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力传动深耕传动设备研发制造——

“单打冠军”为“国之重器”提供源源动力

发布时间:2022-04-21 08:50浏览次数:

东力传动东厂区鸟瞰图。

编者按: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基建正不断铺开,我国传动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近日,位于我区的宁波东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各个车间马力全开、生产正酣。减速机、齿轮箱、电机等传动设备经过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装配调试、喷漆等工序,在产业工人和智能加工设备的紧密配合下逐渐成型,并销往全国各地,为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家重点工程提供源源动力。

敢于挑战  护航国家重点工程

“国之重器”离不开大国工匠。去年,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在白鹤滩水电站启闭机设备当中,东力传动提供的起升减速机、行走减速机等52台(套)传动设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了解,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单机容量100万千瓦,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发挥着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改善航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与三峡、葛洲坝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为更好满足工程项目需求,东力传动自被确定为白鹤滩水电站启闭机设备减速机专业提供方以来,就积极安排专人对接,组织勘察现场环境,针对启闭机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开展细节论证。 

由于水电站的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状况极其复杂,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对传动装备的要求极其严苛,这对东力传动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水电站位处金沙江干流河段,海拔高、温差大、湿度高,加上地处高烈度地震区,地质状况极其复杂,要保证水电站建成后稳定运行,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经得起检验、耐得住使用。”回忆起当时面临的巨大考验,东力传动副总经理丁碧春感触颇深,“水电站启闭机对减速机抗疲劳系数要求极高,不同温度、湿度、材料、尺寸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产品疲劳强度产生影响,影响到设备正常运转。”为此,东力的技术人员快速响应联动,积极加工备货,对齿轮弯曲、接触抗疲劳系数等工艺开展攻关与工艺优化,并对漏油、噪音、静强度等工艺做了升级配套,全力满足现场各类工艺、参数、指标与数据要求,有效保障了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建设进度以及投产后的稳定运行。 

创新赋能  攻破“卡脖子”技术难关

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是引领,核心技术是关键。自创立以来,东力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立厂之本,聚焦产业引领、人才驱动、组织赋能,关注行业技术难题与“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用技术创新创造企业效益。

在东力传动新建的理化分析室、型式实验室等试验场地,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正在对齿轮材料进行光谱分析。“我们高度重视研发与技术创新,拥有一支专业化研发队伍,并打造了先进的研发创新基地,为研发试验夯实基础。”东力技术部部长丁为民表示,依托信息化建设和省级创新平台,东力传动开展了自主研发创新、集成性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产学研合作等多模式创新,汇聚多方创新力量,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不久前,东力传动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东力的拳头产品——冶金用高功率密度减速器正是东力传动坚持创新赋能、攻破“卡脖子”技术难关的“硕果”。一直以来,国内减速机技术含量不足,高端市场被西门子、SEW等一批国外企业牢牢掌握,国内传动减速机行业只能陷入被动且低价的境地。为此,东力传动坚持“传动行业自主产业链应掌握在国人手里”的信条,向高端市场进发,为减速机输入创新的因子,与国内科研平台合作,开展该类型减速机技术攻关,技术人员夜以继日、苦心钻研,生产人员反复试制、“吹毛求疵”,锻造出完全符合技术要求的冶金用高功率密度减速器,打破了国外企业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该产品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占有率更是位居前列。现在毫不夸张地可以说,国内有钢铁厂的地方,就有东力传动制造的冶金用高功率密度减速器。

为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东力传动还借智借力,与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宁波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共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创新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人才聚集平台,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断汇聚智慧与力量。

抢抓机遇  开拓新市场和客户

“作为国家基础性产业,减速机等传动设备可应用于冶金、矿山、化工、电力、港口、轻工、新能源、物流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领域广泛。国家经济发展显露出来的韧劲,也让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今年一季度的订单量已创历史新高,我们非常有信心冲刺‘半年红’和‘全年红’。”对企业接下来的发展,东力传动常务副总经理沈杰充满了期待。

得益于产品与品牌优势,再加上科技创新的加持,东力传动的订单量和利润在疫情期间实现逆势上扬。“由于国外疫情蔓延,物流阻断,很多外资减速机进口受阻。我们也以此为契机,开拓了新的市场和行业,努力实现进口替代,业务量有了较快增长。”沈杰介绍道。去年,在国家“双循环”战略和经济“六稳六保”政策支持下,东力传动抓住机遇,在产品代替进口、开拓高端市场、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新的突破。

成绩来之不易,背后则是无数“东力人”精益求精、自我突破的生动实践。刘攀是东力传动技术部的一名设计人员,也是刚入职一年的技术新人。他告诉记者,不久前自己接到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重点客户需要我们加工制造一批大规格的减速机,由于时间紧迫,自接到任务后我就负责起了项目的全程追踪与推进。”

但在设计、加工、装配等环节,刘攀遇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二次减速机规格很大,使用的轴承、油封都需要出图定制,但在采购时发现轴承设计不合理且缺少相关的工况参数,导致供应商无法制作。”刘攀回忆道,对此,他第一时间联系客户,针对功能需求与实际工况,对图纸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优化。

最终,在刘攀以及全体技术生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如此大规格的减速机设计制造始终有序推进。数月后,终端客户来到东力进行A检,所得结果均符合图纸与设计要求,减速机最常见的漏油问题也没有产生。

从一家村办小厂起家,东力深耕传动设备研发制造二十多年,如今已成为中国齿轮行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和传动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先后被应用到宁波舟山港、宝武湛江钢铁制造基地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去年,东力传动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企业也因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展望未来的发展,虽然面临的困难依旧很多,但东力创始人宋济隆依然信心满怀。“企业发展关键在于敢想、敢做、敢突破,在尊重规律、充分验证的情况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也是我们东力不断向前发展的法宝。”如今,东力传动新的制造基地即将投入运行,一座崭新的、智能的、高效的现代化数字工厂将拔地而起,双制造基地格局初步呈现,也必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能与活力,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