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1395/2017-37747
文 号: 北区民政函〔2017〕28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宁波市江北区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17-06-20
关于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0号建议的答复

陈建蒙代表:
  您在区人大第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2012年9月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北区委办【2012】42号)》,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管理、劳动关系、招聘和待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基本工资、奖金、职业补(津)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构成,必须确保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年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5倍,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年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意见》的实施,对于调动街道(镇)的工作积极性,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社区建设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015年4月,根据区委《以党建为龙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研究调研方案(北区委办【2015】37号)》的文件精神,我们专门对我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调研。
  调研发现,我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工)队伍建设中存在招录不统一、劳动关系不统一,薪酬待遇不统一,工作职责不清、职业前景不明朗等问题,直接影响社工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不利于社区工作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作出指示,逐步推进问题破解。
  首先,破解的是社工招录问题。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2015年8月,我们联合组织和人社部门启动全区统一的社工招录工作。我们积极协调组织人社部门、招录单位与招考实施单位,确保招录各环节运作顺畅;组建江北区社工招录考官库,规范面试考官产生程序,确保面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针对信访问题,及时走访了解,及时沟通介入,及时化解矛盾。共招录人员社工为35人。社工的统一招录,规范了社工的入口关,提升了新招录社工的素质,为进一步提升我区社区建设水平奠定基础。2016年公开招录社工74人。
  其次,关于社工劳动关系和薪资待遇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督促各街道(镇)贯彻落实市两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若干意见》(甬党办[2016]53号)文件精神,在乡镇(街道)统一设立社区工作站,实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实体化运作,统一管理社区专职工作者,统一与社工签订劳动合同,具体承接社区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事项、组织群众依法自治、开展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对于社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社工全年工资待遇水平进行督查。目前,甬江、文教两个街道已经成立了民非登记的社区工作站,其他街道正在办理当中。同时,通过督查,我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薪资水平基本达到全市要求的标准。我们还根据督查结果,建立了江北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数据库。
  第三,关于社工工作定位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五方面举措:
  一是2016年2月,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通知》(北区委办【2016】18号),明确了社区依法履职和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两张清单,进一步对社区的工作进行梳理,对需进入社区的工作重新进行准入审批,为社区减负,让社区回归本位,让社工回归本职。
  二是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承接社区协助政府的部分工作。在丁区长的关心重视下,我们实施了向区社工协会、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和区社会组织促进会等三个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项目,为下一步我区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和壮大我区社会组织的力量提供了示范。
  三是结合网格长的工作职责定位,进一步强化社工联片包户工作,让社工走下去为居民服务,打破原来社工坐窗口等居民服务的模式。2017年5月,全省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我区洪塘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安山村的网格化管理,接受了与会领导的参观,得到充分肯定。
  四是强化社工的应知应会技能,打破原来条线化社工单一技能背景的模式。2016年5月,我区文教街道全能社工的工作经验,在全市全能社工工作推进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并在全市推广。
  五是鼓励社工开展社区社会工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推动社区服务开展。2016年3月7日,我区举行了全国社工日活动,2016年我们共组织各类相关培训10多次,开展项目100多个,55个项目参加全市评选,有5 个项目获奖并获得资金资助,获奖数居全市第一。2016年,我区还开展了“恩惠杯”公益创投大赛和社会组织和企业相亲会,共100多个项目参选,55个项目获奖获得公益创投资助(其中23个社区社会工作项目),20个公益项目(5个社区项目)获得29家企业的资助,总金额达到100多万元。
  第四,关于社工职业规划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成立区社会工作协会,加快社会工作者的组织化进程。邀请桃源社区退休的社区书记罗丽莲作为社工协会的会长。区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以来,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活动,对于弘扬社会工作理念、凝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水平、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是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北区委办【2016】7号),这对促进我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三是全区统一举行新招录社工培训班,用参与式的社会工作方法组织学员讨论,让学员发现自身的价值,激励新社工一开始就树立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志向。
  四是倡导社区专职工作者积极报考社会工作师。2016年,共有220人参加社工师考试,考获社工师41人,助理社工师90人,通过率达到59.5%,通过人数居全市前列。目前,我区共有社区专职工作者494人,具有社工师资格的267人(其中中级111人,初级156人),占到整个队伍的54%。2017年,又有206人报名参加考试。
