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3366/2019-15996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江北区庄桥街道 | 成文日期: | 2019-04-03 |
城市商圈是新型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圈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天水万达商圈,位于宁波新三江口北岸,姚江以北、北外环以南,区域面积约3.7平方公里,是我区除外滩、来福士区域以外,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商圈发展区域。加快天水万达商圈建设不仅是庄桥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更是江北城市化推进和构筑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商圈建设的机遇
天水万达商圈有它特有的比较优势:一是商圈区位优势明显。毗邻宁波核心城区,交通便捷,不仅是江北的中部区域,更是宁波城市北拓的中心腹地;二是周边配套相对成熟,圈内已入住居民达4.5万人,并已拥有万达广场、远洲大酒店、天合财汇、世纪联华等一批成熟的商业载体;三是区域内业态丰富,既有酒店、办公、餐饮、休闲、娱乐、超市、影院等,又有文化馆、学校、寺庙、公寓、公园等;四是发展前景看好,未来2~3年,天水万达商圈将有望进一步聚集人口4~5万,使商圈总人口接近10万,商业商务体量有望达到90万方,其中商业体量49万方,商务办公体量41万方。此外,地铁4号线将于2019年开通,规划中的地铁5号线、7号线也将贯穿商圈,商圈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当前商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就目前而言,与海曙、鄞州,特别是上海、杭州等区域商圈相比,天水万达区域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期待仍有不少差距,要建设成为高品质商圈,还存在规划不够系统、规模不够大、业态水平偏低、交通拥堵严重、人气不足、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商圈品质的提升。
1、缺乏系统性规划。目前,万达周边在建的项目大部分将在2-3年内交付,但缺乏总体规划。江北大道以西自南向北的几个项目中,天喔国际中心主要招引高端食品、酒水展销等,但总体规模偏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丰树丰汇城商业部分业态与万达广场相似,如果不合理引导,容易引发同质竞争;朗诗创客工场项目已经多次经过规划方案调整,目前已通过市规划例会,以青年创业为主;姚江一号项目已滞后多年,目前已零星复工,但招商还在洽谈中,没有明确具体定位。另外,绿地海外滩已经出租1万多平米,但业态零散,有专科医院、培训学校、酒店会所等。
2、商务办公投入使用量过小。统计显示,天水万达区域共有商业49万方,商务办公41万方,但80%以上的商务办公还没有投入使用,对支撑商圈消费较为不利。走访了解到,与主城区其他同类商业综合体相比,万达广场白天消费人流明显偏少,而夜间又因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制约,使得周边居民宁可舍弃就近的天水万达区域,而选择去其他区域消费。
3、商圈定位不够清晰。目前,万达广场及其周边现有的商业业态,与来福士、高鑫广场、恒一广场等雷同,特色不够明显,层次不能互补,难以实现比较优势。一方面,以万达为中心的外围500米内缺乏合理规划,包括万达金街、宝庆路沿线安置房商铺、世贸天慧商业街等,虽已交付多年,但一直未能形成较好的步行街,业态呈现低端、无序等特点,使得消费人群减了万达广场的“印象分”;另一方面,天水广场及其周边业态缺乏有序引导,商业经营品牌以中低端为主,餐饮、服饰等基础消费类业态占据,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缺乏高端品牌引领,成为了典型的社区商业。
4、交通压力依然很大。在内部停车方面,万达广场日车流量已超过4000辆,但停车位仅1500个,且部分机械车位使用率较低;万达周边1公里范围13个小区(公寓)有近1000个停车位缺口,主要集中在谢嘉路两侧的三和嘉园、宁馨园、广厦怡庭三个老小区。在外部出行方面,商圈南侧为姚江、中间有杭甬铁路、北侧高架尚未完全打通,客观上造成外围交通不够顺畅,目前机场高架、青林湾大桥、华辰大桥、湾头大桥已经较为拥堵,湾头大桥下桥过环城北路红绿灯往往需要15至20分钟。另外,北外环、江北大道、云飞路等快速道路将各个地块机械分割,特别是丰树丰汇城与万达、远洲大酒店与天喔国际中心两个重要节点,居民步行较为不便。
