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99833108/2020-38308 | ||
文 号: | 北区市监〔2020〕35号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有效
区市场监管局
|
主题分类: | 工商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函 |
成文日期: | 2020-07-17 | 发布日期: | 2020-07-17 |
关于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9号建议的答复函
北区市监〔2020〕35号
毛设龙代表:
您在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新常态下促进我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根据您所提建议,我局组织相关科室和工作人员进行研究讨论,并汇总经信局等部门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江北区引导和带动全区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探索建立“个转企”、“小升规”及“专精特新”培养工作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将工作重心从抓数量向抓质量转变,培养重点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服务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截至2019年12月31日,江北区累计在册小微企业28923家,同比增长18.47%。2019年度完成个转企117家,同比增长29.06%,其中公司制企业109,占比93%。全区新增小微企业园(基地)2个,建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家(省级1家),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业4家,列入各级“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计划的小微企业4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243家,新增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的企业498家。实现新上规企业29家(市级任务10家),为江北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2020年1-5月,29家“小升规”企业实现产值4.48亿,同比增长59%。与此同时,惠之星等3家企业获得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奖励,爱得智能等150余个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崭露头角,获得市级项目落地奖励,也为后续“专精特新”企业培养提供动能。
二、主要举措
(一)落实“小升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的工作思路,坚持政策引导和规范发展并举,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在区级层面积极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一是通过正向激励,加速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全面落实“小升规”房、土两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用工优惠政策,以及首次升规区级配套奖励等政策,优惠奖励金额超过400万元。二是推进金融政银合作模式。2019年为62家初创经营主体通过信用贷款融资2020万元,累计为1601家经济主体发放融资6.136亿元。在全市首创了具有江北特色的科技金融政银合作模式,通过提供免费担保差别化贷款利率等方式,为符合条件的区内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019年全区科技金融项目贷款余额5400万元,累计为78家企业提供贷款2.9亿元。三是推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鼓励新上规企业实施管理咨询。2018年度全区通过验收管理咨询和自主创新项目9个,补助资金60余万元。
(二)精准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以2019年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0-2000万元企业为重点,按目标任务数的3倍构建“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并根据上半年企业数据,筛选荣波染整机械等20家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各街道(镇)落实专人“一对一”每月进行监测跟踪,保证培育措施和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并对企业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进行补充完善。
(三)加强重点培育企业公共服务。建立了“小升规”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及时解决企业难题,促进企业顺利升级。江北区在“企业服务经理人”工作机制基础上,通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列入培育库的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帮享、困难帮解、市场帮需、企情帮言的四帮服务。建设江北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7月正式运行以来,服务联系企业768家次,通过短信精准送政策、送服务全年累计10余万条,受理企业各类困难(需求)617件、直接解答或流转办结616件,办结率99.8%。
(四)推进小微企业空间载体建设。利用有限空间,打造升级版小微企业园。截至目前,经省经信厅认定的小微企业园10个(制造业小微园2个),10个小微企业园入驻各类企业570余家(制造业企业约60余家),吸纳就业人员近6000余人,实现营收超过8亿元。为成长性好的“小升规”、小微企业优先提供创业场所,为企业成长提供要素保障。
三、下步工作
(一)坚持目标导向。2020年争取实现新增小微企业220家,其中新增八大万亿重点产业小微企业800家,引导和支持70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其中新转公司制企业占比不少于80%,新增小微企业培育库1102家,实现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1524人次。实现2019年江北区工业“小升规”目标任务确保完成10家,力争完成15家。围绕目标任务,借助江北区决策执行监察平台等考核方式,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道(镇)、园区,责任到人,健全培育监测工作队伍,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目标责任制。
(二)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落实“小升规”培养企业监测预报制度,上下联动,加强监测分析。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和成长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借助区内企业困难帮扶流转机制,开展分类指导服务,切实为“小升规”培育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
(三)坚持效果导向。一方面持续强化政策宣传力度,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和实体经济“降本减负”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政策知晓度和获得感。另一方面,谋划“小升规”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坚持效果导向,注重体现“小升规”企业对全区规上工业经济稳增长的贡献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
(联系人:潘忠华,联系电话:87676426)
宁波市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