赛现场。

获评浙江工匠的谢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技能大赛走一遭,才知道自己的技术有没有过关。”2007年,进入汽车钣金行业已有7年的谢喆对自己的技术自信满满,但因紧张发挥不佳,最后只拿到优胜奖。“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在比赛中看到这些优秀的同行,才知道自己的技术还得磨炼。”谢喆说。

人们常常把技术工作常常与“脏苦累”联系在一起,既不“高大上”,更谈不上“高精尖”,然而在技能大赛中,人们发现,为老人洗脚、翻身需要技巧,砌墙抹灰也有窍门,这不仅是一个展现技能的舞台,也是一个磨炼水平的平台。

养老护理员比赛现场。

而对于女技师朱君芳来说,正是因为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涂漆组第一组,才得以在男技师为主的汽车维修行业中脱颖而出,走上更广阔的职业道路。“很多人觉得女人干不了汽车维修,但我在比赛中证明了自己。”朱君芳笑着说。

对于优秀技能人才,人社部门设置了丰厚的奖励——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按技术文件编制标准认定高一等次的技能等级;符合条件者可以申请相应补贴。同时,将区级二类竞赛总成绩排名第一名的选手推荐为“江北区首席工人”候选对象。在本届“北岸匠星”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赛中,区人社局共核发技师证书87人,高级工证书1406人,中级工证书20人。

“北岸匠星”供应链管理师技能大赛。

人们也发现,近年来,一批批新职业亮相技能大赛的舞台,凸显出职业发展不断走向多元化、专业化,也折射出我区技能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供应链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劳动关系协调师……大家通过大赛了解这些职业是干什么的,不仅帮助从业者建立未来职业规划,同时吸引更多人加入新兴行业。

同时,今年我区进一步升级完善区技能竞赛专用系统,该系统集选手网上报名、竞赛通知、技术文件、成绩查询等于一体,实现竞赛流程全程网办,公开透明。

竞赛3.jpg

咖啡师比赛现场。

一直以来,受“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我区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方式,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评”“以赛促训”模式,推动大赛“长效化”“常态化”,让多德才兼备、技术优秀的职工有展示才能的机会,也为选拔人才提供更加公开、透明的渠道,打通技能人才“成才通道”,实现破格选拔技能人才的目的。目前我区通过赛事选拔技能人才近1.5万人。

“北岸匠星”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竞赛。

“制造业是江北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技能人才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根本。今年以来,我们聚力打造江北区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创新举措,加速布局,全力确保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保持高质量发展进势,通过技能大赛加快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激励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报国之路。”江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