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0798/2020-43097
文 号: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府办 成文日期: 2020-05-08
2020年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8日在宁波市江北区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傅贵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市委“六争攻坚”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五化联动”,统筹推进“五大建设”,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建设向前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推动数字化创新,不断引领区域发展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稳中有进。贯彻省、市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部署,出台《数字江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引进腾讯云、滴滴出行等数字平台,字节跳动、北斗数据等领军企业发展良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29亿元,增长16%。对标市“246”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软件与新兴服务业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举办中国膜产业发展峰会,成立江北软件产业联盟。实施楼宇整规提升,在全市率先发布服务业亩均评价报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7.8%,增长9.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9.6亿元,增长7.9%,增速实现全市“四连冠”,总量取得历史进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2亿元,增长7.2%。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上升至第54位。

平台企业能级提升。产业平台提质升级,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主要指标保持高速增长,限上商品销售额突破900亿元,成功打造金属、生鲜、塑化和棉纺服装四大百亿产业集群,美菜网成为全区首家销售破200亿商贸企业;膜幻动力小镇、外滩国际时尚小镇分获省、市特色小镇命名,慈城镇荣获全市卫星城考核“六连冠”。核心企业群加速壮大,金田集团入选全省首批“雄鹰行动”培育企业,爱柯迪、建新底盘等获评国家级“两化”“双创”示范项目,宁波水表、柯力传感、长阳科技成功上市,宁波海运、宁波远洋分列世界、全国航运业百强,牛奶集团获评全国农业龙头企业,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数达到10家,位居全省第五。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1亿元。“千亩百亿”工程深入推进,整治低散乱企业321家,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37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581亩,获评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有力成效明显县(市、区)。

创新驱动持续发力。科创平台加速落地,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启动建设,国家北斗导航浙江数据中心成功揭牌,中科院计算所宁波创新中心发布全国首个软件智能安全系统,智慧供应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上升为省级平台,新增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入围全省创造力十强县(市、区)。创新主体持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实现“三清零”,研发经费投入突破2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双双破百,井上华翔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名单,康赛妮、中车时代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34家。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建成宁波人才之家,新增各类人才1.71万人,引进顶尖人才9名、特优人才22名,实现全职院士和省领军创业团队零的突破,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7家。

一年来,我们推动融合化发展,不断引领城乡品质提质升级

重点区块加速蝶变。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我们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宁波文创港破难前行,作为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先行区和桥头堡,核心区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水平开发建设、高标准招商引才,启动区块一期开工,文创港客厅建成投用,院士团队领衔的《文创港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批前公示,孔浦、文教、甬江等5个街道共担文创港征拆重任,核心区提前实现100%签约,圆满完成“一年出形象”目标,创造出文创港模式和文创港精神。慈城古县城展露新颜,全面理顺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的体制机制,引进港中旅进行战略合作,南门游客中心、大东门、九曲弄等建成开放,民权路商业街区加快建设,古县城保护开发进入新时期。核心滨水区功能再造,中马、白沙旧改区块启动建设,老外滩延伸段建成开放,人民广场顺利开工,万象城主体工程结顶,全市首家山姆会员店建成开业。姚江新区纳入甬江科创大走廊规划范围,宁波北门户区商务形象日益展现,天水谢家、奥体板块、慈城新城等宜居组团配套进一步完善。

城市更新提速提效。加快有机更新,完成土地征收1171亩,房屋拆迁32万平方米,合力推进征拆清零“百日攻坚”,18个问题项目实现“拔钉清零”,安置房建设及安置工作有序推进,6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其中槐树公寓、正大花园获评省级样板工程。全年公开出让土地22宗、1572亩,土地出让金163亿元。优化空间布局,启动“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2035规划编制,核心滨水区控规修编完成,远洲周边、永红地块等11个重点区块进一步谋深谋实。完善基础设施,轻轨3号线一期建成投用,轻轨4号、5号和中兴大桥、西洪大桥、三官堂大桥等交通项目进展顺利,人民路、大庆北路及环城北路等改造工程一期完工,江北再生水厂启动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国家验收。

城乡融合走在前列。承办全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打造达人村、洪塘湾、毛岙村等一批特色农旅项目,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田园北郊获评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庄桥街道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官山河获评省级美丽河道。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增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市率先完成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行政村的消薄任务,实施对口脱贫项目21个,对口帮扶的贵州省册亨县提前脱贫摘帽。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山、近水、近郊三条都市休闲旅游精品线基本建成,洪塘获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全年旅游总人数突破1700万人,旅游总收入增长16%。

