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0827/2015-00388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经济发展计划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 | 成文日期: | 2015-03-10 |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抓好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促改革、优环境、惠民生等工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1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3.3亿元,同比增长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6.1亿元,同比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40.0亿元,同比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7.1亿元,同比增长14.0%;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实现39.9亿美元,同比增长1.6%。地区生产总值、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见专栏一)
专栏一:2014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 |||
指标名称 | 2014年计划目标 | 2014年实际完成 | 2014年实际完成与计划目标比较 |
地区生产总值 | 增长9% | 增长8.0% | 未能完成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增长9% | 增长10.0% | 超额完成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增长16% | 增长18.1% | 超额完成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增长14% | 增长14.0% | 完 成 |
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 | 增长5% | 增长1.6% | 未能完成 |
合同利用外资(万美元) | 35000 | 40490 | 超额完成 |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 25000 | 33230 | 超额完成 |
市外内资实到资金额(亿元) | 28 | 48 | 超额完成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增长10% | 增长9.2% | 未能完成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增长11% | 增长11.1% | 超额完成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 下降5.4% | 预计下降6.5% | 超额完成 |
(一)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3.3亿元,同比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35.4:62.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2亿元,同比增长6.7%。
有效投资持续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0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位列全市第三。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0.9亿元,同比增长63.6%;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4.7亿元,同比下降28.0%;安置房建设完成投资25.3亿元,同比下降28.5%;制造业完成投资18.6亿元,同比增长16.4%。7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1.2%,同比增长16.2%,其中2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2.2%。
社会消费稳步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1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限上商品销售额643.3亿元,同比增长18.7%。商圈建设提质提速,万达广场、来福士广场分别实现营业额7.9亿元和3.6亿元,同比增长17.2%和21.0%;奥丽赛商业广场、恒一广场等商贸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汽车销售业稳健发展,实现销售额100.2亿元,同比增长12.5%,一汽大众4S店投入运营,沃尔沃、捷豹路虎等4S店项目稳步推进。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39.9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额27.4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额12.4亿美元,同比下降8.4%。传统市场出口增速良好,其中欧洲市场增长15%,高于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全区实现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8276万美元,实现境外实际中方投资额4216万美元。
(二)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区域实现工业总产值568.5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474.5亿元,同比增长9.4%。企业梯队建设成效明显,13家企业产值突破5亿元,80家企业产值超亿元。金田集团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三十强企业实现总产值129.8亿元,同比增长6.3%,爱柯迪、梦神床垫等企业增势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三星奥克斯实现产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29.1%,长阳科技实现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61.0%,激智科技光学薄膜、赛宁电子智能电表等项目开工建设。“机器换人”工程扎实开展,累计备案核准项目100个。企业上市取得新进展,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
服务业优化发展。总部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绿地中心与平安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门户商务区绿地智慧城开工建设,瑞孚、中哲等12个总部经济楼宇项目加快建设。重点企业保持优势发展,宁波外代、宁波公运等9家企业获评市优势总部企业,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等4家企业入选市优秀中介服务示范企业。电子商务业蓬勃发展,新注册电商企业115家,中策园、澳洲园等电商园开园运行,招引中烟新商盟、宁波网盛综合交易平台、中远物流等重点项目。海运业稳步回升,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17.5%,宁波海运、远洋运输等企业保持稳定增长。金融业集聚发展,新增广发银行宁波市分行和鄞州银行、民泰银行江北支行,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752.2亿元,同比增长16.3%。房地产业波动回暖,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6.7亿元,同比增长9.9%。
