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车间显大爱

发布时间:2020-06-01 08:30浏览次数:

“娃儿放学时间到咯,走起接娃去。”两名布依族妈妈放下手中的梭子,从织布机前起身,高高兴兴地去接孩子放学。自江北帮扶册亨开展“锦绣计划”以来,许多当地妇女过上了“看着娃、绣着花、多挣钱、少离家”的生活,不仅家庭条件得以改善,更让许多劳动力能够留在当地,留守儿童得到了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机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许多册亨县群众不得不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近年来,册亨县开展“锦绣计划”,建成以集布依纺织、刺绣、染织、手工制作等展示和生产为一体的中华布依锦绣坊,册亨县云娇布依特色染织刺绣有限公司作为重点帮扶的龙头企业进驻,下辖各乡镇、街道、安置点开办特色公益锦绣坊21个。自2018年以来,我区累计投入1040万元帮扶册亨开展“锦绣计划”,在高洛街道建起了扶贫车间,并出资购买织布机,分发给全县10个特色公益锦绣坊,就近吸纳附近妇女灵活就业。“龙头企业+绣坊+绣娘”的模式累计带动就业岗位3500个以上,实现居家就业近1500人。

“我们公司很多岗位工作时间都很灵活,比如织布、刺绣,都是计件结算工资的,他们可以在公司的绣坊里做,也可以带回家做。”云娇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同时也是黔西南州州级服饰传承人黄莲说。黄莲出身贫苦,靠自己的绣花技艺养家糊口。多次参加刺绣比赛获得优异名次后被云娇公司负责人相中,有了正式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也因此,她对相同命运的女性总是格外关注。“我们有很多员工都是以前在外面打工,知道我们招人就回来了,有的在我们车间上班,有的利用空余时间接绣坊的活当副业,有孩子的谁也不想离开孩子,以前是没办法,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好工作,只要有点手艺,大家都愿意来。”

在云娇公司位于高洛街道的扶贫车间里,两层楼的厂房和一台台纺织设备都是江北出资建造、购置的。一组的技术小组长王德远正在给工人讲解衣领的缝制要点。由于早年在福建打工,女儿3岁前都是由在册亨的爷爷奶奶抚养。上幼儿园后,王德远把女儿带去福建生活了一年,后来由于学校、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妻子带着女儿回了册亨,他孤身一人在福建的服装厂打工。这也是很多当地家庭面临的现状。得知云娇公司招人,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刚回来的时候,女儿跟我不太亲了,回来后我天天回家陪她,现在感觉刚开始的隔膜已经没有了。”王德远说着,脸上不禁露出了慈父的幸福感。“不管条件好坏,做父母的都希望能陪在孩子身边。我觉得这个工作很好,收入不比我在外打工差,刨去房租和生活成本这些,其实在家就业生活质量更好。”王德远说。

据高洛车间总经理郑传兴介绍,扶贫车间目前主要承接普通服饰生产订单,布依锦绣坊则侧重于土布时尚化、特色服饰、配饰及其他布艺产品生产,工人及绣娘普遍月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左右。依据工艺及岗位不同,多的则可达到4000元至6000元,甚至达到八九千元每月。

“网上流传一句话,叫‘抱起孩子丢了票子,想要票子只能放下孩子’,这也曾经是我们册亨很多年轻父母的真实写照。现在有了‘锦绣计划’,他们可以既抱孩子,又赚票子,让孩子不再成为留守儿童。”册亨县妇联主席王榜敏说。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