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政策 搭平台 强服务
我区打造高层次法律人才集聚地
引进高层次人才难、留人难,如何为人才流失“止血”?在培育发展包括律师在内的高端服务业人才方面,江北在全市率先出台高端专业服务业扶持政策,有效整合各类公益资源,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开出了一剂“良方”。
数据显示,2021年江北新增青年律师50人,执业律师人数、律师事务所总收入及律师万人比例居宁波市第二位;12家律所2021年业务总收入超3.9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了律师人数和律所创收双增长。
创新政策服务
引人才生根发芽
“对于新出台的扶持政策有什么意见建议?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年伊始,区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就带着政策“大礼包”来到浙江合创律师事务所,为企业送服务、解难题,确保一季度高端服务业“开门稳”“开门红”。
“律师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律所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人才。”区司法局副局长欧金铨介绍,长期以来,宁波律所以“自产自销”为主,新引进人才多为本地大学毕业生,外来优秀人才和涉外高端人才较少。
针对“招人难、留人难”问题,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去年9月,江北在全市率先出台包括律师行业在内的高端专业服务业扶持政策,一方面大力招引专业服务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出对新引进专业服务业,经认定年实际贡献达到50万元以上的,3年内给予企业地方贡献的60%进行奖励,以企业2020年实际贡献为基数,当年营收超过5000万元的,基数部分给予地方财政贡献不低于50%的奖励等;另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引育专业人才,对新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补助等。
“现在税收返还、人才补助等政策出台后,我们有信心招引来更多‘五院四系’毕业的、非本地的优秀人才。”浙江合创律师事务所主任邓旭东表示,目前,该所已新招聘37名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新入职的法律人才基本生活已经得到保障。
加强平台建设
让人才活力迸发
“在江北生活工作真的很幸福,不仅有购房租房补贴、职业资格晋升奖励,还有各类平台可以锻炼自己。”作为一名“90后”青年律师,今年是周龙飞从河南老家来江北的第8个年头,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洪塘街道横山村给村民解答关于房产继承如何分配的问题。
“律师需要用服务来赢得客户,优秀的律师是靠大量案源和实践经验‘喂’出来的。”周龙飞坦言入职初期是不少青年律师的艰难期,会面临实践经验不足、收入不稳定等问题。但是通过抓住在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在公检法窗口值班等锻炼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水平。如今,他已完成从一名懵懂职场新人到一名优秀律师的蜕变,2021年被评为宁波市律师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
为推动以律师行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近年来,江北建立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律师定期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创新打造“红韵法治亮楼宇”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为引领,让律师能够深入楼宇、车间了解企业实际法律需求;有力开展市场主体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在园区、工业区、特色小镇等市场主体聚集区设立“律师服务驿站”,由律师提供24小时全天候法律服务;推进落实“千所联千会”机制,以结对商会为抓手,设立“江北区商会法律服务驿站”,律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公益法律服务。
青年律师是律师行业持续发展的力量和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江北,留在江北。人才兴,则事业兴。律师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也带动了法治环境发展。目前,江北在法治浙江(法治政府)考核中,已连续2年排名全市第一,全省排名升至第二,连续2年获评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并成功创建“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
“围绕平台建设和政策服务两大抓手,我们将出台更具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育政策体系,建设更多人才和产业‘双集聚’的主平台,加快打造高层次人才发展首选地和人才成果显现新高地。”江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