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3382/2021-50193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财政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报告 |
发布机构: | 慈城镇 | 成文日期: | 2021-12-31 |
2021年12月30日
在慈城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盛佳寅
各位代表:
我受慈城镇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慈城镇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鉴于报告拟就时区对镇财政体制结算尚未完成,报告中关于可用资金与结余的表述均为预测数。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的发展稳定任务,全镇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贯彻落实上级财政工作会议相关精神,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不断深化财源建设、优化收支管理、强化民生保障,较好地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镇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3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以下简称“完成预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完成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根据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按照现行区对镇财政体制测算,2021年全镇体制分税收入预计131424万元,扣除体制固定上解42290万元,增量上解7535万元,出口退税负担1424万元,营改增基数负担2264万元,区内搬迁企业基数上解2591万元,轨道交通、援建资金和养老保险负担等事项负担4500万元,学前教育经常性支出上缴基数577万元;加上体制补助13105万元及其他补助1089万元,最终地方财政当年可用财力84436万元。再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9308万元,上年结转23962万元,合计收入127706万元。
2021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4109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41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5185万元,合计支出127706万元。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1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完成情况如下(完成预算百分比,按镇级一般公共预算口径计算):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003万元,完成预算的81%。
2、公共安全支出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3、教育支出927万元,完成预算的99%。
4、科学技术支出356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88万元,完成预算的80%,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大幅减少。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74万元,完成预算的84%。
7、卫生健康支出423万元,完成预算的98%。
8、节能环保支出548万元,完成预算的84%。
9、城乡社区支出1791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10、农林水支出28686万元,完成预算的85%。
11、交通运输支出8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566万元,完成预算的67%,主要原因是财源性政策跨年兑现,安排了专项款结余支出。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7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14、金融支出848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69万元,完成预算的74%,主要原因是一般性支出减少。
16、住房保障支出168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1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0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282万元,完成预算的84%。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9597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3468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8966万元,合计收入83248万元。
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665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6595万元(其中约需上解上级财政14000万元),比上年结余减少12371万元。基金支出明细如下: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881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7573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268万元。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主要有:消债化债及其他资金7000万元;村发展留用地变现款6754万元;姚江东排江北段河道整治工程二期6656万元;征地费用4817万元;慈城镇卫生院项目3638万元;龚冯村万头生态牧场建设工程2500万元;狮子山公园步道项目2000万元;8年以上已拆迁未安置户安置资金1897万元;慈城火车站区域改造工程项目1709万元;北部山区村庄供水管网工程1478万元;慈城污水处理系统项目1000万元;两新红领学院二期1000万元。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具体是:彭山塔路项目5000万元;慈城火车站区域改造工程项目1100万元。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执行情况
2021年全镇地方政府性债务年末实际债务余额85600万元,全部为政府债券,其中:一般债券42600万元,专项债券43000万元。2022年继续控制在区人大批准的2021年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内。
二、2021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坚持兴产增收不懈怠,收入质量有效提升。一是招大引强成果丰硕。2021年引进外资、国内招商实到资金和浙商回归资金,均位列全区之首。二是工业经济提速转型。金田集团产值突破400亿大关,三星奥克斯产业园整体产值达50亿元,金山新能源开动12条生产线,产值近3亿。三是服务业提质增效。预计规上服务业营收突破600亿元,骢马河历史街区、城南旧事街区、狮子山公园等旅游标志性建筑建成投用。
(二)坚持民生底线不动摇,支出结构有效优化。一是突出重点项目,实现精准发力。慈城中心卫生院迁建、普迪学校、公交场站新建、彭山塔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古城信息综合化智慧平台投入使用,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正式开馆,周信芳戏剧艺术馆、慈城美术馆加快推进。二是围绕群众关切,兜实民生保障。胡坑基安置房建设启动实施,8年以上未安置群众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北部山区村庄供水管网工程、浮碧望京及慈湖逸墅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完成,万头生态牧场正式投用。三是聚力乡村振兴,深化文旅融合。通过财政资金有效调配,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毛岙、南联成为全市美丽乡村样板,半浦村等加快实现村庄品质提升,古城西蛟头公园、横滨桥地块形象显现,开元曼居度假酒店、盆景展示中心等一批农文旅项目相继落地。
(三)坚持消债化债不停顿,资金风险有效降低。2021年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有序化解存量债务,严控债务增量,顺利完成消债计划1亿元。同时继续推动宁波市慈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体化转型进程,全面清查核实本单位实际占有、使用的房产,完成慈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83间商铺、80个车库的注资工作。
(四)坚持强化监管不放松,财经秩序有效运行。一是规范采购管理。2021年对保洁、保安服务等服务外包项目已整体打包招标,2021年全镇“三公”经费支出17.69万元,同比下降47%。二是深化绩效评估。2021年完成了慈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项目和双顶山村章尹桥危桥改造工程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三是落实内控制度。2021年开展了针对巡查整改和新制度学习的财务培训,同时联合内审部门,进一步强化资金拨付审核、项目招投标、小型项目的委托施工等领域的监管。
各位代表,2021年全镇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这是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上下一心、拼搏奋进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财政工作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端服务业占比不高,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不多不强,高质量发展压力大。二是房地产业下行趋势明显,卫星镇财政过渡体制即将到期,收入增长压力大。三是村级兜底保障支出、管护保洁等服务外包支出、项目建设经费等不断增加,刚性支出压力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逐项应对解决。
