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茶叶机械化加工助茶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1-04-08 09:00浏览次数:

朱明君正在分拣杀青完成的茶叶。

眼下,春茶采摘进入旺季。这几天,趁着天气晴好,百农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朱明君忙着和采摘工人们一起在500余亩的高山茶园中采摘茶叶。这座茶园是江北区连片茶园面积最大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配有标准化厂房600余平方米,拥有成员50多人。

“现在我们采摘的茶叶是乌牛早,这茶叶的特点是茶香十分浓郁,味道很甘醇爽口。我们这里大约种了有70亩,今年乌牛早可以卖到每斤1200元。”合作社负责人朱明君介绍道。近几年来,随着“机器换人”项目的不断推进,区内农户体会到了农业科技带来的便利性。

2016年,百农茶叶专业合作社乘着国家鼓励“机器换人”政策的春风,筹措资金采购适用机械,实现了从起初人工锄草、人工液压剪刀修剪茶树、人工采摘大宗茶到微耕机锄草等转变,茶园管理作业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和量的提升。说起机器换人的原因,朱明君介绍,随着合作社生产的茶叶品质的提高,口碑渐渐打响,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但受到劳动力日渐紧缺的影响,大宗茶的产量已经跟不上顾客的需求了。“完善的机械化生产代替了原始的手工生产,使我们合作社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有了飞速提高,目前我们的年产量达到了3吨,产品也从单一的绿茶发展到白茶、红茶。除了本地市场,还销往上海、江苏、山东等周边省市。用人数量从原先的150减少到了52人,还拥有了一整套从茶叶采摘到最终茶叶出料的流程体系。合作社的收益得到了大幅增长。”朱明君说道。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自然条件影响,江北区茶叶种植规模较小,产量上也不占优势。近年来,区内茶农开始转变发展思路,走精品茶叶之路,注重打造“生态茶园、品质茶叶、名茶品牌”,通过机器换人、无公害培育、使用农产品追溯体系,逐渐打出了江北茶叶的口碑。目前江北茶叶企业12家,家庭茶场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QS认证6家,无公害企业6家,茶园面积达4000多亩,去年年产量达19.5吨,产值1950万元。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