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牛奶集团十八牧场通过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复查,慈城力康大鲵驯养与繁育精品园完成验收。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6.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实现旅游总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11.6%。老外滩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城市中央休闲区”,整合慈城古县城、保国寺等旅游资源,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科技创新富有活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9亿元,同比增长14.1%。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市级研发机构7家,新认定市级创新型初创企业204家、科技型企业9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22件。科技金融探索实施,11家企业获得5500万元资金授信。智汇江北深入实施,引进各类人才13387名,引进外国专家28名、海外工程师18名。
(三)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城市功能加快完善
区块建设拓面提速。姚江北岸开发建设拉开框架,宁波奥体中心和姚江北岸安置房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甬江北岸启动区拆迁改造有序开展,院士桥、中兴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湾头休闲商务区加快建设,万象城城市综合体奠基。核心滨水区功能提升,绿地中心加快建设,老外滩延伸段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火车北站投入运营,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二期工程南北向江北段全线贯通,北外环快速路基本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招商引资为区块建设注入活力,华润、丰树等国内外优质开发商成功落地,谢家5号地块、螺钉厂地块等重点地块成功出让。
专栏二:2014年重大前期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 |
产业建设 | 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迁建、康赛妮特种纱线、中策创意商务广场等项目实现竣工;奥丽赛商业广场、恒一广场完成结顶,绿地中心、深圳宁波商会等项目加快建设。 |
基础设施 | 宁波北站及货场搬迁工程实现通车;姚江东排江北段(二期)、湾头休闲商务区星湖及部分河道工程、机场路北延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实现竣工;姚江新区启动区滨江区配套基础设施、云飞路(机场路-洪塘中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滨江大道(机场路—洪塘中路)、姚江干堤维修加固工程洪塘段等项目开工建设。 |
社会事业 | 大庆北路配套学校(一期)、应家经济适用房C#地块、湾头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孔浦朱家安置房三期等项目完工交付;湾头小学、慈湖人家三期、枫湾家园三期、冯家安置房等项目稳步推进;第九医院二期开工建设。 |
重点地块 | 宁波北门户商务区、老外滩延伸段等项目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等前期项目有序推进。 |
城市面貌有机更新。征地拆迁稳步推进,累计征地4681亩,拆迁签约面积48.3万平方米,金田二期、工程学院等16个“清零”项目全面完成,大庆新村非成套房改造一期等项目取得明显进展。“三改一拆”扎实开展,完成“三改”面积197.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89.3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大庆新村二期、义庄巷区块非成套房改造有序推进,宁波四中东侧地块成片危旧住宅区改造征收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城市形象有效改善,完成正大路、鄞慈镇路等5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大闸北路、青林湾大桥等7个区域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姚江北侧滨江绿地景观工程完工。
城市管理优化提升。智慧江北加快推进,新开放“iNingbo”无线热点92处,基本实现辖区主要公共区域全覆盖,智慧城管网格面积达到19.1平方公里。交通拥堵治理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新增专用停车位6762个、公共停车位992个,新设公共自行车网点38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012辆。市容秩序着力规范,孔浦菜场、白沙菜场等周边环境整治取得成效,户外广告整治进入“扫尾”阶段,拆除中心城区非法户外广告800余块。
(四)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城乡一体共融共享
“五水共治”扎实开展。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姚江东排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姚江干堤维修加固工程加快建设,东保立交、虹星立交等11个下穿立交完成改造提升,孔浦一村等低洼地段改造有序推进。“清三河”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面消灭区域内11条垃圾河,整治完成黑臭河104.5公里,清淤100余万立方米。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塘民村、畈里塘村等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推进城乡污水管网融合,新建城镇污水管网7.2公里。大力推进畜禽禁养,全面完成河道两侧畜禽养殖清理,关拆畜禽养殖场158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现场验收,区域涉农街道(镇)全部获评国家级生态街道(镇)称号,朱界村创建为省级森林村庄。“四边三化”增量提质,新增平原绿化874亩,建成森林通道36公里。节能减排强势推进,对铸造行业的落后产能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实施节能减排改造项目14项,整治重污染企业16家,累计淘汰“黄标车”4770辆。
城乡一体改革深入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专项改革有效推进,联成村等6个村完成撤村建居。农村住房“两改”稳步开展,灵山新村二期竣工,国庆新村完成主体工程。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拓展,“两权一房”抵(质)押受益范围有序扩大,累计发放贷款4.3亿元,贷款农户3226户。农村资源流转机制逐步健全,慈城镇农村资源流转交易中心开始运作。卫星城建设取得新进展,慈城镇获批浙江省第二批培育试点小城市。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全面提升。创新城乡就业工作机制,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2424个,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8915人,新增创业实体5626家。社保覆盖面持续提高,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保险净增人数分别达到19156人、11155人、5664人、6126人和7842人, 新农合实际参保人数3225人。住房保障有力推进,湾头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孔浦朱家安置房三期等项目竣工交付,年度安置房交付总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宁大双桥拆迁安置房开工建设。养老事业加快发展,黄山敬老院准备投入运营,慈孝乐园项目建设推进顺利,新建5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江北中学一期工程竣工投用,庄桥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滨江实验学校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公益普惠幼儿园扩面提质,新建6所幼儿园,新增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获评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先进区。卫生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妇儿医院北部院区投入运营,市第九医院二期、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增拜尔口腔、爱尔光明眼科等4家民营医院。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建立市第一医院、第九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1”医疗联合体。稳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取得成效。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第六届“中华慈孝节”、首届“北岸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顺利举办,“星期六·相约老外滩”、“星期六·相约古县城”主题活动持续红火。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水平持续提高。体育氛围日渐浓厚,成功举办“为爱奔跑”全国山地马拉松比赛、全国女子桥牌俱乐部联赛、全国象棋冠军挑战总决赛等赛事。
