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去看看! 寻河——中国大运河(宁波段)影像调查正在展出!
近日,《寻河——中国大运河(宁波段)影像调查》正在宁波美术馆展出,27名摄影师沿着河寻找、记录、拍摄,历时一年,用数万张照片从不同角度和视野对准运河,展现了对大运河的观看与审美、情感与思考。
《寻河——中国大运河(宁波段)影像调查》展出现场。
现场展出的共有9个篇章,以述说中国大运河(宁波段)故事为主题,用影像语言展示了大运河的悠久历史、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每一个系列,都是摄影师的心血,顺着这些影像“寻河”,描绘了一幅新时代的思考与千年运河相融合的活力画卷。
“乡愁”篇章《非遗工匠之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
从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到2023年《宁波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公布,宁波境内的这段运河,就一直在被关注,被守护,被呈现。
“济世”篇章《配药》。
其中,“济世”篇章由区摄协会员沈国峰、王海波、吴亚姣拍摄。从定选题开始,三人觉得运河文化不一定只能展示,还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在国药大本营慈城,运河慈江畔,他们拍摄了63岁的采药人徐国民,一个为草药翻山越岭的人,身怀匠心,隐于乡间村野、默默的坚守,传承着中草医药文化。“乡愁”篇章由区摄协会员邱文雄拍摄,泥金彩漆、越窑青瓷、奉化舞龙……百余个运河非遗,如运河之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也承载着人类绵绵不绝的情感、记忆、牵挂和乡愁。
“连接”篇章《新旧西横河闸》。
“连接”“人家”篇章由区摄协会员夏霞芬拍摄。通过对运河边随处可见的堰、闸、坝的拍摄,如同一位饱经沧桑又精神矍铄的长者,守望在悠悠运河边,无声地述说一种种生活和命运,一片片土地和希望。“人家”通过拍摄运河边的100多位老人家,从村头的树下、桥边,这条年复一年平静流淌的千年运河,串起了时间和空间,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生动地流淌在老人家身边,感受着一代代人之间紧密而微妙的情感联系。
“人家”篇章《84岁的陈方望和80岁的王金娣》。
“时间在流动,空间在重塑。这次的“运河影像调查”让这些运河文化遗产“活了起来”,让我们也能体验到大运河沿线的独特人文风情与多元民间艺术,真正感受到运河千年历史厚度。”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再忙也要来看看,在这里可以共鸣,可以思考,尽享千年运河传承的古老技艺与灿烂文化。
《寻河——中国大运河(宁波段)影像调查》展出现场。
“很荣幸能够和大运河工作坊的成员们一起参与到运河文化的记录中来,我们有幸沐浴在大运河的滋养之中,我们也有责任赋予运河文化新内容、新形式、新生命。”沈国峰认为,让大运河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需要我们共同打造大运河保护传承的文化性、引领性、群众性,让大运河在生活方式的流行中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