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qxj45854444/2023-56902
文 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气象局 成文日期: 2023-10-12
宁波市江北区气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思路

2022年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履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职责。科学精准预报“轩岚诺”“梅花”2个影响台风;积极应对高温酷热、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过程;助推毛岙村创建省级气候康养乡村、保国寺景区创建省级乡村氧吧、1家单位获省级气候标志;年内气象工作获区委书记批示两次;为江北打造“重要窗口”模范生实践样板贡献气象力量。现将江北区气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气候概况

今年以来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降水日数偏少。年内(截至10月10日,下同)平均气温19.9℃,偏高0.5℃;降水量1559.2mm,偏多1成;降水日数115天,偏少16天。梅雨期6月10~26日共16天,较常年偏少7天,梅雨量122.3毫米,偏少5成。出梅后持续高温,年内高温日数55天,破历史最多纪录;极端最高气温均在40℃以上,其中洪塘站45℃,为我区有气象纪录以来最高气温。高温期间共出现31天强对流天气,伴雷雨大风、冰雹等,其中7月12日庄桥小学站出现30.3米/秒(11级)雷雨大风,为我区有气象纪录以来最大风力。9月接连受台风“轩岚诺”和“梅花”影响,其中“梅花”期间全区面雨量355.3毫米,最大慈城镇英雄水库站442.8毫米,降水集中,破我区有气象纪录以来台风期间1小时、3小时、6小时和12小时雨强极值。

二、筑牢守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做好重大天气过程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3月23日起区气象灾害预警中心正式在区政府3号院挂牌运行。为区委区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内参,重要天气报告,气候评价等决策服务材料以及春运、春节、党代会、两会、清明、五一、端午、春耕春播、中高考等专题气象服务。年内累计发布气象信息内参113期,专题气象服务26期,气候评价12期,决策短信652条,共计106万余条次。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调整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修订“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流程。针对重大天气过程发布和更新预警信号131次,启动和调整重大气象灾害业务服务应急响应7次,响应时长1350小时。

(二)拓宽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在江北电视频道、新江北APP、新江北报纸、江北发布公众号、江北气象公众号、短信等多渠道发布气象信息。推广“江北气象”微信公众号。年内发布原创微信推文283篇,累计阅读量1.4万余次。

(三)完善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加强与区应急管理、矛调中心等部门的合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融入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推动区三防指挥部发布《江北区短时极端天气应急响应方案》《江北区强对流气象灾害应对处置方案》;联合应急、民政和财政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联合矛调中心开展网格长(员)培训,联合发文《宁波市江北区气象局 宁波市江北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关于联合将气象灾害防御有关事项纳入网格管理的通知》。

完成江北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并通过验收,组织开展2022年度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培训班,组织开展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借助基层治理平台深化“气象+网格”融合发展。

(四)开展多形式气象科普活动。以“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点为契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年内累计开展气象科普现场活动8场次,参与人数千余人,发布世界气象日专题短信1条,《新江北》整版刊发气象日专题1次。

(五)保障气象网络装备安全稳定运行。定期进行全域内气象自动站专项检查。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江北区有关部门和市气象局要求,做好重大节日、活动期间基础设施、数据出口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及时完成自查整改。建设雪深站和北斗通讯终端各1套。

三、积极融入服务地方发展大局

(一)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能力。及时办理区政协59号提案《关于建设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建议》,强化与涉农部门的合作联动,实地调研葡萄种植园区,在阿东水果专业合作社增设农业气象观测站1套,助推阳光玫瑰葡萄获得省级气候品质认证。加强与旅游景区的合作,研发老外滩夜游指数、达人谷赏樱指数等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助推保国寺创建省级乡村氧吧,毛岙村创建省级气候康养乡村,相关工作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2次、《中国气象报》1次。

(二)依法履行监管职能,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宁波市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2022年度“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和重点单位专项督查,建立健全“一企一档”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建立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依托浙江防雷码平台对辖区所有易燃易爆企业、场所进行赋码监管,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根据全区统一部署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气象相关工作。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签订行政处罚事项划转协议;联合市局法规处、区综合执法局开展升放气球巡查检查1次;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开展联合检查1次。年内开展升放气球活动行政执法检查5次,召开2022年度江北区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培训会1次。加强气象政务服务工作,年内受理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审批事项3项,升放气球活动审批4次,出具气象证明18项。成立江北区法制志愿服务气象局分队,联合市气象服务中心、区应急局宣传气象法律法规。

四、扎实推进单位各项保障工作

(一)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获区委张国峰书记批示:气象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希望全区气象工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纲要》部署要求,以扎实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气象领域各方面能力建设,以实际行动为江北区防灾减灾救灾、经济稳进提质、增进民生福祉保驾护航。

(二)做好人事人才保障工作,激发人才队伍活力。1人入选区青年干部培养计划、2人到市气象台挂职、新提任2名科级干部,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做好安全生产与后勤服务工作。紧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参与“北领先锋”机关党员突击队,2名副处级干部3次入驻隔离点任点长,所有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年内共下沉23人次,人均志愿服务时长50多小时,获感谢锦旗、感谢信各1次。

五、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持续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定年度学习计划,通过党组会、局务会、全局大会,以及周二夜学、青年理论小组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28次。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支部首评获“四星级基层党组织”。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党建引领业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北小云”品牌,相关工作2次被《中国气象报》报道。

六、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全力以赴,切实提升气象业务能力。一是按照市气象局“十四五”规划部署扎实推进监测预报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保障江北气象高质量发展。二是切实守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狠抓预报服务提前量和准确率,加强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细化落实好“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三是建立历史气象数据库,推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四是落实基于智能网格相关预报产品的本地化应用。

(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气象服务工作。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一是坚持系统理念整体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加强气象顶层设计在江北的精准落实。二是抓牢节点,落实考核任务。三是继续推进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基础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基地。

(三)数字赋能,强化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贯彻“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理念,融入全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体系;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融入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和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