社会和谐有效巩固。社区管理不断创新,推进姚江社区“三位一体”治理模式试点工作,“片区经理人”、“社区一本账”、“基层法治促进员”等工作有序开展。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妥善协调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深化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八打八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辖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190元和25815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11.1%,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各位代表,2014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后劲仍需加力,转型升级面临诸多制约;城市核心功能仍需强化,城市形象品质提升任重道远;城乡一体发展仍需攻坚,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望尚存差距。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转型升级主线,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着力做大做强主导功能,做美做优城市形象,做精做细社会治理,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新城奠定坚实基础。确保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如下主要预期目标。(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见专栏三)
专栏三: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
指标名称 | 2015年预期目标 |
地区生产总值 | 增长7.5% |
一般公共预算同口径收入 | 增长8%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增长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增长12% |
外贸自营出口额 | 增长7.5% |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 26000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 按市下达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增长9%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增长10% |
为完成201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培育城市经济新优势
集聚发展都市工业。强化都市工业集聚功能,通过壮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全力向单位资源产出高、人才技术密集的都市工业转型。强化工业企业梯队培育,支持金田集团做强做大,加大“2010”企业、工业三十强企业、“小巨人”企业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四换工程”,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工业企业体检工程,深入实施工业低产地改造倍增计划,推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加快新兴工业项目建设步伐,以新材料、新装备、生命健康产业为重点,启动实施25个3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和技改项目,推动中船(宁波)装备产业园、柯力物联网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高标准谋划宁波(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发展规划,促进江北投资创业中心全面向中心城都市工业集聚基地转型。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发展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商务中介、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文化健康旅游产业。加快载体平台建设,推进万象城、丰树等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绿地中心、北门户商务区企业总部办公大楼群等在建项目进度。积极打造总部楼宇经济,提前服务在建楼宇二次招商工作,提高钻石商业广场、海田大厦等楼宇产出效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建设宁波(江北)电商城和宁波市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培育月光经济,加快老外滩、万达广场特色夜市街区建设。提速发展旅游休闲业,做好保国寺-荪湖旅游度假区和慈城古县城旅游项目招商工作,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主体培育,积极扶持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浙大宁波工研院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科技金融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二)坚持以产城联动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
加快区块开发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两江两轴三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姚江北岸启动区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建设,做好地块招商出让工作,扎实推进奥体中心建设。甬江北岸有序实施有机更新,推进成片危旧房改造,开工建设中兴桥等跨江通道,加快轨道交通3号线拆迁进度。湾头休闲商务区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3#地块建设速度。提升核心滨水区功能,不断做精做优城市中央休闲区,老外滩延伸段力争年底前建成开放。北高教园区稳步推进双桥安置房建设,加快宁大北侧等地块出让。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二期、甬余线江北段改建二期等重点工程。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大力推行阳光征收,重点推进中心城区、甬江北岸等区块征地拆迁工作,努力突破重点难点项目“清零”扫尾,着力提高拆除率和拆净率,有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块开发顺利推进。大力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度、快速度推进棚户区改造的难得历史机遇,推进以成片危旧住宅区为重点的改造计划,启动实施义庄巷、正大路等地块的危旧住宅改造。深入推进“三改一拆”,深化全区“无违建”创建工作,力争50%的社区和30%的村完成“无违建”创建。
专栏四:2015年国有土地房屋涉及旧城改建(危旧房改造)征收项目计划 | |
积极实施项目 | 文汇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孔浦危旧房改造项目(1、2号地块)、中波项目安置地块、洋市村旧城区改建项目、李家村旧城区改建项目、宁波四中东侧成片危旧住宅区改造项目、义庄巷危旧房改造项目、正大路危旧房改造(1号地块) |
适时启动项目 | 正大路危旧房改造(2、3号地块)、冯家村旧城区改建项目、货运市场地块、荐江村地块、华鸿地块 |
