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球景观大道

江北区开展植树活动,打响新一年国土绿化行动第一枪。

冬季养护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又是一年春来到,在这个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我们即将迎来第42个植树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去年以来,江北区紧紧围绕“六争攻坚·攀高跨越”中心工作,全力推进城乡争优进程,奋力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打造一张靓丽的江北名片。 大地织锦绣 国土绿化按下“快进键” 近日,记者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通知》,共评价认定了第二批3639个国家森林乡村,其中慈城镇南联村榜上有名。据悉,这是继慈城镇公有村之后,江北区第二个国家森林乡村。 青山环抱,碧水浸染,白墙黛瓦,绿树成荫。眺望南联村如画美景,满目都是浪漫诗意。而行走在南联村竹林的山间小径,恍若置身世外桃源,处处皆风景。这是近年江北区国土绿化工作按下“快进键”、推进“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后,全区广大群众可触可感的“绿色福利”。 去年以来,江北全区坚持增绿和美化相结合,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为美丽江北建设提供不断优化的森林生态产品。 记者了解到,江北区扎实推进“森林江北”建设项目,紧紧围绕省市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2020年计划新发展绿化造林面积500亩,创建宁波市“一村万树”示范村1个、推进村11个,新植培育珍贵树2.4万株,建设珍贵树种局长示范林、示范单位、示范点各1个。 厚植绿色、全域植绿,江北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关注森林”活动,去年赠送慈城镇公有村5500株彩色、珍贵树容器苗,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江北生态文明建设。元旦节后首日积极响应省林业局号召,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北分局全体林业干部在庄桥街道洪家村开展植树活动,打响新一年国土绿化行动第一枪。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在3月份推出公益性植树月活动、绿野山居推出种植樱花树活动、团区委组织“党建带团建,共植绿色新希望”,在庄桥、白沙等地用实际行动践行江北区生态文明建设……我区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各单位认真组织义务植树活动,让江北画卷浓墨重彩,老百姓收获满满的绿色幸福感。 除此之外,当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北分局一手抓防疫、一手抓防治,有序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在全区的重点松林进行松材线虫病免疫制剂注射工作。 据悉,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林3-5年即会全部枯死全军覆没,松材线虫病免疫制剂可以使松树足以抵抗松材线虫病侵染和松墨天牛危害,保护我区松树免于病死,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是给松树“打针”的最佳时期。打了免疫点滴的松树,能增强树体抗性,可保证松树在2至3年内免受松材线虫病原侵染和松墨天牛危害。 精细化管理 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 近日,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公布了2019年度宁波城区“街容示范街”名单,江北区长兴东路获评市级“街容示范街”,这也是宁波中心城区范围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道路。作为洪塘街道重要的城市功能联系轴和主要的形象道路之一,长兴东路采用了一些独特的园艺球、景观花柱进行点缀,并对在街容环卫保洁、街路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执法保序保障等精细化管理基础上的一次再提升,构建出一条集交通、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街景风光带。 长兴东路的靓丽风景只是江北区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北区立足长效,抓好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坚持“点上闪光、线上出彩、面上整洁”的总体思路,提升整体形象,全面实现绿化养护工作新跨越。 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行动,江北区将精细化养护管理贯穿工作全过程,对绿地卫生死角、易踩踏地块实施卫生清理、草坪补种等,加强养护管理,确保景观完好。利用春季有利时节,江北区对公园绿地内部分苗木缺株进行补种,提升公园整体环境。针对核心区公园绿地草坪上宠物粪便较多,行人容易踩到,江北区分别在兰江绿地、槐树公园等公园绿地安装宠物拾便箱及宠物厕所,方便居民带宠物遛弯时处理宠物粪便,引导文明遛狗,树立新风尚。 同时,江北区开展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普查及安全性评估工作,对保国寺、慈湖中学、永丰绿地、江北公园等处76株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进行了普查,并应用先进的PICUS应力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装置对古树名木后续资源均做了健康及安全性评估。根据普查结果,对慈湖中学4株古银杏卷叶蛾病害进行针对性防治。 而从去年1月起,江北率先在全市引进无人机航测开展绿地测绘工作,摸清辖区绿地家底,促进数字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精细化,为绿地精细化管养提供更为完善的数据平台。仅需一个小时,无人机便可完成对测绘区域绿地的图像素材搜集作业,进而通过“人机”组合模式生成相片组,技术人员再把搜集起来的图片数据导入特定的系统,生成三维正射影像图、三维景观模型、三维地表模型等一系列素材,通过一定量的智能处理和人工筛选,提取出所需数据。 “无人机航测主要针对绿化数据的排查,包括绿化面积、树木种类、植被数量,以及部分公园市政设施(铺装、设施、管理房等),通过实现对城区公园绿化品种、规格、面积等数据的精确测量,形成苗木数据库,详细记录区域绿化格局的变化,方便后续管理的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区市政绿化养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亮化更靓化 助推“大花园城市”建设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常放。”不管季节和气候如何变化,当人们漫步在江北的街头,就会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树木挺立在笔直宽阔的街路两旁,嫩黄、紫红、白色、大红等各色绚丽的花朵泛着甜甜的馨香娇丽娉婷地展现在景观墙、园林小品上……移步换景,步步皆绿,江北城市的气质和颜值不断提高。 “我们一年四季都更换绿植品种,打造花漾外滩,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当季的绿植。”江北区市政绿化养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道,玛格丽特、仙客来、矮牵牛这些原本在春夏季盛开的花卉,在养护人员的精心养护下,在初春乍暖还寒时,已悄然盛开。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城市绿化品位,美化街面绿化环境,江北区打造辖区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优美靓丽的视觉空间,积极开展包括主题景观大道、时尚花漾街区等多样城市绿化景观项目。 让城市色彩从绿色向彩色演进,江北区根据国家园林城市及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目标,通过合理搭配各类植物、特色物种规模化种植,着力打造“一路一品、一街一景”。去年5月,在大庆南路上,以月季为主题的花卉景观大道提升工程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多种月季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隔离带中争奇斗艳,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拍照留念。 “月季大道”仅是江北打造的众多鲜花大道中的一条。而在老外滩外马路沿江亲水平台边,江北区创新性引入绣球花种,形成栽植面积近300平方米、绚烂美丽的“绣球大道”,颜色主要以蓝色、白色、粉色、紫色为主,寓意希望、浪漫、美满、团聚、永恒。还在重要活动沿线等节点设立立体花卉组合,打造绿意盎然的老外滩,为迎接相关活动中展示出“花漾外滩”的景观效果。去年,江北区市政绿化养护中心还在大闸南路倾力打造“马鞭草大道”,紫色花朵亭亭玉立,给市民带来一片浪漫的“普罗旺斯”景观。 与此同时,江北区还因地制宜打造区域花海景观,延续宁波尼斯嘉年华湾头花海项目,依托湾头岛头区域特殊的水系分布,精细化区域内15万平方米花海养护,精选花系花色,定时定量保湿,打造一片弧形景观花带。 小贴士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的逝世日,即每年的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植树造林的益处 1、保持水土。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 2、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 3、经济建设。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 4、清除空气污染。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