一年来,我们推动市场化改革,不断引领发展环境优化升级

“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深化。荣获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先进集体称号,个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行政审批服务群众满意率排名全市第一。全国首创企业群众基础信息连锁变更工作机制,入选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三周年成果展示案例。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可办比例达到99.6%,跑零次可办事项比例达到98.7%,省定民生事项“一证通办”比例达到100%,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90天”。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实现全覆盖。

关键领域改革走深走实。承接全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数字化监管,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和“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入选全国2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建立重大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开展国有资产清理整顿,推进国有公司市场化转型。老外滩金融保险创新港建设顺利,中国保险博物馆开馆。与中国社科院合作举办中国政府透明度及政务公开研讨会,生活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特色小镇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等入选全国、省、市现场会参观点,相关经验在会上交流发言。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实施“10+N”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持续开展“四问四促、五心暖企”专项行动,提升干部联企解难常态化、精准化水平。落实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决策部署,新增减税降费23.34亿元。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开展“税银通”“初创贷”等金融创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13.6亿元。深化商事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多证合一”“简易注销”和“证照分离”。落实“三服务”活动要求,开展“民情大走访、民诉大化解、民生大改善”行动,收集各类问题1735个,办结1700个,办结率达98%。

一年来,我们推动国际化合作,不断引领开放文化优势升级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大以商引商、驻地招商和产业链聚商力度,全年招引大项目、好项目29个,实到大市外内资110亿元、浙商回归资金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落实稳外贸系列政策,实施“千企百展”,推动信保扩面,甬江海关正式开关,实现外贸出口363亿元,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出口占全国份额上升至万分之21.07。前洋跨境电商生态园开园,全区跨境电商试点企业数达81家,跨境出口额8.8亿美元、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三。

开放平台持续壮大。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抢抓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老外滩国际平台打造,启动国家级特色步行街创建,中意产业园核心区、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芬兰创意设计中心等新平台相继落户,承办舌尖上的相遇——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人文交流活动,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获评“17+1”经贸合作示范区试点示范项目。发挥“侨梦苑”国字号平台优势,前洋经济开发区亩均进出口、亩均外资位列全省77个开发区第四和第六位。全市首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落户江北。

特色文化深入培塑。宁波音乐港、外滩时尚港等文化母港抓紧建设,中国新乡村音乐总部基地落户江北,文化产业增幅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合唱节和第十一届中华慈孝节,新增农村文化礼堂7家,顺利通过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认定。全市文明城市“五整顿两提升”现场会在江北召开,“多姿三江”成为全市首条城市文明示范线,为宁波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作出贡献。

一年来,我们推动多元化治理,不断引领民生福祉改善升级

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7738元和39342元,增长7.7%和8.4%。推动就业创业双向联动,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成,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系统运行平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2万人。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和99.6%,分列市统筹区第一和第二,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体验中心,“恰如家”助残品牌获全国“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福山正达、甬江实验、新城外国语等学校建成招生,惠贞高级中学正式签约,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位列全省第三,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验收。深化健康江北建设,获评健康浙江考核优秀。启动区域医共体建设和市九院三乙创建,区中医院正式挂牌运行,推进社会资本办医多元化发展。市奥体中心、市小球训练中心、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建成投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保持省市前列。

公共治理多元并进。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推广运用“八联工作法”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成功经验。区综治平台受理事件32.1万件,按期办结率达到97.8%。成立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面实行基层信访代办制,进京访人次下降46%,一批历史疑难信访积案得以破解。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团伙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2个、“保护伞”10名,对994名涉黑涉恶对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治安类、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5.8%和8.2%。健全“1+X”应急体制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区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交通死亡人数下降32.6%,未发生火灾亡人事故。连续15年获评省级平安区,成功夺取全省首批星级平安金鼎。推出《对话民生、问政江北》栏目,对民生难题倒逼整改、跟踪问效。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白沙、孔浦菜场平稳搬迁,获评省食品安全区和省农产品安全放心区。

公共环境持续改善。整治行动推进有力,新(改)建公厕454个,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三改”面积152万平方米,拆违81万平方米,完成“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孔浦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级验收。环境保护深处着力,统筹打好治气、治水、治土、治废攻坚战,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新增宁大等4个污水处理终端,夺得市水利“大禹杯”,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1微克/立方米。城市管理精准发力,首创“非现场”执法模式全国推广,行政复议诉讼和执法冲突案件数下降95%和90%。

