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0175419/2022-52844
文 号: 主题分类: 旅游,文化,文物,广播、电影、电视,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2-06-28
宁波市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思路

2022年,江北区文广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做好区“1586”专项行动,不断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努力争创“重要窗口”实践样板、共同富裕先行标兵,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提升文旅产业发展,全力助推共同富裕

1.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持续推进《江北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全面启动全区文旅资源普查工作。老外滩成功创建宁波唯一一家国家级首批旅游休闲街区,有序推进荪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复核评估工作,达人村全面启动创建国家4A级景区,目前已完成省级景评。洪塘街道及慈城镇顺利通过2021年度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复核。慈城毛岙村启动申报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工作。

2.狠抓大好文旅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区文化艺术中心(区图书馆)、港航博物馆、区非遗馆等三馆建设工作,推进北山游步道综合整治工程,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截至5月底,全国文旅项目管理系统入库包括“灵山慈水休闲生态带”精品线路景观提升、慈城新城酒店等在建项目共21个,总计划投资455.33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14.05亿元。“微改精提”系统入库包括景区提升、酒店民宿改造等项目共12个,总计划投资6104万元,目前实际完成投资2760万元。

3.助企纾困提升文旅消费。暂退旅行社100%质保金近250万元,联合区有关部门出台文旅行业纾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A级旅游景区、等级民宿(客栈)、省星级品质旅行社等给予一次性补助,预计直接下达纾困补助专项资金超100万元,相关做法被市强化政策集成落地攻坚行动专班简报录用。积极开展文旅消费提升工作,慈城古县城民权路太湖路文化创意街区入选第一批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名单;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游江北活动,累计发放景区门票3万张,惠及外来务工人员1.69万人次;联合商务局发放文旅消费券超100万元,有效带动我区文旅消费。

(二)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序推进省民生实事工程及“爱在江北.和风惠民”区民生实事项目,以疫情防控、共同富裕等中心工作为重要题材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切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区图书馆示范引领作用,向下延伸8个街道(镇)图书分馆二级网点,推进117个村(社区)图书室三级网点图书资源统一流通、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实现图书分馆规范化提质升级。鼓励“图书馆+”多业态融合发展,3月全市首家金融主题书房暨育才公益书房开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加强数字阅读建设,提升阅读新体验。

2.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开展全省文物安全“三大攻坚”行动以及民居类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三年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认真处理文保舆情曝光点,重点推进省消安委挂牌督办的大耐堂消防整改,确保文物安全工作落实。开展省传统工艺站和工坊申报及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清供摆件制作技艺和玉成窑紫砂制作技艺等2个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市级推荐名单。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办世遗运河助力共同富裕2022年浙东运河杭甬对话活动,加强大运河保护宣传。

3.筑牢文旅市场安全防线。抓好文化、文物、广电、出版、旅游等领域的日常监管,保持市场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守好文旅市场“小门”。上半年出动检查1500余人次,检查场所700余家次,检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均整改到位。优化智慧巡查小程序,将所有文旅市场主体整合,实现主体分类显示、位置精准导航、巡查数据留痕、数据实时更新等多项功能,避免巡查重叠,增强执法效能。

(三)聚焦宣推实践创新,打造文旅品牌升级

1.积极推进数字化工作。谋划数字化应用场景“文旅晓灵通”,致力于提供智能文旅咨询服务,申报省厅数字化改革场景建设第二批试点。“江北文旅”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浙里办,打造一个集美景、美宿、美食等文旅资源推介,预约预订、导航导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和游后全方位精准化的服务。

2.搭建线上宣传营销模式。继续加强与美团、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合作,逐步形成江北短视频营销矩阵群,全方位扩大江北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新春过大年惠民直播及“519中国旅游日”民宿直播活动,1200多套民宿惠民套餐售罄,有效拉动文旅行业消费提质。江北文旅微信公众号上半年共发布推文83篇,累计阅读量近35万,在全市各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政务微信号中平均月排名第二;微信视频号上半年共发布47条视频,累计阅读量近10万,开辟线上宣推新战场。

3.拓展“百县千碗”产业链。根据“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三年推进计划,推进新一批“百县千碗”美食街区、美食体验店评选。实地调研星街坊美食街区,对接运营主体,加快标识改造,加快推进星街坊美食街创建以“音乐+美食”主题的市级“百县千碗”美食街区。打响江北餐饮美食品牌,以美食产业发展推动江北文旅目的地建设。

