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无障碍
首页
>透明政务>聚焦江北>专题专栏>美丽江北行>美化活动
 
环境整治
美化活动
园林美景
醉美江北
城北怀古
 
 

城管为提升江北颜值频出大招
发布时间:2016-11-24 08: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点上闪光、线上出彩、面上整洁”的原则,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全面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在努力将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建设推向更高能级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特别是2016年,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三改一拆”工作为重点,努力做好拆后土地利用工作,打造了如槐树路、孔浦足球场等亮点区块。以城市品质提升为主线,依托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泛外滩区域夜景美化工程、闲置地绿化改造工程、水质提升工程等,营造舒适、整洁、美观的现代滨海品质城区。
  破厂房变成绿地景观
  北外环高架原本道路两侧连排的破旧厂房、棚屋,满是钢管的堆场都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起伏的绿地造景、整洁空旷的平地。“这一切得益于江北区‘两路两侧’整治的持续发力,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江北区两路两侧协调组组长林旭科说。
  江北区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黄前潮告诉记者,西起宁波北高速出口、东至329国道,全长约14公里的北外环快速路,堪称宁波城市“北门户”的迎宾大道。但由于道路线路长,受沿线土地情况复杂、多个重大工程施工等影响,道路两侧的环境一直以来较为杂乱。
  进入下半年,江北区结合“双百日”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运用新抓手助力两路两侧环境整治,着力改善提升城乡环境面貌。这个新抓手就是江北区三改一拆办和数码公司共同研发的一套“四路”(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和轻轨)两侧景观示范线创建手机H5服务系统:通过电脑或手机点开平台,可看到包括北外环在内的19条道路在地图中用红线清晰标出,这些是江北区目前正在创建的所有景观示范线(路),其相关动态信息也是一应俱全。
  “借助H5平台,不仅每条线路问题清单被一一列出,责任单位和人以及整改情况也可一目了然。特别是系统自动以累计完成数和任务完成率进行排名的公示榜,更能激起各单位‘赶、比、拼’的劲头。”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自从H5上线后,各问题点位整治进度明显加快,“一拆率”全市连续3个月排名第一。
  联合执法队伍每天夜查无证占道摊点
  江北中心城区作为宁波文化中心之一,夜宵摊点等各类违章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也给我市城市品质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因夜间执法力量分散,彻底消除夜宵摊点存在一定难度。
  为此,江北区综合执法局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效能,强化城区各中队夜间巡查机制,整合中心城区夜间值班力量。夜间联合巡查打破了原来的地域屏障,将各中队小而散的力量,聚合成强有力的执法力量,由每个中队3人,在各自辖区内孤军奋战,整合成现在“4辆执法车,12名执法队员”的联合执法队伍。
  前天晚上六点半,白沙城管中队的队员江宁正在路上。自今年初实行联合执法以来,只要轮到值班,他和其他11名巡查队员就会七点准时在中马中队所在地集合,周末节假日也从未有过例外。联合巡查执法队伍集中后,依次对江北城区中马、白沙、文教和孔浦等四个街道区域进行巡查,发现有违章行为,立即予以查处。
  夜间联合巡查行动将矛头直指百姓最关注、投诉率最高的夜宵摊无证、占道经营,水果车无证占道经营等难点、热点问题,有效地解决了以往难以直接处置的问题。
  联合巡查作为夜间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有序地管控了江北中心城区市容秩序,有效地治理夜间市容环境违法违章现象,改善了城市综合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目前,江北中心城区基本清理了夜间的各类违法行为,取得了城区群众的好评,夜间投诉举报电话也大幅度减少,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脏乱大学商贸街变身宁大小镇
  干净利落的店面布局,整洁美观的路面店招,经过4个多月的集中攻坚,现在的宁大小镇和原来的环境脏乱、小摊遍地、黑车猖獗的东门商贸街截然不同。
  2016年恰逢宁大30周年校庆,江北区委、区政府在宁大商贸街开展青年云创小镇建设工作。为配合做好宁波大学建校30周年校庆,区城管局指派两名业务骨干常驻施工现场,会同孔浦街道一起,通过分项销号、倒排进度等方法,打响了改造宁大周边环境的攻坚战。1个月内完成街区建筑改造、设计施工、市政改造方案并进行资金测算,20天内发布整治公告、完成核心区30余家商户清退,2天内完成拆除,15天内发布招商公告、召开招商评审会……
  经过百余天的奋战,完成了5.6万平方米街区的市政建设、立面改造、店招提升和景观美化等工作,同时在保留大部分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业态采取“取缔一部分、引进一部分、腾挪一部分、原地改造一部分”的模式,逐步提升商贸街区业态。
  “老师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宁波大学党委书记郭华巍对这次改造创建工作做了这样的评价。尤其是风华路928弄,已经从原来的路面坑洼、拥挤不堪,变成了新的模样。
  风华路928弄地处江北区孔浦街道,位于宁波大学东侧,连接了宁波大学东校门口和南校门口,是宁大师生进出校门的主要通道,也是江北文萃新村和镇海甬江村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该路段在宁波大学建校之初建造,建成时间较久,约有三十年的历史。改造区域南起甬江村入村桥梁,北至宁镇公路。目前,工程已在全路段增设人行道,作出部分停车位的预留,并优化路面铺设方式来降低噪音。同时,在宁波大学东校门口和风华路路口增设了两处绿化景观,提升整体路段的美化度,改善宁波大学周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智”理大数据
  改造闲置地
  绿化带里杂草丛生、道路破损坑洼、路面易积水、垃圾乱堆放、车辆乱停放……城市中,总有一些角落,由于种种原因被遗忘,它们长期无人照管,脏、乱、差,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最近,从江北区城市管理部门传来了好消息,中马、白沙、文教、孔浦街道闲置地绿化工程开工了。到年底,它们将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变身。
  据江北区智慧城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平台发现的“三不管地带”问题为149件,2015年为371件,而今年仅前三季度就达到了551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摸底,并对近几年的智慧城管平台“智”理数据库进行认真分析研判,智慧城管中心形成了《关于“三不管地带”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应对》,呼吁对这些“市民反映强烈、问题难解决、解决难彻底”的城市“硬伤”进行彻底治疗,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共鸣。今年,中马、白沙、文教、孔浦街道闲置地绿化工程被列为了江北区实事工程。
  据了解,本次闲置地绿化工程共涉及江北城区4个街道的人民路、大庆北路、环城北路、清湖路等路段的55个节点,不仅会对陈旧设施进行改造,还会优化空间布局,增设部分停车位,增加标志性景观设施等,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全力提升江北颜值。如按照“一街一景、四季分明”的要求,将重点打造人民路景观展示面,整体布局点、面、线,构筑城区道路绿化框架体系;围绕音乐港这一特色,并结合周边环境,清湖路将打造一条满足市民基本使用功能为主,兼具音乐时尚元素的休闲观光道;针对锦绣江花小区北入口地势较低,降雨量大时极易积水,对小区及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现状,将在该区域增设雨水管道,改善道路积水问题。改造完成后,今后这55个节点不再是“孤儿”“弃儿”,它们将纳入城市管理的正常养管范围,由专业部门负责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