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半世纪,宁波牛奶集团见证宁波乳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8-10-09 09:32浏览次数:

  走在宁波牛奶集团的展示大厅里,就能看到这个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企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1963年,当时的宁波牛奶公司还位于中山西路上,“那时候牛奶可是奢侈品,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喝到的,都是凭票供应的。”牛奶集团的副总经理廉立伟告诉我们。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宁波牛奶公司由国企转制,当时的转制资金为1500多万。而现在,宁波牛奶集团每年仅乳业的新增产值就有1500多万,集团董事长张银冲笑称:“现在一年就赚出一个宁波牛奶公司了。

  2006年,正是畜牧业蓬勃发展之际,宁波牛奶集团成立,公司也就在那时落户到了江北洪盛路6号。

  就在当年,宁波牛奶集团成为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那时,最多的时候集团联营的牧场有50多个。”当时集团自身牧场养牛的数量有限,于是就为联营牧场提供设备和资金,以获取更多新鲜的牛奶,同时也为奶农解决了销售的问题。

  此外,牛奶集团也通过收购周边农场的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作为奶牛的饲料,带动农民致富,带动种植业的发展。

  但是,企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阵痛。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给整个乳品行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消费者对国产牛奶的信任度大幅降低,那段时间,宁波牛奶集团依旧迅速做出反应,斥资5000万元加强冷链建设,组织市民参观牧场、工厂,同时积极引导市民了解鲜奶保存和食用的知识,以诚恳的态度和科学的应对方式赢回了口碑,实现了乳品行业的逆势增长。

  随着国家层面提出,乳企要做大做强,把“奶瓶子”牢牢握在我们自己手里。2010年,宁波牛奶集团在杭州湾畔建起了6000亩的生态牧场,集团的联营牧场也从50家缩减到了5家,对牛奶的品质从源头上有了更为严格的把控,数量的缩减带来的是品质的提升,实现了科研、种植、养殖、加工、制造、营销的一体化发展。

  为了培育优质奶牛,牛奶集团积极响应“农业走出去”,在澳大利亚投资3亿,建起了10000亩的牧场。同时将澳大利亚牧场培育的优质荷斯坦奶牛品系种牛以每年500头的数量往国内运,逐步将国内牧场的5000余头奶牛进行“换血”,廉立伟笑称:“现在宁波市民还是挺有福的,喝的都是澳洲牛产的奶。”

  现在,美国的苜蓿草、澳大利亚的燕麦草、东北的羊草都成为了奶牛的主要饲料。国际化的品质、国际化的饲料,当然要配合国际化的养殖技术。

  “现在的养殖工人不比以前,现在是会开车就能喂牛。”廉立伟告诉记者,对于奶牛的养殖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在牛舍里工人们按照计算机设定的数据给牛喂食、清洁,同时有兽医为奶牛提供健康保障。在这里,奶牛们吃进口牧草,喝纯净水,住阳光房,在牧场中“自由活动”。

  通过颈戴式电子设备来实现对奶牛24小时全程健康监控,以更好地帮助每一头奶牛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中多产奶,产好奶。

  同时,宁波牛奶集团还有着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近年来,江北现代化生产基地陆续引进来自美国、意大利、瑞典、英国、丹麦等国的21条自动化生产线,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和环境无菌化,日处理能力达300吨。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宁波牛奶集团严格按照ISO9001和HACCP管理体系进行规范生产,配备从丹麦进口的乳成分分析仪、原奶细菌快速测定仪和从美国进口的抗生素测定仪,对几十项卫生质量指标进行严格检测。

  每年,宁波牛奶接受市级以上的监督检测次数都高达3000多次,市民可以放心享用。

从最初的玻璃瓶到现在的新鲜屋、新鲜瓶、新鲜包、新鲜杯,半个世纪里,宁波牛奶集团一直在不断突破和创新。

  送奶到家、直销点、奶站、商超卖场、电话送奶、团购,六种销售渠道共同构建起宁波牛奶集团特有的“新鲜通道”。方便快捷的移动订单客户管理系统,让市民可以更自由的方式在线订奶。目前,集团仅物流配送就有700多个员工,每天将40余种新鲜牛奶和新鲜酸奶送到70万户宁波市民家中。

  2014年3月,宁波保税区涌优贸易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宁波牛奶集团旗下集生产加工、贸易、物流、冷链为一体的跨境综合型企业。公司每月进口额超20亿元,2017年跨境贸易进口额排名稳居宁波保税区前列。

信息来源: 江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