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坚持重点项目带动战略,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增幅达到20%。启动实施“三年五大百亿”工程,谋划生成产业提升、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品质宜居和健康休闲等5类总投资超百亿项目群。推进长兴路中段两侧旧城区改建地块、前洋立交东侧商务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省地质勘查专业设备制造基地、宁波银行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深圳宁波商会、宁波牛奶集团总部大楼等续建项目进度,实现茂悦商业中心、湾头小学等项目竣工投用。
专栏五:2015年新型城市化重点项目 | |
产业提升 | 宁波三星高新技术产业园(二、三期)、激智科技光学薄膜项目、柯力物联网研发产业园项目、华翔电子年产30万件汽车PC玻璃项目等工业项目;绿地中心、绿地智慧新城、门户区一期、宁波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宁波牛奶集团总部商务综合大楼、螺钉厂地块商务大楼等服务业项目。 |
基础设施 | 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工程(二期)、甬余线江北段改建工程(二期)、姚江干流堤防维修加固工程、江北大河(农村段)及孔浦闸、老外滩延伸段、滨江大道(机场路—洪塘中路)、丽江西路四期等。 |
社会民生 | 滨江实验学校、湾头小学、应家地块配套小学、旧宅徐拆迁安置房、姚江北岸安置房(一期)、宁大北侧双桥安置房、慈城黄山安置房、冯家村拆迁安置房等。 |
品质宜居 | 丰树谢家滨江地块、凯德孙家地块、世茂滨江3#地块、招商地产湾头启动区3号地块、复地湾头启动区2号地块、碧湖国际等。 |
健康休闲 | 万象城综合体、奥丽赛商业广场、韩国城、明州文化创意广场、宁波市第九医院二期、第九医院南侧地块等。 |
(三)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方向,着力激发跨越发展新动力
提高内外开放水平。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着力引进区域性总部、央企、国际国内500强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和高品质城市运营商。有效运行招商资源共享机制,利用好慈城卫星城政策优势,创新以企引企招商模式。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拓展新兴市场培育外贸新增长极,不断推动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低碳环保产品出口。加大企业“走出去”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快境外投资步伐。
深化城乡一体改革。深化村庄改造机制,研究夹心村、保留村村庄整治新模式。探索农民财产性增收机制,健全农村资源流转平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深化改革,搭建股权流转交易平台。深化农村社区化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向农村社区下沉。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富村通”农村金融产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加快卫星城建设,加大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力度,完成民权路两侧等古建修缮;推进慈城新城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加快绿地新都会综合体等项目进度。
强化城市治理能力。探索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化环卫保洁服务外包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市政、绿化、河道保洁等领域的市场化运作。推进重点区域管理标准化,在建筑工地管理、街容街貌、市容秩序等方面实施标准化管理。深化建筑渣土管控和户外广告牌整治工作,全面推进街面保序、“破边扫盲”专项行动。推进城市民生工程,完成育才路、戴祠巷等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
(四)坚持以生态文明为重点,着力构筑美丽江北新格局
扎实推进“五水共治”。提升防洪排涝能力,重点推进姚江干堤洪塘段、江北大河农村段等项目,适时启动孔浦闸泵工程、慈江龚冯段堤防工程等项目。全面落实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贯彻执行河道治理“一河一策”,加强“清三河”工作。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完成3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强畜禽整治力度,规范限养区畜禽养殖管理。做好区域污水管网建设和企业排污控制工作。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力争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区建设各项指标要求。大力实施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乡村休闲线、山水人文线、都市农业线三条精品线建设,做好南联、半浦等村庄整体改造工作。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垃圾减少化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四边三化”行动,抓好重点区域增绿工程,打造特色景观绿带。
发展高效精品农业。依托土地流转、农民转移,促进农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有特色、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快建设花卉盆景、进口果蔬、优质林特等精品园区。优化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推进以“都市田园新十景”为核心的乡村富民工程建设,重点打造毛岙村、鞍山村等旅游特色村。
(五)坚持和谐稳定为目标,着力助推社会事业新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就业创业服务,落实新一轮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推行城乡统筹的失业保险和失业登记制度。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完成新农合及存量参保人员的社保卡申领工作,实现跨区域、跨险种参保人员基础信息共享,实现动态管理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江北慈孝乐园建设,启动复星养老项目和慈城国庆村养老项目建设。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安置房及保障房房源管理力度,建立房源库及信息系统,统筹管理政府投资性房源。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教育集团化,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特色发展。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推进湾头小学、庄桥中心小学扩建、滨江实验学校等项目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推进市第九医院二期建设,完成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深化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程,加强优质医疗资源的上联下沉和有效利用。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中华慈孝节等系列活动,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推动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举办第二届宁波山地马拉松等体育活动。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深化“片区经理人”、“社区一本账”等社区治理模式。加快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全面推进街道(镇)层级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监管,深入推进平安江北、法治江北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