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0798/2021-53298 |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服务对象: | 无特定对象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1-11-16 |
规划原文: | 点击前往 |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起草编制《宁波市江北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有关情况作简要说明。
一、起草背景、意义及目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江北区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的关键时期。在《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框架下,编制好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推进江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开启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标兵的新征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起草过程
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从2020年5月份启动以来,总体进展顺利。在前期调研、向上对接、借智借力、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经过了前后十轮修改,形成了送审稿版本。规划编制过程与市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区发展纲要紧密衔接,按照要求对总体发展目标、思路、布局和主要举措任务进一步完善细化,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与操作落地性有机统一。
三、主要内容
农业农产发展“十四五”规划文本分为7部分,共27329字。
第一部分主要是发展环境和基础。高度总结归纳“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在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治理、水利发展成就等方面的创新性、亮点性、显示度高的工作成绩,同时指出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链短、多功能挖掘力度不够的问题,农村发展中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村庄形态有待进一步优化、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未根本消除、要素制约问题仍待解决等短板,水利发展过程中区域内涝问题仍突出、调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短板。
第二部分是分析当前面临形势。主要从新时代发展背景、城乡融合发展和后疫情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指出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江北“三农”工作新使命,加快城乡融合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形成城乡等值均衡的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城乡融合标杆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三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是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思路和规划依据。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不移地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富民强村、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和乡村善治等领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围绕区委“创智之城、和美江北”总目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以持续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高品质都市田园为方向,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争当新时代乡村振兴排头兵,争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领跑者,争创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力争到2023年,我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3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思路是结合十四五发展目标,规划形成“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五个重点,实施“四个重大”的总体思路。
第四部分是总体布局。“十四五”期间,通过分片打造、分类建设的有效措施,谋划以“两片、两郊”总体发展布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北山片重点发展文体休闲、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定位打造北山乡村休闲慢行区。姚江片以发展“农业+”,重点发展体验农业、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和创意农业,打造姚江都市田园体验区。镇郊以“城镇更新带动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复兴、双创赋能,打造产业高地和都市休闲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城郊将城市新兴产业导入乡村,推动产城融合,打造都市休闲畅玩区。同时基于“两片两郊”总体格局,重点打造初心云湖、康养毛岙、艺创鞍山、句章古韵、虹星盆景、古渡半浦、双创洪塘、水韵慈江、樟香古村、田园北郊等江北都市田园十大区块。
第五部分是主要任务。江北区乡村振兴“五个聚焦”主要举措,第一个是聚焦融合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第二个是聚焦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高质发展。第三方面是聚焦改革创新,推进城乡等值均衡发展。第四个是聚焦乡村治理,打造乡村善治创新格局。第五个是聚焦全域美丽,打造城乡人居优美画卷。
第六、第七部分是近期建设项目和保障措施。为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和明确的目标任务,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做好换届选举的后半篇文章,有效推动我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江北在宁波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中争创实践样板,为江北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标兵中贡献“三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