  区委区政府对于社工队伍建设上的关心重视,也换来了我们在社区建设上初步成效。2016年,甬江街道湖西社区创建成功全国社会工作示范社区;文教街道创建成功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文教街道北岸琴森社区书记主任方红珠被评为首批省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文教街道北岸琴森社区被评为宁波市品质社区。
  但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区的社工队伍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急需破解的难题:社工职业定位尚需进一步明确,社工薪酬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社工职业晋升渠道尚需进一步通畅,社工综合素质尚需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适应社区治理发展新要求,以加快推进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为发展方向,以明晰职业定位、提升专业化水平、畅通职业晋升通道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准入、薪酬、培训、考核、激励等政策体系,不断增强社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努力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思想稳定的职业化社工队伍。
  首先,更加明晰社工职业定位。
  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若干意见》(甬党办[2016]53号)文件明确在乡镇(街道)统一设立社区工作站,实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实体化运作,统一管理社区专职工作者,统一与社工签订劳动合同,具体承接社区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事项、组织群众依法自治、开展网格化管理等工作。我们要进一步督促街道(镇)予以贯彻落实,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站自身运作管理机制。
  其次,积极探索社工分类管理。
  推动现有社区专职工作者向专业化社会工作者转化,是多年来我区社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虽有54%的社工已拥有专业水平证书,但与专业化队伍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要以推进示范性社会工作岗位和社会工作室设置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社工队伍的分类管理。合理区分社区的事务性工作和专业化服务内容,合理设定一般社工和专业(持证)社工的专业要求、岗位职责、管理方式、保障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专业(持证)社工在创新社区治理中的专业作用。按照建立多层次社会工作团队的目标,发挥社区治理中“领头羊”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设置专业类或综合类的社会工作室。加快培养本土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形成本土督导和专业督导为核心,初级(助理)督导、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义工组成的社会工作服务团队,提升社工队伍专业化水平,推动社工以专业工作开展社区基层自治、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最后,不断完善社工管理政策体系。
  一是完善职业准入制度。继续实行全区统一的公开招考的形式,从着眼于打造一支结构更趋合理的社工队伍,适当调整新进人员的基本条件,适度向具有一定工作年限、实务能力强的人员倾斜。在现有年限限定的基础上,加大对现有社工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化的激励力度,加快现有人员的转化。严格其他人员向社工队伍过渡的条件、程序、要求。
  二是完善教育培训制度。继续夯实传统五项基础培训,即新进社工培训、社工应知应会业务培训、社工师考前培训、社工师继续教育培训和社区书记、主任培训;开展专业化系统性的社工培训,突出实战经验锻炼,积极搭建区、街道(镇)、社区三级实践、观摩学习平台,加大交叉挂职、岗位传帮带、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力度,推动社工综合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继续鼓励社工开展社会工作项目;探索建立社会工作督导机制和导师带徒工作机制。
  三是完善薪酬保障机制。完善现有的保障待遇,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工作内容拓展等因素,适时提高社工的工资标准,探索实行适度发放加班费制度;以社工“五险一金”缴费基数按实计算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原有的薪酬待遇,进一步探索建立社工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同时适应社工队伍建设的新情况,逐步探索改革薪酬保障机制。通过两条途径解决:一是维持现有的“全通道”薪酬保障机制,即所有社工采用同一种薪酬保障制度,同时配套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如采取发放特殊津贴、年功津贴、专业岗位等级津贴,评定功勋社工、星级社工、荣誉社工等形式,对社区工作年限长或作出突出成绩的社工进行激励。二是与社工分类管理制度的推进相适应,采取一般社工序列和专业社工序列“双通道”薪酬保障机制。将现有薪酬保障制度适用于一般社工,另行建立一套独立的专业社工薪酬保障制度,适用于具有专业水平资格,并在专业性岗位工作的专业社工。同时保证专业社工序列薪酬保障待遇适当高于同类的一般社工。
  四是探索统一考评体系。探索星级社工统一考评体系,从应知应会评价、网格熟悉度评价、群众满意度评价、社会工作能力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评定社工星级,给予相应奖励。
  五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社工定向考录公务员、事业编制的保障制度,有序地将一部分特别优秀的社工人才纳入体制内。积极引导、推动社工向专业化社会工作者发展,使绝大部分社工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贯彻落实甬党办【2016】53号文件精神,连续任职满三届(含)以上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经考核优秀的,在岗期间薪酬参照乡镇(街道)相应事业人员收入水平。探索优秀社工外出考察、访学、挂职交流制度。
  六是完善关爱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实施社区专职工作者健康体检和心理疏导计划和社区专职工作者慰问计划,让社区专职工作者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实施社工意外保险制度,从2017年4月15日开始,政府出资8万余元为全区社工投保最高保险金额为15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内容涵盖住院津贴、骨折津贴、医疗费用等。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借助“江北发布”、“北鸣轩”、“北鸣之声”等新媒体和新江北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展示我区社工风采,塑造社工形象,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工的良好氛围,增强社工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充分发挥区社工协会在提升社工素质、关注社工心理健康问题、凝聚社工人心方面的作用,定期开展各类培训、沙龙、交流、谈心活动、读书活动、文体活动,丰富社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工作压力,实现自我成长。
  陈建蒙代表,感谢您对社区建设工作和社工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已经被我们采纳到下一步的工作举措当中!若您还有好的建议,请继续与我们联系!

江北区民政局
201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