一年来,我们推动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引领江北铁军战斗力升级

坚决做到政治清明。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建议161件、政协提案108件。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完成23家政府机构的人员转隶及“三定”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成功获评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先进单位。

切实做到纪律严明。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处作风问题88起,问责处理163人次。从严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要求,逐条认真整改,逐项对标销号。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三类文件”发文和会议数量分别减少37.4%和40%。发挥重大决策执行监察平台协调破难作用,28个滞后项目、55个“卡壳”问题得以有效破解。

努力做到担当鲜明。坚持依事见人,定期开展“北岸赛马·亮榜晒绩”活动,广大干部担当有为,全力争项目、抢速度,24个团队和个人入选市“六争攻坚”先锋榜。推进数字政府和“无证明区”建设,成立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扩大行政审批事项及数据信息线上线下共享范围,县级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排名全国第三。

一年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妇女、青少年、老龄、工会、慈善、红十字、科协和档案史志等工作不断进步,审计、统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江北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江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主要是:在经济发展领域,部分指标下行压力加大,有效投资增长还不够快、创新能力支撑还不够强,空间、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尚待进一步破解。在城乡建设领域,中心城区首位度还不够高,城市更新建设的速度还不够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城乡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在社会管理领域,文化、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还不够均衡,多元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生态环境和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还不够牢固。在队伍建设领域,少数单位和干部的担当精神、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还跟不上发展需要,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的精气神还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各位代表,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部署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区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奋力夺取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战“两战赢”。国内疫情高发蔓延时期,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通过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密智控,全面筑牢江北疫情防线,切实抓好确诊病例救治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隔离,加强交通卡点设防、村庄小区管控和医用物资应急保供,成为我市最晚出现确诊病例的区(县、市),也是全省较早实现病例清零、纳入低风险管理的区(县、市)之一。疫情防控平稳向好时期,我们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心,全力以赴推动复工复产,出台实施系列惠企帮扶政策,着力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全面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除列入疫情防控负面清单企业外,2月22日全区规上(限上)企业全面复工,3月9日全区规下(限下)企业全面复工,4月26日中小学全面复学,以最快速度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区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当前已进入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时期,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良好态势,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科学应对并切实解决的重大挑战。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尽最大可能,做最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力争做到目标不动摇、发展不降档、工作不松劲。

2020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六争攻坚”行动的交卷之年。受疫情影响,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把考察的首站放在宁波,这是新时代浙江、宁波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作了重要讲话,下达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征军令状,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我们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不负嘱托、坚定信念、强化担当,慎终如始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抢抓机遇推动经济运行回归高质量发展轨道,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模范生作出江北贡献。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对宁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围绕“六争攻坚”行动,聚焦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两高”总目标,深入实施“五化联动”,全面推进“五大建设”,不断巩固提升体制机制优势,与时俱进推动全领域迭代创新,努力将制度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胜势,为加快构筑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今年我区经济社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努力化危为机,强化“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建议奋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考虑到疫情影响,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从提升发展动能入手,推进江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融入国家和省、市重大产业发展战略,坚持新动能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双轮驱动,加快产业迭代转型,继续夯实经济稳增长的基础。

打造高亩产产业集群。精准对接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坚持“亩均论英雄”的工作导向,努力打造亩产最高、效益最优的“642”产业集群。培育打造核心产业,推动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培育发展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新材料、5G+、现代商贸物流等5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企业上云、机器换人及智慧赋能,争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全区工业总产值迈入千亿大关。实施“平台提级”攻坚行动,电商园区围绕宁波实体经济赋能中心打造,继续加大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加快建设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前洋E商小镇争取通过省级验收;工业区围绕“二次开发”总目标,打好正向引导逆向倒逼组合拳,园区亩均税收继续保持省市前列,积极打造宁波工业物联网基地;高新区加紧谋划二期开发,聚焦膜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推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龙头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发力产业投资,助力金田跨越产值千亿大关,加速爱柯迪、宁波水表等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康赛妮智能工厂、三星数字化车间等技改攻坚,推进江北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柯力研发大楼等工业楼宇建设,完成工业投资增幅10%以上。

