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数实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竞速数字经济新赛道,宁波拿出超常规力度,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力争到2027年,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跃上新台阶,数字经济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5万亿元、1.2万亿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领跑全国。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数字经济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随着数字经济辐射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各业态的数字化发展相继转型落地,正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源网络。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实体经济。近几年,我们反复强调经济需要“脱虚向实”,这是总结各大经济体发展历程所得出的结论,数字技术只有和实体经济融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实实在在造福人类的技术,而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带来的革新变革,相对于那些基础科学研究,见效更快。因此,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让“数”与“实”深度融合,正是要发挥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两者有机融合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科技创新的牵引力更强,让数字化、智能化激活实体经济的生命细胞,让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更足。
一谈到数字经济,有的人觉得“数字”比较概念化、有点虚。实际上,数字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它涵盖面很广,应用的场景贯穿生产、消费等诸多领域,非常接地气,也非常写实。“数”与“实”并不是相对的,在许多产业中具有共融共生的特点。如宁波舟山梅山港基于阿里巴巴提供的技术服务,自研了码头操作系统,可以根据船只停留时长、货物类型、吨位等数据,合理分配泊位。单这一项,相当于为舟山梅山港每两年省出一个造价10亿元的泊位。
图源网络。
实体经济是宁波的“看家本领”,数字经济是宁波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跑在数实融合新赛道上的企业越多,形成既有“过江之鲫”,又有“蛟龙入海”的生动局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就会越强劲。当前,宁波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已经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1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奖项45个,居全省第一。方太、雅戈尔、爱柯迪等企业在数实融合领域“大显身手”,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柯力传感、数益工联、安恒信息等众多软硬件企业迅猛发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发力“新基建”,助力数实融合加速度。
推动数实融合,是把握数字时代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实体经济当家优势的必由之路,是争创示范引领市域样板的必然选择。推进“数实融合”,宁波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更有期待。近五年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6%,超过GDP增速7个百分点;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对于宁波而言,数实融合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于路子“准不准”、步子“快不快”的问题。只有精准把握变革、率先适应变革、主动塑造变革,才能在数字化大潮中激流勇进、实现“惊人一跃”,否则,就会被大潮掀翻、在竞争中落败。
当前,数实融合成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关键变量。既要通过推动数实融合巩固优势、放大优势,还要依托数实融合开辟的新赛道增创优势、再造优势,推动产业加快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把实体经济的硬核实力锻造得更强。
数实结合的破题点在于以数字经济解决实体经济的痛点和难点,关键是要通过典型场景应用来试点示范,建立数字化标杆企业,以示范带动普及,让企业都看到疗效,数字化是为了提质增效和解决难点痛点,不应该为数字化而数字化。
我们有理由期待,以数字经济突飞猛进之势,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之机,定能驱动实体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生产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