三、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根据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2022年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委重要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创智之城、和美江北”的要求,聚焦江南千年古县名城建设,立足“四镇战略”、“四城建设”、“四大路径”,为将慈城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产业高地、文旅胜地、生态绿地、民生福地”和全面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发挥基础保障作用。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根据《预算法》相关规定,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的相关说明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现提交大会审议2022年全镇财政总收入预算为3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
按照上述财政收入计划和财政体制测算,2022年当年财政可用资金8832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821万元,上年结转15185万元,合计收入123335万元。
拟安排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15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5185万元,支出合计123335万元。收支相抵,全镇一般公共预算保持平衡。
现将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安排情况根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报告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247万元。
2、教育支出893万元。
3、科学技术支出4000万元。
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299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27万元。
6、卫生健康支出280万元。
7、节能环保支出123万元。
8、城乡社区支出27993万元。
9、农林水支出30568万元。
10、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000万元。
11、金融支出10000万元。
12、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63万元。
13、灾害防治及应急支出657万元。
14、预备费20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22年,全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9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上级转移支付)6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6595万元,合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35595万元。
拟安排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29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829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3000万元。本年度收支相抵后结余14305万元(其中约需上解上级财政14000万元)。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主要有:征地费用4500万元;精品线路打造3000万元;村庄梳理改造2000万元;政府立项项目及前期7070万元;民族路西延720万元。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主要有:东门加油站西侧厂房区块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00万元;慈城污水处理系统1000万元。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安排说明
按照江北区财政局核定结果,我镇2022年政府性债务限额为85600万元。根据我镇2021年债务余额情况,2022年全镇债务余额拟控制在85600万元以内。我们将一如既往防控债务风险,全力落实消债资金,按照消债计划,逐步清理政府存量债务。
四、2022年财政工作重点
为全面完成2022年财政预算收支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育强劲动能,激发财税增收潜力。一是保驾护航实体企业。加快高新园区企业的建设投产和私营工业城的“腾笼换鸟”,既要提高原有产业用地的利用率,又要开拓全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培育一批我镇制造业第二梯队的中坚力量,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二是持续壮大产业集群。狠抓重点企业招引、重点项目落地,着力招引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税收产出高的优质工业项目,加强跟踪指导和数据监测,做好税收贡献稳定增长的企业服务工作,加大面上企业小升规排摸,进一步壮大规模、提质增效。三是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及时与区财政等上级部门对接,关注2022年过渡期结束后新的体制结算管理办法,以便研究出台相匹配的税源性招商政策,助力财政增收,并与税务、经发三方联动,对企业税收情况做好排摸工作,引导企业税收的有序入库。
(二)优化支出结构,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一是当好“管家”,强化预算编制。按照全口径预算原则和零基预算原则开展预算编制工作,落实落细部门运转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同时加大上级资金与本级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把关年初预算和调整预算中各项支出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预算执行率。二是把好“关口”,杜绝资金浪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重要指示精神,厉行节约,继续缩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严格把关政府采购、培训费等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和资金管理,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保重点、惠民生的项目上,杜绝资金的闲置浪费。三是盘好“资产”,弥补财力短板。加强与高新园、江北开投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同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有效发挥宁波市慈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盘活村级低效利用或闲置资产资源、助力薄弱村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等方面的作用,减少对村兜底保障支出。
(三)切实发挥职能,全力保障民生福祉。一是让公共服务走向优质均衡。扎实推进普迪学校迁建和胡坑基安置房建设;加快慈城卫生院、公交场站迁建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推进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创建。二是让社会治理呈现精准有效。加强对城乡全域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项目的财政支持,建立健全市政、环卫、绿化等养护和维护经费年度预算增加机制、综合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和专职社工能力提升激励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让文旅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以创建“5A”景区和建设全省千年古城复兴行动示范区为目标,高标准推进中华慈孝园等建设,继续优化古城精品线路,深化健康产业、影视产业与旅游的结合,强化民宿、饭店、停车场等旅游配套产业。
(四)提升监管水平,提高财政资金效率。一是强化绩效管理。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服务外包项目的绩效评估,进一步推动跨部门的同类采购项目的规范管理和优化调整,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提升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二是强化内控管理。对标对表落实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不断总结内控实践经验和规律,完善财政部门政策制定、预算分配、资金拨付等制度,同时联合内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内控制度做深做实做细。三是强化信息管理。做好部分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调整后的财务统筹管理、电子票据管理、公款存放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同时定期开展针对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报账员的财务制度培训,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授课”等方式途径,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化能力。
各位代表,2022年财政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奋楫扬帆、笃定前行,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为把我镇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产业高地、文旅胜地、生态绿地、民生福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