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牌蓝领构筑技能人才高地

发布时间:2019-05-17 10:16浏览次数:

技能大赛现场

技能大师现场指导业务。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入推进“人才强区”建设,通过政策引路,深化“江北智谷”建设,进一步打造江北区技能人才聚集高地。如今,随着“人才资源是首要资源”这一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被称为“金蓝领”的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我区企业发展、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人力支撑,更成为兴企强区的“生力军”。

  “这几年江北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非常好,政府支持、企业关注,全社会都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氛围,我觉得技能人才的春天已经来了。”来自江北中策集团的技能人才小何如是说。近年来,随着我区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我区着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战略,完善政策、开展竞赛、推进培训,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技能人才建设工作,实现了技能人才总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奋斗目标。去年以来培养高技能人才3820人,占技能人才培养数的47.8%。截至目前,我区有技能人才16万余人。

  疏通“经络”

  建立体式培养机制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的新常态,我区积极出台了多项政策,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措施,优化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区已基本建立了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以及技能竞赛、技术交流服务的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同时,我区还注重发挥行业和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标准化体系,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近年来,我区不仅专门制定出台《江北区“转型·育才”系列培训工作方案》,还通过“资金扶持+基地孵化”等渠道引育高技能人才,建立了完备的高技能人才孵化体系。良好的成长环境孕育出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今年一季度,我区新增高技能人才1590人。“公司鼓励我们参加技能培训,使我的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也能解决了。”在宁波爱柯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原本只会简单车床操作的技术员小陈对记者说。近几年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他已熟练掌握了各种机械加工的技巧,获得了“江北技术能手”称号。

  为不断加强对企业人才进行技能培训,我区还实地走访宁波市交通技工学校、宁波金通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与11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签约续签。培训专业设置涵盖现代制造业、电气自动化、现代服务业、艺术与设计等专业工种,拓展新兴产业中新工种的技能培训,大大拓宽了培训种类。区人社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增强了企业在扩大生产、设计研发等方面的能力。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需求情况越来越明显,区人社局适时组织了一些人才培训活动、技能大赛,我们公司参加这类培训达300多人次,90%以上的人员通过培训,获得职业资格率达100%,这对于公司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艺都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

  创建品牌

  搭“展才华”培养平台

  机修钳工、汽车维修、维修电工、茶艺师、西式面点……在每次举行的技能大赛中,各个行业总是人才辈出。据介绍,从2005年开始,我区每两年组织一次技能大比武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今年,我区还将举办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比赛中,我区把比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产生区“首席工人”和“技术能手”,塑造“江北工匠”品牌。

  近日,2019宁波市“技能之星”职业技能大赛车工项目江北区域选拔赛在宁波技师学院数控车工车间举行。来自江北区的20名选手参加实操比赛,角逐决赛资格。此次比赛以合金铝试件材料打造轴承零件,来自江北区多家企业的参赛选手沉着应对,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取得不错的成绩。据了解,今年江北区将举办“技能之星”职业技能大赛汽车修理项目比赛和市级二类竞赛保育员项目比赛。

  现年36岁的汪信心是宁波幸柯机械有限公司的焊工,从事焊接工作已经整整16年。他去年参加了宁波市“技能之星”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焊工技能比赛,通过此次大赛不仅搭建了一个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平台,也帮他今后工作拓宽了发展方向。目前,我区已有3位企业职工荣获全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奖”,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周峰、江北腾骁骨木镶嵌制品有限公司甘金云2名技能人才获得了市首批“港城工匠”的荣誉称号。

  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以赛代评”“以赛强技”的模式,把技能比赛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现破格选拔技能人才的目的。同时,以技能比赛为平台,将“技能大比武”品牌打造成培养技能人才的高地,为提升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区人社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完善企业参与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我区打破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充分结合企业生产实践,使技能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的生产需要。截至目前,我区已有315家企业成为技能人才评价试点企业,11家企业成为示范企业,已有90名职工通过自主评价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发挥特色

  创“师徒制”培养路径

  会技术的技能员工难招,懂得研发、攻关,还会带徒传艺的“技能大师”更难找。为了给企业破解这一难题,2013年,我区推出了首个“董国君技能大师工作室”。

  近年来,为不断加强全区技能人才的培养,我区高度重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积极挖掘全区各行各业懂得研发和攻关的高技能人才,推行技能大师带徒制度,培养一批具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扶持一批能够继承传统技术工艺的能工巧匠,为我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家,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家,充分发挥了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术攻关、技能传承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走进臧联防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件件精美的学生手工成型作品便映入眼帘。很难想象这些栩栩如生的花束是由钢铁配件打造而成。“兴趣是成为一名出色技工的关键。在培养徒弟的工程中,我非常注意引导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亲自打造一些小物件,让他们真正爱上钣金。”全国知名钣金专家臧联防说道。去年,臧联防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被评为省级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徒弟王林、孙振余更是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我们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方面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带徒传艺、发挥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带动作用,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区就业管理服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区对认定挂牌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按照既定政策,政府给予每个工作室3万—10万元的经费补助,对于在企业一线工作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1000元的工作津贴。企业组织技能人才参加相关培训,并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分别给予企业每人500元、1000元和1500元的一次性奖励。

  近年来,我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技艺等重点,定向发力补上高技能人才短板,选择具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作为领办人,这些技能人才通过发明设计,对企业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了适合本企业产品生产的智能制造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大师的“传帮带”作用,以“火车头”效应带动技能人才阵地扩容,让更多青年技工脱颖而出,实现人才荟萃,为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