5、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姚江边有青林古渡、宝庆寺等遗迹,保存完好,但“一寺一庵”等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滨江总体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公共资源利用不足,如区文化中心自2013年对外开放以来,人气聚集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难以成为商圈的辐射中心和龙头。同时,万达周边文化活动尚且不足,难以发挥聚集人气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化活动与商业业态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
二、有效提升天水万达商圈建设的意见建议
天水万达商圈建设,事关江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于提升江北区域发展能级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将天水万达商圈纳入到宁波市主城区商业格局中去谋划建设,充分利用商圈的文化、景观、体育、休闲、生态等优势,以周边高端小区居民和商业商务群体为依托,辐射海曙、镇海等临近区域,打造“生态滨江、运动时尚、健康休闲、精致生活”的高品质市级主题商圈,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商圈发展格局。建议区商务部门牵头做好万达周边楼宇发展规划,差别化定位丰树丰汇城、天喔国际中心、世贸滨江府、宝龙天地等在建项目,一并考虑宝庆寺东侧、远洲南侧地块项目招引,实现区域内功能完整、业态关联、产业高端、特色明显。当前,迫切需要打破以万达为单一集聚点的商业体发展形态,逐步挖掘天水广场、中体运动城、宝龙天地等商业节点,加快丰树丰汇城开业,做强中体运动城体育商业体,提升天水广场业态档次,形成商圈内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2、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针对现有的天合财汇、绿地商服等资源,试点开展产出激励机制,引导高端业态入驻。补齐商务总体较少的短板,建议提前谋划北外环以北的庄桥高铁站两侧地块,特别是东至康庄南路~李冯路~康桥南路,南至北外环高架,西至拥军路,北至规划道路的庄桥冯家村区域,总面积约340亩,已基本完成拆迁,与中体运动城隔路相望,离万达广场直线距离仅800米,在北外环以南区域基本开发完毕的情况下,建议规划部门加强规划统筹,适度增加该区域商务办公量,及早为商圈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加大优质企业招引工作,扩大中高端消费群体,并增加与之相适应的中高端餐饮、酒店等业态。
3、系统谋划交通体系。建议区住建部门牵头,加强对万达周边及其外围交通的系统谋划。一是变“违章停车”为“规范停车”。适时开辟万达周边通行条件好、非骨干道路的沿线停车,分流万达广场车流,解决节点停车难问题。同时,待周边大部分停车位建成后,合理设置停车诱导屏。二是有效利用地铁资源。对4号线的康庄南路、庄桥火车站、广厦怡庭三个地铁站进行交通梳理,设立步行通道、临时停车场、自行车道等,方便群众到商圈消费及出行,并探索设立地铁地下商业街区。三是美化步行道路,近期万达周边在建工程较多,建议以此为契机,一并改造提升周边道路景观,并根据商业体交付投用情况,及时优化公交线路,设立观光导览图等。四是合理设置过街地下通道。建议在丰树与万达广场之间新增地下过街通道,由于考虑地铁5号线沿云飞路走向,为此远期可以考虑与地铁站相衔接。同时,结合远洲南侧地块和天喔国际中心的开发,研究在江北大道口设立过街通道。五是打通外围交通。华辰大桥已经成为“中梗阻”,建议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拓宽,为海曙北部的居民到商圈消费创造条件。同时加快推进大庆路北延接九龙大道,加快康桥南路打通至宁慈公路,云飞路贯通至宁慈公路,便于庄桥北部及镇海骆驼、九龙湖等地的居民到商圈消费。
4、有效聚集商圈人气。以滨江景观长廊为依托,一方面,加快完成滨江绿带内4600多平方米的商务楼宇业态的方案设计、招投标等程序,一旦交付后加快业态入驻;另一方面,建议文化部门对区文化中心近8000平方米公共场所进行整合,植入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音乐演艺、教育培训等业态,并积极谋划滨江点状商业,适当布局酒吧、演艺厅、音乐吧、咖啡吧、健身会所等业态,打造月光经济带,增强夜间消费力。在此基础上,开展宝庆路沿线文化街区建设,挤压现有部分低端业态,开展各类活动,打造禅修文化特色街区,从而达到周边资源整合和错位发展,提高商圈人气的目的。
总之,建议区政府能将天水万达商圈建设和发展融入到全区发展大局,加大扶持力度,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