打造高品质楼宇经济。精准对接市“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坚持“建楼”和“扫楼”相结合,努力打造江北“123”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打造楼宇集群,加快建设华润、中铁建、绿地中心、万科云谷等商务楼宇,力争全年新增楼宇40万平方米,总量突破150万平方米,形成核心滨水区、天水谢家区、北门户区三大都市楼宇集聚区。坚持楼宇共享,创新楼宇招商共享机制和楼宇管理服务模式,重点做强港航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贸等六大现代服务产业,鼓励区域行业龙头企业领航入驻楼宇,努力打造“两业融合”样板区。提升楼宇产出,做好“楼宇填空”和“楼宇整规”两篇文章,发挥楼宇管家作用,完善楼宇效益档案,着力打造一批亿元楼宇和特色楼宇。

打造高水平外贸平台。精准对接市外贸“225”双万亿专项行动,以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为工作主线,稳步实施江北外贸“123”行动。培育外贸企业梯队,实施新一轮外贸实力效益工程,支持企业网上洽谈、网上办展,大力拓展多元市场和出口替代市场,争取外贸龙头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积极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做好国际疫情应对工作,实现“订单+清单”检测预警系统全覆盖,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促进工贸融合发展,稳住外贸基本盘,争取外贸自营出口保份额、保增长。坚持跨境电商主攻方向,提升工业企业的跨境电商渗透率,争取电商出口份额占比稳步提升。依托“侨梦苑”等对外载体,抓好外资新政落实,做好安商稳商工作,实到外资力争突破1.7亿美元。抓住自贸区赋权扩区机遇,争取免税消费渠道试点,打造优质进口商品集聚区,积极参加第三届进博会。

(二)从优化城市品质入手,实现江北城市竞争力提升。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主动适应“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径转换,发挥好中心城区比较优势,加快城乡迭代融合,在宁波“大都市圈”建设中继续争先有为。

推进全域共建。围绕“全域城市化”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城乡深度开发。始终坚持通盘谋划,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2035规划,研究解决好一批根本性、长远性、影响江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实施“征拆提效”攻坚行动,坚持依法拆迁,采取综合施策,集中力量抓好慈城旧城区等21个征拆项目。开展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以街区为单位提升环境、丰富功能,同步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打造立体交通,重点推进跨区桥梁和骨干道路建设,中兴大桥、三官堂大桥和轻轨4号线建成投用,康桥南路北延、铁路三四线工程开工建设,统筹抓好交通治堵、海绵城市建设和“四好农村路”改造,着力细化城乡半小时综合交通圈。

做靓功能区块。按照提升“首位度”目标,打造更有影响力、更有辐射度的明星区块。保持文创港速度,对照“两年见成效”目标,高标准完成文创港全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高质量运营文创港客厅,规划运河西实现全面开工建设,规划运河东实现地块出让,公共基础项目一期启动建设,全力塑造世界一流滨江水岸。擦亮慈城古县城名片,全面对接省“千年古城”复兴计划,抓紧实施一批提升项目,加快建设主游线提升、解放河及商业街新建、慈城火车站区域综合改造等关键工程,形成“城东游客观光区”“城西居民生活区”的分区格局。推动姚江新区开发,按照“跨江联动、三生融合”总体思路,做深做实姚江北岸城市设计和规划,加速姚江北岸基础配套和功能引入,努力打造宁波新的城市发展极。加快推动核心滨水区、湾头区块开发建设,谋划大庆新村、宝记巷等旧改项目,丰富老外滩延伸段、白沙历史街区等城市功能。坚持“品质优先、滚动推进”开发思路,与市土储、城投、轨道等加强合作,推动远洲周边、永红地块、甬江北郊等新一轮重点区块开发,加快北高教、应家、荪湖等近郊组团的人口导入。抓好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速城乡融合。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走城乡融合和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狠抓乡村振兴,推进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优化“两进两回”工作机制,推动田园北郊、艺创鞍山等城郊公园建设,做强“江北农好”特色品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产城融合,推动甬江工业区、私营工业城等老工业区改造,实施村级物业整规提升,完善小微企业园产业服务功能。建设大美江北,将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创建有机整合,实施“千万工程”升级版,抓紧抓实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关键小事,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和村庄梳理式改造。实施接合部再造,推进329国道、环城北路、康庄南路等主干道综合整治,完成轨道4号线交通接驳和站点环境提升。慈城镇争创全省首批美丽城镇。

(三)从挖掘资源潜能入手,推动江北改革多元化支撑。科学认识江北资源和条件,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补齐短板弱项、拉长长板强项,加快改革迭代深入,努力为江北发展提供更具体更扎实的政策支撑。

