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名江北青年将在军营书写青春
青春的子弹上膛、梦想的步履出征。9月10日,怀揣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带着家乡人民的殷切希望,江北今年首批入伍新兵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后,迈着坚毅的步伐,从慈城镇民兵训练基地出发,踏上了保家卫国之路。其中,一名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引人注目,作为6班班长,他在一旁一丝不苟地担任着总教官的“助手”组织新兵列队,他就是二次应征入伍的青年郑望宁。
“疫情期间,我看了很多视频,真的很感动。今年是我符合年纪的最后一年,所以我赶紧网上征兵报名了。”郑望宁来自慈城古巷社区,今年22周岁,早在2017年9月,郑望宁就参军入伍,在北海舰队服役。2019年底,因家庭变故,郑望宁光荣退伍。
小时候,军营就在家门口,小小的郑望宁看着衣着笔挺的战士操练,非常崇拜,心里也悄悄地燃起了参军梦。高中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参军,两年的军旅生活更是让郑望宁魂牵梦萦,离开部队的这段时间,郑望宁仍旧对军营充满向往。
今年上半年,郑望宁一直在江北区人武部做征兵工作的帮工,在得知能够再次回到部队的消息后,他沉寂的热血再次沸腾。怀着对军队的满腔热忱和参军报国的初心使命,在母亲的支持下,郑望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各项指标的检查和考核,成为一名预征新兵。记者了解到,在今年江北这支应征新兵中,还有不少像郑望宁这样“有故事”的新兵。来自慈城半浦村的新兵陆家辉是土木工程系的大学毕业生,谈及选择入伍,他的语气里满是骄傲,“参军入伍正是我们这代热血青年报效祖国、投身强国梦、强军梦实践的最直接行动。投笔从戎,我感到十分自豪。”慈城镇人武部干事陈海江和父亲一起送别儿子陈涛,“部队是锻炼自我的大熔炉,更是成就梦想的大舞台。我和我父亲都当过兵,有着浓浓的军旅情结。今年我儿子能够传承红色基因,被批准入伍,我们全家人都为他骄傲。”
“今年是全国两次征兵的第一年。受疫情影响,两季征兵结合到了夏秋季一季征兵。之前,我们广泛地通过各街道及大学进行宣传发动,鼓励青年踊跃报名。”江北区人武部副部长程沛锋告诉记者,经过严格的体检政考、层层筛选,今年,江北区有61名符合条件并通过考核的青年应征入伍,其中80%是大学在读生和大学毕业生。据了解,今年江北区征集的新兵涵盖了海、陆、空等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