(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文旅铁军队伍

1.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牵头负责全区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成立宁波市江北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临时党委,建立局隔离场所工作专班,创新采用“2+3+4”工作机制,相关隔离场所工作受到省专家组肯定,并作为区级“六争攻坚”先锋集体公开展示。

2.加强文旅干部队伍建设。选派干部参与各类工作专班、农村指导员等重大项目,开展轮岗交流,加强实践历练。创建特色党建文化品牌“榜样的力量·最美文旅人”,通过组织讲座培训、交流分享等活动,提升机关干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研究局依事见人管理办法,1名干部因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局党组向派驻纪检组汇报相关情况,目前支部已形成决议给予其警告处分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3.推进清廉江北文旅建设。结合本年度巡察及审计工作,以问题导向出发,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印章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等相关工作制度,在制度建设上抓严抓实。召开全局干部党风廉政大会,首次以主要领导集体廉政谈话的形式,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日常警示教育和重大节日廉政提醒,全面提升干部作风建设,锻造文旅铁军。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六个“聚焦”工作,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标兵为目标,推进我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聚焦顶层谋划,“立”政策体系。以助推文旅行业共富为目标,纾困帮扶文旅企业为抓手,为文旅市场主体输血,进一步修订完善旅游业发展政策、公共文化政策及文化产业政策,并抓好政策宣传、资金兑现等工作;持续推进落实文旅行业纾困帮扶政策,扩大文化惠民及文旅消费力度;探索出台《民居类文物保护修缮补助政策》,促进文物安全工作落地。

二是聚焦项目创建,“实”文旅产业。招引文旅大好项目落地,全力做好荪湖旅游度假区复核评估工作,力争完成毛岙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和星级乡村文旅运营团队、省级旅游驿站、3A级旅游厕所评定工作;继续推进区文化艺术中心(区图书馆)、港航博物馆、区非遗馆、北山游步道综合整治、越西非遗馆等重点项目,助推文旅产业提升发展。

三是聚焦民生实事,“兴”都市文化。完成省民生实事工程及“爱在江北.和风惠民”区民生实事项目;深化“北岸童读”品牌,启动“北岸走读”系列活动,推广“金牌阅读志愿者”服务品牌;组建艺培行业联盟,发挥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的积极作用;指导慈城民权路特色街区、慈城骢马河国风文化生活街区、达人村景区等培育创建省、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工作;争取清供摆件制作技艺和玉成窑紫砂制作技艺等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慈城年糕”省级工坊申报成功;召开区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会议,完善文物保护闭环机制。

四是聚焦宣传推广,“靓”文旅品牌。依托各新媒体平台,做好江北文旅宣传推广普及,积极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和推介活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策划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旅游直通车奖补政策尽快落地实施,畅通到江北旅游大循环。持续推进“文旅晓灵通”申报省厅数字化改革场景建设第二批试点,谋划“亲子游”全产业链应用场景,推出集“游、营、学、房、味”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

五是聚焦综合治理,“优”文旅市场。继续做好防汛防台、安全隐患整治、“除险保安”督查、房屋安全、防溺水等安全生产工作,推进省消安委挂牌督办的大耐堂消防整改工作,加强文物安全及活化利用相关宣传,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

六是聚焦政治引领,“强”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抓好本年度巡察及审计相关问题整改。创新探索干部绩效动态评价实施办法,实施“排名、同考、两头”动态评价办法,努力建设“素质精良、作风优良、业绩优秀”的全面过硬的新时代干部队伍。

三、特色亮点工作

1.宁波老外滩成功创建宁波唯一一家国家级首批旅游休闲街区。

2.牵头做好全区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组建局集中隔离工作专班,创新采用“2+3+4”工作机制,系统完善相关规则,相关隔离场所工作受到省专家组肯定。

3.“爱在江北 和风惠民工程”入选为2022年区民生实事项目,组织策划开展百场戏曲万册图书送下乡、原创作品大赛等八大系列活动,助推共同富裕建设。

4.重点推进三馆建设工作,包括区文化艺术中心(区图书馆)、港航博物馆、区非遗馆等,打造城市旅游文化新地标,提高江北文化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