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打造北岸技能人才高地

发布时间:2022-07-26 08:49浏览次数:

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开展现场。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今年来,江北区深推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以高质量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为总目标,大力实施技能根基工程,加快技能提升和“扩中提低”双向融合,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全力打造北岸技能人才培育高地。截至目前,全区技能人才达15.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4万人。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建成企业引才集散地

“通过举办洽谈会,能进一步为我区企业储备人才,积极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双向介入、优势互补,促进校企双方共赢,实现供需更精准的对接。”近日,在宁波文创港举办了一场宁波江北-荆楚理工学院校地企合作交流对接会,会上,学院方和来自江北区26家重点企业代表就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就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学院方在区人社局设立“就业工作联络站”,与26家重点企业签订毕业生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同时就10月优先召开毕业生实习见习专场招聘达成一致。

近年来,为进一步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校企合作,交流技术、培养技能人才,我区大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分别与江西、河南、四川、湖北等地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同时梳理近3年企业大学生来源分布,编制“江北企业人才需求图”,针对性加强与相应高职院校的对接,进一步拓展校企对接、校地合作院校版图。截至目前,与省内外30余所高校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为我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随着江北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部分企业又面临着用工季节性、周期性短缺的问题。如何帮助企业建立一个长效、稳定、高质量的人才供应渠道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江北区在产教融合做上了“大文章”。近年来,江北区全力打造北岸工匠培育港,聚焦智能制造、电商直播、建筑劳务优势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基地、电商人才培育基地、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创新“引、育、用、评、励”全链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加快我区特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据了解,我区锚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聚焦特色优势产业,联动政、校、企、机构四方,优化“新型学徒制”培养体系,以“订单班”“冠名班”“联合办班”等培育模式开展特色产业学徒制培训,带师资入企,实现以产育才、以才兴产、产才互促的双赢局面。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共开设电工、数控车工、钳工等32个新型学徒制培训班,培养学徒756人。

“近年来,我们着眼于产业发展需求和劳动者技能提升需要,围绕可编程控制器技能、跨境电商、整理收纳等热门新兴行业工种项目,累计开展项目制培训24062人次,推动实现了技能提升的广覆盖和增效扩面。”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畅通渠道

技能培训 建强企业育才主阵地

“很感谢政府搭建的舞台,能让我有机会跟同行一争高下,这个第一名是大家对我个人的肯定。接下来我会在市里的比赛中继续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日前,刚刚落幕的2022年江北区“北岸匠星”职业技能大赛暨宁波市“技能之星”选拔赛中,获得钳工项目第一名的潘松对向记者说道。

高技能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近年来,江北区不断擦亮“北岸匠星”技能品牌金名片,坚持将技能竞赛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打通技能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竞赛平台的选拔、展示、引领功能,助力江北优秀技能人才选手走出江北,走向全国。

截至目前,全区已连续举办10届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赛事选拔技能人才超万人。

同时,江北区还通过举办技能大赛颁奖大会、技能成果展,组织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金蓝领”培训班、优秀高技能人才技能交流学习研修班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典型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

无独有偶,江北区还大力调动企业自主评价技能人才,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范围,鼓励企业突破年龄、学历的“拦路虎”,告别理论实操“一刀切”传统鉴定方式,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对员工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通过“放权、松绑、倾斜、激励”等一系列“组合拳”,建立企业内生型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让技能人才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通道、地位有提升、就业有底气、薪酬有增长。

据悉,目前全区累计拥有57家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4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东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技能等级鉴定3187人,合格取证2616人,涉及电工、钳工、数控铣工、人力资源管理师等16个职业工种。

此外,江北区还聚焦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模范领头作用、技术创新作用,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形成团队合力,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和后备人才,提供质量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家,市级8家,区级13家。

同时,持续推进新时代“浙派工匠”建设,深入贯彻实施新时代宁波工匠培育工程,激发每一位技能人才的内生动力。自2021年以来,江北区技能人才获评浙江杰出工匠1人,浙江工匠8人,浙江青年工匠16人,宁波工匠14名,江北工匠33名。

激励保障

多维激励 打造人才发展向往地

“近些年来大家对我们技工的看法发生改变了,都觉得我们是制造业的产业支柱嘞!”日前,记者在宁波爱柯迪集团采访时,爱柯迪集团设备主管毛科磊告诉记者。

据介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悉,为了解决高技能人才薪酬分配的“急难愁盼”,江北区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着力打好强化激励、优化保障等一揽子“组合拳”,立足“人才强区”建设,实现技能提升和“扩中提低”双向融合,全力打造技能人才成长“江北路径”。

股权激励促技能人才成长。为营造“尊崇工匠”的社会风尚,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幸福感和获得感,江北区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计划,使高技能人才得到充分尊重,也为青年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从而实现江北企业稳定发展的长远目标。据记者了解,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是江北区首家开展股权激励技术工人的企业,对企业技能与收入正向匹配不足等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悉,在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下,江北部分企业也将在下半年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来吸引、留住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转型的人才需求。

薪酬挂钩提制造行业竞争力。薪资待遇作为岗位的第一核心,是每位技能人才在成长路上最为关心的要点。近年来,江北区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战略,构建了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为了实现对制造业的高质量人才支撑,江北区人社局积极鼓励企业将工资薪酬与技能水平挂钩,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高技能人才能享受到丰厚的薪资福利,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薪资竞争力,促进更多制造业工人回流。据记者了解,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制定《铜管行业技能人才薪酬挂钩体系》,取得技师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每月最高可增加580元,真正实现技能提升和“扩中提低”的双向融合,让一线技术工人的“口袋”富起来。

同时,为持续提升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技能人才的扶持力度,让高技能人才感受“亲情”和“温度”,我区积极加强社保纾困贷优化服务保障,为此,区人社局携手宁波甬城农商银行联合推出“社保纾困贷”专项信贷产品。只要在江北区参保缴纳社保1年及以上技能人才即可申请最高额度可达3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同时为申请“社保纾困贷”的技能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保证资金最快24小时到位。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江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本地特点,‘量身定制’人才政策,拿出真招、实招、新招解决后顾之忧,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培养一支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真正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美好局面。”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