加大要素支撑力度。坚持“以效率论英雄”改革导向,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发展道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改革向机关内部、公共服务、司法服务等领域拓展,统筹更多改革事项向街道(镇)、社区(村)延伸,做到跑一次是底线、跑零次是常态、网上办成习惯。加快“亩均效益”提档升级,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任务,新批工业用地全面推行“标准地”。深化市场化改革导向,优化整合“1+X”经济政策,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扩大国有公司实体化运作范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分类推进“农民建房难”试点破局。

加大服务支撑力度。坚持“以服务论英雄”改革导向,努力将制度优势转换为服务效果和发展胜势。坚持审批做减法,全力打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10+N”最佳实践地,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服务试点创新,加快政务服务全领域标准化覆盖,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坚持服务做加法,深化“四问四促、五心暖企”活动,完善联企帮企工作机制,建立跨部门、多层次的政商沟通云平台,探索企业定制化服务,加快建立企业紧急事态协同应对工作机制。坚持改革做乘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五减”共克时艰行动,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和精准帮扶政策,以最大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抓好“凤凰行动”收官,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征信体系,推动政策性担保转贷、小微实体税务贷、信用报告评估贷等融资创新。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坚持“以创新论英雄”改革导向,深耕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持续增强区域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全面融入长三角创新协同体系和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积极对接沪杭高校、科研机构、成果交易平台等,开展双向合作、载体攻坚和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国家科技园北部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物联网综合体纳入省级培育。实施科技强基工程,巩固“三清零”“两高行动”成果,开展“科技助力经济2020” 重点专项,加速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保持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30家。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实施“北岸精英”聚才引智工程,深化宁波人才之家建设,加大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育扶持力度,引进落户一批科技智力密集型项目。

(四)从增强合作势能入手,加快江北环境全领域开放。坚持合作共赢开放理念,发扬海纳百川的外滩文化,传承慈孝守信的商帮传统,笑迎八方来客、喜纳天下英才,加快开放迭代升级,持续扩大美美与共的江北“朋友圈”。

打造一流招商环境。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找准合作方向,落地行动方案。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健全招商人员激励、驻外精准招商等工作制度,全面统筹、全域共享招商资源。实施“招商提质”攻坚行动,聚焦实体经济龙头企业,瞄准5G、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区块链等新兴领域,重点招引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的项目,全年力争招引大项目好项目25个以上。开展“项目提速”攻坚行动,加快招引项目落地见效速度,加大滞后项目协调攻坚力度,建立项目计划执行月报告和动态亮灯制度,开展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项目关键绩效考核,力争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五大结构性指标保持稳健增长。

营造领先国际环境。全面融入宁波“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开放中担重任、挑大梁。打造海丝活化石基地,挖掘保国寺、老外滩、句章古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特殊内涵,办好海丝国际音乐节,努力成为宁波“海丝文化”的展示中心。打造中东欧交流窗口,发挥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的核心作用,设立中东欧人文交流与科教合作中心,推进中意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打造国际化双创平台,以老外滩国际社区建设为核心,与宁波大学合作举办中东欧留学生创业大赛,建立一站式涉外服务中心,沿甬江布局创业创新和宜居宜游的国际人才社区。

构建潮流消费环境。坚持消费驱动战略,培育发展具有江北特色的消费空间、消费供给和消费业态,限上商品销售额增长10%。做强主力商圈,抓紧老外滩国家级特色步行街创建,加快万象城、缤纷城、花园坊等综合体建设,提升外滩、湾头、万达三大商圈辐射力,推动15分钟商贸便民圈建设,努力打造夜间经济增长极。提振消费活力,全力实施提信心促消费行动,重点助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旅游业、酒店业和餐饮业等恢复发展,推动文旅融合改革试点区、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慈城5A级景区创建。丰富消费业态,积极发展线上零售、餐饮、培训等数字生活新服务,推进生活性服务数字化。突出文体产业的消费拉动作用,夯实宁波音乐港、外滩时尚港产业基础,启动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创建。

(五)从增强服务效能入手,冲刺江北社会高水平小康。越是到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我们越是要坚持“治未病”理念,加快供给迭代协同,推进治理共建共享,全力以赴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

更加突出公平保障。实施就业创业领跑,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工作,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做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650人以上,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4000人以上。推动保险精准扩面,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稳步提升医疗参保人员大病、慢病保障水平,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站星级创建任务。强化社区协商,深化“八联工作法”,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加快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工作。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推动江北再生水厂和污水管网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无违建区”和“污水零直排区”,坚决兑现“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承诺。

