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0175419/2022-52705 | ||
文 号: | 北区文广旅〔2022〕16号 | 主题分类: | 旅游,文化,文物,广播、电影、电视,其他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答复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2-05-20 |
尊敬的张晓露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旅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在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智慧旅游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专门研究,多次与相关科室沟通衔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现就您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相关情况
(一)抓好江北智慧文旅信息服务平台功能优化提升
智慧文旅信息服务平台项目作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配套项目,项目总投资350万,于2020年6月份投入建设,通过三大系统建设(省市县互联互通的文旅大数据中心、地区统一的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及文旅数据仓)做好三项服务(服务游客、服务政府、服务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文旅产业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按照项目建设目标及文旅部门数字化相关工作要求,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对照省文旅资源数据采集标准,做好文旅数据采集,目前采集文旅基础数据47项、文旅行业监管数据9项、文旅公共服务数据14项,后续将不断完善数据种类; 二是监控平台涵盖400多个监控点位,在此基础上,对监控点位进行扩增,全方位覆盖了辖区所有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辖区网吧、主要酒店及部分景区村庄等各类业态。三是不断丰富公共服务平台文旅资源内容,打造一个集美景、美宿、美食等文旅资源推介,亲子游、乡村游、文化游等旅游线路规划,预约预订、导航导览、紧急求救、咨询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和游后全方位精准化的服务。在美食、美景、美宿基础上新增体育健身板块,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通过VR虚拟游览,实时语音讲解等技术手段,方便游客全方位多维度了解目的地,以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
(二)做好数字化相关工作
完成3A以上旅游景区接入省浙里好玩平台并实现网上预约功能;开展4A及以上景区核销设备改造工作,辖区内慈城、达人谷、保国寺、达人村四大景区已实现刷社保卡快速入园。
二、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打造文旅融合全域数字化平台,实现文旅数据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按照省全域一体化要求,基于全省“一张网”“一朵云”,重点谋划我区文旅数据主题库迭代升级,一方面纵向打通省市县数据共享,不断丰富数据种类,在目前已有631条数据目录基础上,逐步整合辖区内博物馆、非遗馆、演艺厅、剧院、纪念馆等各类文化场馆以及自驾营地、乡村旅游点、旅游厕所等重点设施人流、监控等数据统一纳入平台;另一方面借力城市大脑、公安一体化监控平台、城运平台等数字化系统横向协同区级部门涉旅数据,逐步丰富交通、气象、安全、治理等旅游要素数据;迭代升级“一机游江北”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以数字文化、数字社会相关要求为目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跨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为核心,全面优化提升平台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开发互动小程序,创新特色专题;另一方面,引导辖区文旅企业共同推动数据、产品、服务的优势互补,筛选整合各景区自建应用纳入平台,打造文旅行业全方位个性化智能服务新模式。与OTA平台开展合作,面向消费者提供政府背书,搭建用户评价体系,通过群众监督机制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促进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构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数据分析新模式,不断探索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提升游客体验感。
重点做好文化和旅游统计数据生产模式及工作流程的探索和创新,构建文旅数据资源动态管理机制,提升数据精准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整合全区文旅动态数据,跨部门数据,优化景区客流监测算法模型,也为数字化改革做好数据支撑;依托专业团队通过对数据深度分析,通过人物画像比对、消费趋势分析,挖掘梳理出最具江北特色的文旅要素及核心吸引点,来为精准营销、产业管理、行业监管以及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三)引导文旅行业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景区智慧化水平,培育数字化改革示范案例。
引导辖区文旅企业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发展“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新模式,开发云演艺、云展览、数字演艺、沉浸式体验等产品;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共享等方式,鼓励各文旅企业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开发创新数字化改革应用,积极创建智慧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示范单位、文旅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最后,真诚的感谢您对我区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对我区文旅工作给予关注。
宁波市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年5月20日
(联系人:戴宁益,联系电话:8958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