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1491/2022-51450
文 号: 主题分类: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事工作,监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公示
发布机构: 区人力社保局 成文日期: 2022-03-31
江北区人力社保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聚焦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保稳定、优服务,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中培优,就业创业更具质量。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5277人,失业率保持在2.5%以下。开展重点群体帮扶应用省级试点,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均居全市第一。全市率先出台留工优工政策,实现外来人员留甬率58.25%。开展劳务对接,组建小分队赴外招聘被央视报道。推进东西部协作,挖掘培育舟山港驾驶员特色项目,实现转移就业526人。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成功承办第一届宁波技能大赛,金奖数全市第一,培养高技能人才8451人。

(二)提级增效,人才环境更加优化。引进高校毕业生18872人,同比增长30%。1人入选中国留学人员创业支持计划。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引进培养博士后20名。启动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与全国30余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9场,吸引20余个优秀人才项目在江北落户。推进人才政策“智配直享”,发放相关补助6000余万元。建筑劳务产业园、北岸数字产业园营收分别增幅10%、11%,居全市前列。

(三)稳妥有序,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有序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开展社保精准扩面,全区户籍人口参保率99.73%,排名全市前列。推动社保卡160项应用落地,发放电子社保卡33.58万张。打造“社银合作2.0+”,推出适老优享“六办”服务。行政审批事项提速100%以上,人社政务服务2.0“一网通办”达标率保持全市前三。实施“大数据+社保稽核检查”模式,追回违规基金70余万元。  

(四)全链施策,人事管理更有活力。紧抓“选育管用”环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分批有序做好“选”,重点推进优秀高校毕业生、紧缺人才招录工作。精准设计做优“育”,实施年轻干部培养十二条,落实“导师带徒+学长帮带”等措施。系统规范做强“管”,建立月度事项报告、例会等制度,系统梳理形成个人成长档案。    

(五)防治结合,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注重源头防控,开展精准治理,全年处理欠薪案件770件,涉及3666人,金额5031万元,部线索件办结率全市第一,“六项制度”落实情况全市第三。以入驻矛调中心为契机,推行劳动纠纷先行调解一件事。结案率99.1%、网办率59.7%,均位于全市前列,劳动关系总体稳定。

(六)数字引领,人社服务更为高效。开展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活动,在全区推出首个“乐业江北”应用场景,开辟“城镇新增就业(创业)人员”“新接收高校毕业生”两大应用场景,实现“智能速办”有效落地。锚定重点群体,试点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应用,实现目标对象全覆盖。推进“人社应急平台”试点建设,提升“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应急管理闭环处置能力。稳步启动“民生数据E卡通”项目建设,为加强基金防控、经办服务提供基础。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争当“乐业先锋”,全力确保就业形势稳中有进

一是就业优先,保市场和稳就业并重。落实好稳岗扩岗政策,健全重点企业用工需求采集等五大机制。深化拓展“十省百城千县”劳务协作,线上线下开展劳务对接。大力支持新业态灵活就业,用活“北岸智谷”、零工市场等平台资源,做好“余缺调剂”文章。二是重点帮扶,守底线和促发展并行。深化重点群体帮扶应用,以“一图、一网、一平台”实现精准服务。深化“1791”创业品牌,搭建“政策+宣传+指导+推介”的一体化创业平台,开展“乐业江北 创业北岸”文化周系列活动。推进东西部协作高效协同,统筹做好常规招引和重点培育。三是技能提升,谋精准和广覆盖并持。围绕全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多方协同打造产教融合基地。充分激发用人单位主体活力,持续推进技能等级认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聚焦新业态及紧缺专业,建立培训需求资源“一清单一目录”。举办区级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代评”“以赛促训”。

(二)争当“引才先锋”,聚力实现聚才揽智做大做强

一是突出发展导向,构筑人才集聚高地。畅通人才招引对接渠道,重点跟踪培养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海外人才。以人才精准引育,赋能港航服务、直播经济等产业发展,助力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加强模式引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博士后工作站、企业专家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建设。积极推广和提升江北企业引才“四大模式”。三是实施矩阵驱动,赋能人力资源产业。坚持“引优育优扶优”导向,引进培育一批契合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服务企业,深化“数字”+“建筑”特色人力资源服务业建设,加强诚信示范,提供定制服务,助力争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四是坚持多元服务,改善人才成长生态。巩固提升“江来有你·北岸青英”“智创北岸”品牌效应。健全人才服务机制,打造人才服务网络,办好人才关键小事,利用好省市服务平台,提升江北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三)争当“保障先锋”,大力促进社保体系持续健全

一是提档扩面,提升社保水平。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全面实现政策、信息、经办等“七个统一”。分类施策开展精准扩面,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覆盖面,推动新型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保缴费。切实做好制度衔接,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规范保险政策。二是增效升级,深化社银合作。以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抓手,推进人社部试点建设项目“社银通”,开展“适老服务一件事”“灵活就业人员一件事”“新业态从业人员一件事”。三是全面监管,确保基金安全。深入开展基金风险警示教育,健全基金内控常态化机制。加快“民生数据E卡通”应用建设,形成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

(四)争当“治理先锋”,有力保障劳动关系和谐有序

一是源头发力,做实风险防控。构建建筑领域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多方信息共享,源头研判关键节点风险。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检查,及时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健全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单独工伤参保。二是联动调解,提升化解效率。健全四级调解网络,部门协同开展劳动纠纷先行调解一件事,探索打造区级劳动纠纷调解中心,成立老兵360特色调解工作室。持续加强数字仲裁庭建设及应用。三是精准治理,强化应对处置。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联动”,探索建立区防欠办联合办公机制,实行监察员片区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进行风险预警、案件处理、失信惩戒。推进“安薪在甬”建设,打造“薪无忧”数字治理平台。

(五)争当“干事先锋”,勠力推动队伍建设争先创优

一是全链提升,优化人事工作机制。坚持选聘系统化,在排摸分析基础上,分类精准开展选聘工作。坚持培育精准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加强干部培养。坚持管理常态化,开展年轻干部考察,全面、立体、透视察人识人。坚持选用科学化,稳妥推进干部制度性交流。二是党建赋能,更新干部队伍面貌。深化“360度全方位提升”品牌,开展雏燕计划、揭榜挂帅等活动。聚焦打造人社精品窗口,实现政务服务2.0“一网通办”。强化“依事见人”机制,健全干部成长档案。三是服务智享,提升人社服务效能。以智慧人社建设为引领,聚焦服务对象全生命周期,升级软硬件设施,推进集成化办理,提供人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