更加突出优质供给。发挥教育引领效应,姚江新区公办学校建成投用,江北中心学校、应家配套学校开工建设,推进宁大附属学校二期建设;实施义务段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示范引领学校,打造名校名师队伍,统筹抓好学前教育、老年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健康江北事业,提高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基础能力,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化区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九院三乙创建,建设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启动慈城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围绕“全域体育”目标,推进山地自行车基地、水上主题公园和湾头E体育公园建设。践行同城同质理念,稳步推进城乡电网、水网、信息网、交通网等全域融合,建成慈城北部山区城市供水管网。加快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更加突出安全稳定。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机制建设年”活动,开展十大专项行动,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精细城市管理,推广“非现场”执法模式应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深化“五整顿两提升”,在宁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中争先有为。严格安全管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问题大排查、隐患大治理、风险大管控,着力抓好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不断提升区域安全水平。夯实基层治理,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统筹功能,推进“全科网格”建设规范提升,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劳动仲裁调解“四位一体”多元调解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各位代表,为民服务是政府的初心和宗旨所在。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梳理了10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对票决出的实事项目,我们将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考核,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三、深入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在区委统一领导下,强化整体智治的施政理念,倡导唯实惟先的政府文化,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牢记初心使命,提高科学谋划能力。自觉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认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开展好“周二夜学”“代表夜聊”等活动,努力用干部的实干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推进效能转变,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着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政府大数据工程,深化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推动政府服务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平台和移动客户终端三者紧密对接的公共服务模式。

(三)坚持唯实惟先,提高担当执行能力。将“三服务”作为逆势而上、化危为机的重要载体,在“持续、深入、精准、有效”服务上下功夫,持续为企业群众纾难解困。强调依事见人,开展比学赶超,妥善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配强配优一线攻坚干部,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永葆清廉本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依法治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继续走在前列。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推进清廉政府建设,压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以收定支、精打细算,全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15%,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5%。

各位代表!发展时不我待,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负韶华争朝夕,用更实更好的江北行动,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书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逐梦篇章!

名 词 解 释

1.市“246”产业集群:宁波市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即到2025年,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软件与新兴服务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雄鹰行动”:浙江省提出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培育计划,即到2022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力争达到20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6家。

3.“两化”“双创”示范项目:“两化”是信息化、工业化结合的简称,“双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和国家级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

4.“千亩百亿”工程:江北区2018年提出的落后产能淘汰整治专项行动,即到2018年底腾出工业低效用地1000亩,到2020年底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增加100亿元。

5.“三权分置”“两权一房”:“三权分置”是指宅基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放活经营权流转;“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是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为担保物的抵质押贷款模式。

6.“10+N”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10”是指营商环境便利化的主要指标,按照企业全生命周期分为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用电报装、用水报装、用气报装、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企业注销10个方面。“N”是指若干个无法量化的支撑性指标,如惠企政策、执行合同、知识产权保护、办理破产等,是一组动态开放的指标。

7.“千企百展”:即宁波市提出的“千企百展”市场开拓计划,每年组织100个以上境内外重点展会,帮助全市上千家外贸企业定制参展模式。

8.“17+1”经贸合作示范区:作为中国和中东欧17国之间经贸合作的结晶,宁波成为全国首个“17+1”经贸合作示范区。

9.“五整顿两提升”:宁波市为提升全域化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提出的社区(小区)、背街小巷、菜场及周边、城乡接合部、景区(景点)五个整顿行动,以及停车秩序、公益宣传两个提升行动。

10.“642”产业集群:对接宁波市“246”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江北区提出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60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汽车零部件、软件和新兴服务业实现产值200亿元。

11. 市“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宁波市提出到2025年,做强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3大五万亿级产业,做优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科技及软件信息、商务服务4大五千亿级产业,做精餐饮服务、健康养老、物业租赁服务3大五百亿级产业,做深运动健身、高端培训、家庭服务3个细分产业。

12.“123”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对接宁波市“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江北区提出到2025年,打造现代商贸1个千亿级服务业,人力资源、港航物流2个500亿级服务业,中介服务、软件信息、文化创意3个100亿级服务业。

13.市外贸“225”双万亿专项行动:宁波市提出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额达到5000亿元,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额达到2000亿元。

14.外贸“123”行动:对接宁波市“225”双万亿专项行动,江北区提出到2025年,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翻一番达到1200亿元,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0亿元,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大宗商品进口额、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300亿元。

15.“两进两回”:浙江省为实施乡村振兴提出的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的行动。

16.“五减”共克时艰行动:浙江省为应对疫情影响,提出的政银企协同“五减”共克时艰行动,包括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等五个方面。

2020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